不会抓主证,兼辨病机,活用经方?让郝万山教授教你!
以真武汤为例,教大家“抓主证,兼辨病机,活用经方”
阳虚水泛证也就是真武汤的适应证
对于真武汤的适应证,我们大家在“太阳病篇”,学太阳辩证的肾阳虚的证候的时候,曾经遇到过。
那就是第82 条,原文是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我们现在看原文第316 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阳虚水泛证的成因
我们把这两条结合起来看,阳虚水泛证的成因可以有两个:
一是太阳病治不得法,使肾阳损伤,阳虚不能制水,这是它的成因之一。
成因之二来自于少阴,使素体少阴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肾阳更加虚衰,结果导致不能制水。
因此,不管这个病是来自太阳的治不得法,还是来自少阴受邪,殊途同归,最终造成的基本的病理变化,是阳虚水泛。
水邪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古人比喻也很形象,你把一碗水泼在地下,哪点低它就往哪边流,所以,水邪是变动不居的,它并不固定在一个位置,所以它常常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
因此真武汤适应证中,它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就比较多,我们把这些临床表现综合起来看,原文第82 条和316 条,这两条原文所描述的真武汤适应证,把它综合起来来。
一个是四肢沉重疼痛,四肢沉重疼痛,我们可以理解为水肿。这是水邪浸渍四肢的表现,当然四肢沉重疼痛了,它有水邪流溢嘛。
第二个症状,心下悸,这是水气凌心的表现。
第三个症状,咳,这是水邪犯肺的特征。
第四组,或吐,或利,这是水邪浸渍胃肠。
第五组症状,是太阳病篇提到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我这用“眩动”这两个字来代表。这是水邪上冒清阳,水邪浸渍经脉所造成的临床表现。头眩,头晕目眩,那就是水邪上冒清阳。
“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不能够有准确的、有力的、稳定的运动,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拿起筷子哆哆嗦嗦,象美尼尔氏综合证,象小脑共济失调,他的这些表现,都可以看成是,“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第六个症状:小便不利或小便利。小便不利是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利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小便清长,特别是夜尿频繁,这是阳虚不能摄阴。
这样归纳两条,我们把真武汤的主要适应证,归纳为肿、悸、咳、吐、利、眩、动,尿不利。
你看它涉及到了多个系统的病变,四肢沉重疼痛,我们在这把它叫做水肿。我们临床所见到的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病的消损等等,还有不明原因的水肿。如果你对一个水肿的病人,辩证属于肾阳虚、水邪泛滥的,那你就可以用真武汤来治疗,真武汤治疗水肿。
心下悸,这是以心脏的症状为主的证候,那各类心脏病、有心慌心跳。特别是各类心脏病有心功能不全的,当然我们习惯用非常简单的方法,用西药、洋地黄这类的药物来治疗,这是可以的。
但有很轻的病人,那适当的用一点真武汤,也是很好的。
我们上次在讲太阳病篇的时候还提到过,当我们对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用洋地黄这类药的时候,当他的心脏、他的心肌储备能力很差的时候,你用洋地黄这个药,稍稍过一点头,就会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稍稍有点不足,心功能就纠正不好,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距离太近,这个时候用药非常难。
如果是阳虚水泛的话,你配合上真武汤,结果就发现,洋地黄的用量,稍稍不够一点也没有关系,稍稍过头一点也不会中毒,有明显的提高心肌储备力的这种作用,这是治疗心脏病。
治疗呼吸系统病,咳嗽,痰多。治疗呼吸系统病,同样可以用真武汤,适当的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病,你看用真武汤来治疗各类慢性胃肠炎,辩证属于阳虚而水邪浸渍胃肠的。
此外,我以前曾经举到过,治疗美尼尔氏综合证,你辩证属于阳虚水泛的。小便不利或者夜尿频,夜尿频难道也能用真武汤吗?这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真是肾阳虚,其实也可以用真武汤来治疗,但是不要晚上吃药,
不过对于夜尿频繁,阳不摄阴的这种证候,我还是主张用《金匮》肾气丸来治疗,只是早晨吃药、中午吃药,晚上不要吃药。
可见真武汤在临床上,我们抓一个主证,再配合上抓病机,就可以用于治疗多个系统的病证,还可以治疗妇科的阳虚水泛、寒湿下注的白带量多,妇科病也可以用。
这叫什么思路?
这叫抓主证,兼辩病机,活用经方。
阳虚身痛证,就是附子汤证
它看涉及的原文,看讲义的170 页和171 页,305 条和304 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这两条原文它提到的症状主证有两个痛,有两个寒。
这两个痛,一个是身体痛,一是骨节痛,
这两个寒,一个是手足寒,一个是背恶寒。
这两个痛,它的病机是什么,是肾阳虚衰,肌肤失温,寒湿凝滞于肌肤骨节。这样就导致了身体痛,骨节痛。
手足寒和背恶寒呢,这是肾阳虚衰,四末失温,督阳不充,督脉中的阳气不能充盈,所以就表现了背恶寒。手足和后背是反映阳气盛衰,最敏感的两个部位。
所以说“四肢为诸阳之本”,“背为阳之府”,中医早就有这样的话。
我在大学那个时候上六年,毕业实习的时候,我们有一段时间,是河北省的一个县医院。
那个县医院,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病种特别特别的多。
病例
那个时候,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有妇科实习,实际上是产科,那个妇产科门诊是里外间,外屋是我在那给(病人)摸脉,因为农村的妇女要是怀疑自己怀孕了,月经不来了,她要到医院做个检查,我在外屋摸脉,我就积累我摸脉诊断早孕的经验,同时我也问症状。
好多早孕的妇女都是说后背发凉,后脊梁骨好象冒凉水一样,大便干燥,头晕头疼。
我一摸脉,那种滑象,那和我们一般情况的滑象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这个脉(天突处)也特别明显,再加上这个脉象(中指两侧脉)也特别明显,
那我说,你怀孕了,到里屋我们女同学做内诊,一摸就知道,多大,几个月,然后正好暑假就结束了,我回到家里,问我妈妈。
我说我在门诊上看到那些早孕的妇女,好多人都有后背发凉,大便干燥头晕头疼的症状,您说这是一个病理性的反应呢,还是怀孕以后的一个正常现象啊?
我妈妈说:“头不疼,儿不成”,早孕的人都有头晕头疼的症状。
我说,那为什么大便干燥,后背发凉啊。
我妈妈说,这个我不会解释了,你去问你爸爸。
我爸爸说,哎呀,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嘛。
当胞宫孕育胎儿的时候,人体就调动了全身的阴精和阳气,来营养这个胎儿,
所以阴精和阳气的这种输布,一时就表现了失调,
后背是反映阳气盛衰最敏感的部位,
所以好多早孕的病人,特别平素阳气不足的病人,她都有一段时间后背发凉,这就提示怀孕了。
我说,为什么大便干燥啊,
我爸爸说,阴精去濡养胎儿去了,不能濡润大肠了,所以她有很短的一段时间会大便干燥。
所以大便干燥,后背发凉,头晕头疼,这是早孕,甚至是早早孕,脉象还没有找到的时候,就有这个表现,就有这个症状。
有一年我到黑龙江讲课,我不是说过吗,听课的学员好多都比我大,都是当地的名医,我讲完我的这个经历之后,一帮女学员,一帮女大夫把我围住了,说,郝老师,您说得的太对了,我怀我们老大的时候,她们都是过来人,怀上后就后脊梁骨发凉,那个时候我不明白是怎么因事,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的阳气全去营养那小子去了,我自己后背的阳气就不能充盈,所以她特有体会。
因此后背发凉,大便干燥,头晕头疼,常常是早孕的一个先兆的症状。
这里的手足寒和背恶寒,是肾阳虚衰,四末失温,督阳不充的表现。
我们遇到这样的身体痛,骨节痛,这样的手中寒,背恶寒,我们想一想,这会不会是太阳伤寒表实证啊,
主脉,脉沉,脉沉提示这不是表证而里证,不是太阳受寒,而是肾阳虚衰,沉主病在里,沉主阳虚嘛,
所以它既是诊断所必须参考的一个指标,脉沉。
它又是鉴别诊断,除外了太阳伤寒表实证。
我们过去在学哪一个方证的时候,提到过背恶寒啊?
在学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那个白虎加人参汤适应证的时候,除了四大症状之外: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之外,还有一个时时恶风和背微恶风寒。
现在这个病人有背恶寒,那会不会是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的证候呢?所以原文怎么说?
“口中和”,是个鉴别诊断。为什么在这儿凭空冒出个“口中和”,什么叫“口中和”?
口不苦,口不渴,口不燥,那就除外了阳明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背微恶风寒。
肾阳虚造成的寒湿凝滞于肌肤的身疼痛,我们把它叫做阳虚身痛证,治疗用附子汤。
附子汤这张方子,在药物组成上,和真武汤在药物组成上特别相近。
芍、姜、苓、猪、附是真武汤,芍、参、苓、猪、附是附子汤。
附子汤,人参和附子同用,这很有参附汤的意思,助元阳、益元气,再加上白术、芍药、茯苓燥湿,利湿,祛肌表的寒湿邪气,用芍药缓急止痛,
所以我们应当注意,附子汤的药物组成,和真武汤的药物组成,要区别开,实际上附子汤和真武汤,又是对偶统一的一对方子。
它们都治疗阳虚,都治疗肾阳虚,一个是阳虚里有寒水,一个是阳虚外有寒湿。这样就容易区别开了。
一场“伤寒盛会”有多少位大师出席?
想免费申请【北京华夏中医药基金会《伤寒杂病论》学术传承委员会】委员资格?
5月20日 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