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封家书 一片片情
一封封家书 一片片情
——再叙教育故事
【小编语】
这几天,我们学校的班主任老师都在忙着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唐正、邓鹏、韩静、李永艳、董贺丽、刘霞等几位老师还把文稿先发给我,和我进行交流探讨。前天下午,王璐琪老师到德育处给她班学生家长们打电话,我也旁边也听出一些道道。大意是让学生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激励孩子的信,然后用微信拍照发给她,她再抄写一篇,在下周的主题班会上将这些信交到学生手上,给学生一个惊喜,这样有利于促进孩子学习。从她和家长们电话中聊的情况看,尽管有的家长谦虚说写不好,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并对王老师的良苦用心表示感谢。
我当时就对王老师的做法表示赞许,还和她交流了班主任工作其他方面的问题。王老师的家书活动给我以启发,我也写写我们班关于家书的故事。
一封封家书 一片片情
写信是一种传统的交流方式,随着现代通讯的快速发展,这种交流已逐渐地淡出人们视线。写信也是最质朴的交流方式,有些话羞于出口,借用写信的方式更含蓄,能避免许多尴尬。书面方式有时候比口头更能把心里话说出来,表达出来更真挚。本人曾在该公众号上发的《师生书信,走心有效的沟通》文章里详细介绍我曾与两届致远班的学生通过书信进行交流的情况。那年感恩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又发动同学们每人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在班会上安排一个献“家书”环节,当时很多家长拿着孩子写给他们的信手颤抖了,有的家长看着看着,鼻子一酸,泪眼模糊。
每位同学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他们写给父母的信件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差别。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带几分含蓄;有的豁达开朗,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写着哭着眼泪一滴滴掉落在纸上,有的写着写着情不自禁笑了出来。
阿华虽是个男孩,做事细心。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善于揣摩父母的心思,知恩善报,很多小事铭记在心。他在信中写到:“在感恩节到来之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这封信寄我相思,表达我的感恩之情……爸爸,你还记的那次执意冒雨来给我送钱吗?当时我手中握着那份钱,心里却是永远的感动。父爱像山,你就像一座大山,有你在心中总有一份踏实……。我长大了,也能为这个家出分力了,我们一起,共同撑起这个家。母爱似水,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你不辞路途遥远来给我送饭,这热腾腾的饭菜中饱含着亲情,饱含着你对我的爱。”
招娣情感细腻,处处替别人着想,她在信中写的是家庭的琐事,却道出了世间真情。她写到:“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十八岁了,这是女儿长这么大第一次给你们写信。不知为何,提笔的手会轻轻颤抖,落笔的一刹,竟然泪眼迷蒙。是激动还是别的什么,我说不清楚,只是感觉,这一刻要将多年来对你们的感情写在纸上,确有一丝惶恐。我想,我在害怕,怕不能将心中的那份感情表露清楚。
我脾气倔,说话也难听,很多时候就伤害了你,我为我的任性想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对我来说,你们是象征,有你们在我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根在哪里。即使以后你们什么都不做,只要你们在就好。你们这个年纪,身体各种机能开始退化,我怕有一天你们走了,我回到家再也没人应我一声。我就希望你们一直都在……”
小凤性格开朗,有时大大咧咧,典型的女汉子。来到学校一个学期就得一个绰号,全班同学都叫她“凤姐”,很快传遍全校,她也接受了这个“雅号”,有的干脆就叫她小凤。后来了解到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在她只有三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狠心离他们而去,她和父亲相依为命。可爸爸一直被病魔缠身,她刚记事就知道爸爸有病不能干活。上高中那年,爸爸因并发症双目失明,她流着眼泪在信中写到:“我给你写了这么一封信,怕说了看不到你难受,怕不说错失了这次机会。而当着你的面给你读出来,我一定又会泣不成声……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苦命的孩子懂孝顺。她在信中继续写到“每次回家,你都让我给你揪白头发,这似乎成了我们之间默契的约定。在女儿的眼中即使你因病而全身浮肿得不像了你,你也永远是以前高大伟岸的摸样。以前我老想,老害怕在高三这一年,你等不了我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43岁生日那天你哭了,你告诉我要好好学习。你说:‘爸爸眼睛瞎了,不能挣钱了,你一定要节约,自立自强,咱不能一直靠别人的救济生活啊!’你哭我也哭。爸,如果可以换肾,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肾给你。你可知道,从小学开始,我每天晚上都会向上天祈祷,咱俩换一换,让我替你承担你的痛苦!”这个孩子的爸爸真的没能等到孩子高考而走了,走得让孩子欲哭无泪,走得让孩子孤苦伶仃,走得让孩子无依无靠。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媛媛,在宿舍听到别人给家长打电话,嘘寒问暖,而引发联想,感觉愧疚。她在信中写到“都说女儿会有很多心理话和妈妈说,可我们之间却很少有那样的谈话。前几天,我正在寝室里收拾东西,听到寝室外有个女生给她妈打电话,说这说那,好似在聊天,却句句充满关心,最后还告诉妈妈说天冷了,要买个厚点儿的袄穿上。只隔了一道门,她每一字每一句我听得是那么的清晰,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哗地一下出来了。其实,这已不仅仅是因为感动,想想自己也和她一样的年龄,却未曾给您关心,我好自责。妈,对不起!原谅不善表达的女儿,十八年来却不曾向你们说过一句我爱你,原谅不懂事的女儿。”
诗琪是个乖乖女,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是爸爸的贴身小棉袄。看看这一对父女就能理解。“爸爸的心我总猜不透,有时候对我不理不睬,给他说话也不搭腔,给他说多了他又烦,但他没事又爱和我开玩笑。特别是在喝醉后,会背着我的妈妈偷偷摸摸地给我钱,每次得到钱后的我激动地抱着我爸的头,狠狠地亲几口。这时我爸就特别高兴,咧着嘴,露着满嘴的牙说:‘唉!这是俺闺女哄我哩!俺闺女又哄我哩……’每当这时我妈总是一脸鄙视地说:‘好好惯你闺女吧,小孩都是你惯坏哩’。爸,你是咱家的顶梁柱,你一定要保护好身体呀!别抽烟,别喝酒,养好身体。等我长大了你还要享我的福呢,我也会背着我妈偷偷给你钱……”
父亲外出打工有艰辛,寄人篱下颇无奈。“爸为了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每到中秋节或是元旦,别人一家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我的心里很难受,不是因为我们一家没有在一起,而是我知道你一个人在外面不是滋味。名义上是在亲戚那里,实际上却像是局外人。”
在给家长写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写着哭着,但也有笑着写的。“从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我能体会到这份爱,班里好多同学都是哭着写的,我却是笑着写的。母亲脑袋很简单,只是或许她选择相信她所爱的人,借用胡适那句话,我的所有教养和习惯都是从母亲那里习得的……”
我被孩子们的家书深深感动着,这个活动结束后,就给每位同学发了统一规格的纸,让大家把认真誊写一遍交给我。我在读这些信的时候,被孩子们质朴的情感、没有修饰的纯真亲情深深打动禁不住潸然泪下。于是,我头脑中闪现一个念头,我把这些信件装订起来,起名叫《一封家书》,予以珍藏。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全国名师发展联盟名师大讲堂主讲专家、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北京众师行教育中心、北京神州智达教育中心、广东名思教研特聘专家,河南省最具智慧力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国培计划主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优质课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和 “特别关注”栏目人物。《陕西教育》栏目评论专家,《教师》杂志“大专题”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驻马店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一等奖,《致远情 教育梦——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被誉为班主任工作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