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涛:我家买的第一台电视机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我家买的第一台电视机
作者 | 杜学涛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1988年放暑假的时候,我才12岁,假期生活主要是跟着大人们上地割草,搭把手往地里送饭什么的,除此之外,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了。八十年代的社旗农村,陆续已经通了电,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电器也就慢慢多了起来,电视机也开始进入了平常百姓的家中。
由于我家当时还没有买电视机,所以一有空儿我就去了邻居家里看电视,去的次数多了,人家可能也不愿意,毕竟耗费电,也影响了人家的正常生活。其实父母亲对看电视这件事也很在意,因为大人们很多新闻和国家大事都是通过看电视知道的,当然,我们孩子们主要还是通过电视看武打片和打仗片,电视里边的镜头看起来很逼真、生动,也很夸张,如同身临其境,比听收音机过瘾多了。
直到有一天,老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说“今儿你们仨哪儿也别去,我们去县上买个电视机哩”!一听到买电视机,我们都激动起来,心里窃喜,连声说“我们不出门玩,放心吧”!就这样,老父亲拉着架子车,车子上坐着老母亲,步伐匆匆地一路往北直奔县城而去。
我们兄弟三人在家里等了好长时间,从上午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了下午,也没有电视机买回来的消息,心情由高兴逐渐变成了失落,由失落逐渐变成了焦急地等待。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我家的第一个大家电——电视机,我们在心里做足了准备,并且演练了好多遍,甚至在屋里已经先把小板凳都摆放好了。
首先,电视机应该放置在堂屋正当门的条几上,这样显眼、装光,来客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新买的电器,农村电压不稳,还得配一个稳压器;其次,我们兄弟三人的座位应该坐在堂屋中间面朝北的位置,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弟弟们发生了争执,我是老大我当然想坐在头一排,看的清楚嘛!他俩不依了,一个劲儿地和我争,他俩说我们仨应该坐在一排,这样都能看得清楚……就这样争来争去,争得面红耳赤,不知不觉中外边下起了小雨,我们兄弟三人也没有争论出来个结果,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这个时候我们才想起来,父母亲出门时候也没有带伞,这几十里地的路程走起来够呛了,一想到这,我们就又心里担心起来,站在院门口的树底下一边避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门口往北的方向,眼巴眼望着希望父母亲能把电视机早些买回来。
一直等到天色擦黑儿,在灰蒙蒙的雨雾中,老远看到一团黑影和架子车在往家里方向缓缓移动,风雨之中看起来步履蹒跚,我们仨定睛一看,果真是父母亲拉着车子回来了,我们赶紧踩着已经湿滑的泥泞路面,踉踉跄跄小跑着接着了双亲,车子上有一个用绳子固定好的浅黄色大纸箱子,上边用蛇皮袋小心的盖着,箱子底部由于湿了水,变成了暗褐色。我们迫不及待地揭开蛇皮袋的一角,哇!真的是一台电视机啊!我们兄弟三人叽叽喳喳地说着,心里想着这以后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可不用再去别人家看电视了。我们搀着老父亲拉着车子进了院子,这才发现父母双亲身上因为一路淋雨衣服已经湿透了,父亲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土和沙子,正一滴一滴地淌着水,手湿漉漉的、冰凉……
我们帮着把电视机卸下车子,小心翼翼地去掉包装盒子,把电视机放置在条几正中间,我的两个弟弟不等安排,就早早地把室外天线和电源接通了,很有眼色地把两扇门也关上了,屋里光线马上暗了下来,我激动地按下了银色的开关按键,随着轻轻又低沉的“嗤”的一声,看到屏幕上的雪花慢慢地变成了清晰的图像,悦耳的声音也从喇叭里飘了出来,我们全家人睁大眼睛直盯盯地看着电视画面,在黯淡的蓝色荧光反射下脸上却都挂着笑容,心里也都乐开了花。
过了许久,老父亲迈过来脸郑重地说:“咱家的电视机是南京无线电厂出产的17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恁瞅瞅这熊猫可是国家宝贝啊,咱这是国产技术啊,这可是国家的大厂啊!恁仨也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学习电子技术,为咱国家科技领域做贡献啊”!我们兄弟三人嘴上嗯嗯答应着,其实我们的心早已随着电视情节进入了角色,沉浸在第一台电视机的喜悦当中,把父母的殷殷嘱托抛在了九霄云外……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青春一去不复返,转眼之间我们已进入不惑之年,我家当年买的第一台电视机早已承载着儿时美好的回忆,虽不言别离,却落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堂屋老瓦房已变成两层小楼,当年庄上的泥泞小路早已修成了一条条平整光亮的水泥路,架子车早已退出“江湖”,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老父亲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我们兄弟三人都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身边的生活环境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变得更加美好,而老父亲当年的殷殷嘱托却时常在耳边萦绕,令我们心中温暖,回味悠长……
作者简介
杜学涛,男,汉族,原籍社旗县兴隆镇大康庄,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1999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先后在社旗县李店镇、兴隆镇、大冯营镇政府工作,历任团委书记、纪委委员、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等职务,现就职于社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