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自己的婚姻幸福被网络所贩卖的焦虑绑架

别让自己的婚姻幸福被网络所贩卖的焦虑绑架

文图原创:高英
 
第一次听到“贩卖焦虑”这个词儿还是在看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时,于是我在反思自己的写作思路的同时,对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一些观念进行了审视,提醒自己既不要在写文时“贩卖焦虑”,又不要受到其他人贩卖焦虑的影响。
为什么有人会贩卖焦虑?应该说这是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在以前相对封闭的社会,人们有什么负面情绪或负面观点只能倾倒给自己身边的熟人,有了网络则不一样,许多人可以匿名在网上吐槽甚至进行不健康的宣泄,看到这些内容的陌生人也会多多少少受到影响。不过,这只是一种自发的宣泄方式,还算不上贩卖焦虑。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流量成为作者可以从中渔利的途径——或为名或为利或为名利双收,于是就有作者把准了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如何吸引眼球的脉搏,专门聊容易引人焦虑的话题,甚至人为地创造可以激发读者焦虑感的伪话题。
对于诸多网民而言,还没有炼出火眼金睛来,并不能辨别作者写文的用意,不免偏听偏信,误以为作者越让自己的焦虑增加越是在为读者着想,而不去想在贩卖焦虑的此类作者是否以偏概,是否夸大其词,是否掺杂了杜撰的水分?
我曾经读过一篇关于婆媳关系的红火网文,下面评论和赞赏的数量非常可观,有人留评说自己边流泪边给作者赞赏。然而,我想,这些被该文激发起强烈共鸣的女性,除了觉得自己更多委屈从而变得更为焦虑之外,只能是导致婆媳关系更加恶化,这样的文章不读也罢,还不如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身处的困境更切合实际。
与这样的文章相似,一些人所刻意贩卖的关于婚姻家庭的焦虑观点引发了许多人的现实焦虑,甚至动摇了许多人的婚姻。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的是:仅就一般的婚姻家庭(本文的婚姻家庭概念并不涉及家暴等特殊情况)而言,几乎没有一家完美无缺,窃以为一辈子没红过脸的夫妻大概存在,而一辈子没有任何矛盾并且双方都永远感到舒服(既没有委屈又没有怨言还无需忍让)的夫妻是神话。那些没红过脸的夫妻,有的是私下闹过别扭但从来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有的是双方一直都能互相迁就或者单方总在退让。
在这个世界上,有个铁定的原则,那就是: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婚姻和毫无瑕疵的家庭。当我们赞叹某个婚姻或家庭幸福美满时,不过是在光晕作用下,只看到了其闪光的部分而忽略了其阴影的部分。
正如所有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别人所看不到的努力一样,所有幸福婚姻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到的付出。尽管托尔斯泰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被广为传颂,然而相似的只是表面现象,每个幸福家庭必然还有过专属于自己的艰难困苦(或是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艰难困苦)阶段。
因为人是活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婚姻家庭生活必然是在动态中有所发展变化,而非如以前童话故事里所讲的那样,公主和王子结了婚,“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失真地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只有幸福。
事实往往是,再相爱的人结了婚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能够把“咋交之欢”转化为“久处不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的所有经历都会把婚姻中人的品德、意志、心理来考验,尤其在当今两性观念日趋开放且外界诱惑很多的时代,鼓动别人为追求自由而离婚和有意插足于别人婚姻的人并不罕见,因此能稳住心神踏实过好自家日子的夫妻有所减少,这无形地对年轻一代中极少数人的不婚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曾经在无聊时假设过,假如人人追求自己完全的自由和活着的舒服,社会就必然陷入失控的混乱局面;假如人人追求没有婚姻家庭的束约,只为自己而活,就会等不到地球毁灭,人类就会在某个时期自动灭绝。诚然,我这些想法或许是杞人忧天。
每个人都有结婚与否的自由,都有选择离不离婚的权利,然而需要坚守的原则是既不能去破坏别人的家庭也不能去鼓动别人离婚——谁也没有这样的权利!毕竟,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行事,破坏别人家庭和鼓动别人离婚的人既违犯道德原则又触犯法律精神(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本文不涉及存在家暴或诈骗等特殊情况的婚姻家庭)。
每个人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还要对别人负责。作为成年人,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婚姻家庭是重要的课题,一旦遇到问题,就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而非一味逃避,甚至随便放弃。别人的建设性建议可以听,但是闲言碎语不要管,至于网络上教人如何像搞宫斗一样来对付配偶的套路都是促使感情走向死亡的毒药——婚姻生活如果少了“真诚”二字,就没了存在的坚实基础。
所有的婚姻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之所以结果不同,除了当事人的性格和三观的区别之外,夫妻面对婚姻问题的态度如何与是否积极去解决问题的行为是决定婚姻走向的关键因素。
例如,有人怀疑配偶出轨,然后去咨询专家,虽然咨询专家是一种积极的行动,但是除了这个做法之外必须还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还爱着对方,自己是否还想把婚姻维系,坚持这桩婚姻和放弃这桩婚姻的利弊何在。诸如此类。总之,当事人弄懂自己的心至关重要,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今,许多一时流传甚广的网络观念多少会影响人的婚姻状态。例如,有人说肯为你花钱的人才是真的爱你,有些道理,但不是全部真相,就像有些富裕的中老年人花很多钱去包养一个年轻异性,那是爱吗?只是把对方当作花钱买来愉悦自己的玩偶罢了,被包养的一方必须处处依顺并讨好包养自己的人才行,这哪里是什么真爱?真爱,必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而非如主仆一样。
有人还说过商品社会有钱可以买爱情,也是一种谬论,能够用钱买的东西,都具有商品性质。如果某人是因为自己太有钱而吸引别人来以身相许,那只是买来一个按价交换的人身,而不是爱情。古今中外讴歌的爱情,怎么可能会被金钱收买?会被金钱收买的感情,已经不再是爱情。
还有个流传甚广的观念是爱你的人会完全懂你。是啊,谁不希望自己的配偶时时刻刻都懂自己?然而现实却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的配偶,也只能在局部懂你,而非全部懂你。或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互相完全懂得对方的两个人,即使是伯牙和子期,也不过是音乐方面的知音而已。
每个人只能局部地懂别人,正如别人只能局部地懂自己,夫妻也不例外。因此,配偶有不理解和不懂自己的地方很正常,而在其他局部理解或懂自己的人未必是自己的配偶,甚至未必相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所有局部懂自己的人一起步入婚姻殿堂。与其追求一个有人会完全懂自己的乌托邦,不如实实在在地和部分懂自己的配偶过好自家的日子——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婚姻中人就不会随意出轨。
那么如何避免被网络上贩卖焦虑的人所影响从而无形中绑架了自己的婚姻观呢?很简单,当你读了一篇关于婚姻家庭的文章,就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是受到启迪还是更加焦虑?只要是让你感觉更加焦虑的文章就一定抛下不管,哪怕你觉得有些共鸣感。富有正能量的文章是即使没有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也会让你读后变得冷静下来,开始梳理来龙去脉,试图理性地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婚姻问题。
这正是:谁的婚姻没问题?积极面对是正理。红尘自有纷扰在,真诚互爱是夫妻。无论经历风和雨,相依相伴不轻离。一路扶持数十载,久处不厌见情义。愿天下所有的夫妻都能拥有专属于自家的幸福生活!
高英写于2019年11月21日上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