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共载药品365个,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上药、中药、下药,分别归于上、中、下三经,并说:“上药主养命以应天”,“中经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主养病以应地”。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认为,“上品药性,亦能遣病,但势力和厚,不为速效,岁月常服,必获大益”,是以延命为主,兼可愈疾,符合“天道仁育”之德,故谓“应天”;中品药性,“疗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祛患为速,延龄为缓”,既能祛病,又可调补,与“人怀性情”相合,故谓“应人”;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只能治病,不可常服,病祛即止,犹如“地体收杀”,故谓“应地”。
上药养命、中药养性的说法究竟有无道理?全书365味药中,被视为具有强身补益,延年轻身的药物,除上品的120种外,中品有47种,下品尚有7种,共约174种。
以此与现代研究相对照,上品药中确实有大量具有滋补强壮抗衰老的药物。其中益气的如人参、黄芪、山药、灵芝、白术、甘草、大参等,温补药如肉苁蓉、杜仲、续断、巴戟、菟丝子等,滋阴药如玉竹、石斛、天冬、麦冬、枸杞子、女贞子、沙参、龟甲等,养血药如地黄、阿肢、桑寄生等,安神养心药如柏子仁、酸参仁、茯苓、五味子等,固肾涩精药如藕、莲子、芡实、覆盆子等,已将现今常用的有效补品囊括大部。中医药饵养生和阴阳、补血气、益脏腑为主,重在先天肾气、后天脾胃的调养。
养先天肾气,药宜苁蓉、菟丝子、枸杞、地黄、续断、巴戟之属;补后天脾胃,药宜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大参、橘皮之类,均以上品为多。
从性味言,益寿药饵多长期服用,应以甘平为宜,甘者能缓,平者能和,最能得药养之道。上品诸药中属甘味者56种,微温、微寒,性味和平者有60余种。
再从历代摄生药饵名方看,如补气益阴之“琼玉膏”,由生地、人参、茯苓、白蜜四味组成,皆出于上品;有安养荣卫,补益五脏,和调六腑;滋充百脉,添精实体之功的“神仙不老丸”,由人参、牛膝、当归、菟丝子、巴戟、杜仲、生熟地、柏子仁、菖蒲、枸杞、地骨皮组成,除当归为中品外,余皆上品;有补肾清肝、驻颜润发之功的“益寿地仙丸”,方由甘菊、拘杞、巴戟、肉苁蓉四味组成,亦出上品;《丹溪心法》的“延寿丹”,为天冬、远志、山药、巴戟、柏子仁、泽泻、熟地、川椒、生地、拘杞、茯苓、覆盆子、菟丝子、牛膝、肉苁蓉、当归、地骨皮、人参、五味子19味药组成,其中除川椒、当归出自中品外,余17味皆在上品。上品之药确有益寿延年之功。
中品药中,在百合、玄参、山茱萸之滋阴,当归、龙眼之养血,鹿茸、狗脊、淫羊藿、狗肾之补阳,也是临床证实有效的补虚药物。但与上品相比,数量明显减少,药性偏频也较大,与其有毒无毒,斟酌其宜。
至于下品诸药、如乌头、天雄、大黄、葶苈、巴豆、大戟等,虽为疗病之良药,但确实药性猛烈多毒,不可过量久服。其中少数虽有“强筋骨,轻身健行”一类记载,但已成强弩之末,目前临床亦不轻用。由此可见,“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
上品药中,尤其是矿物药物,对养生延年也未必有益。这类药一般不宜久服,有的甚至有毒性,并非平和之物。如列为群药之首的丹砂,又名朱砂,有安神定惊之功,是治疗心悸失眠的常用药,一般与其他药物配合作小剂量短期服用。
该药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历代本草皆载有小毒。久服或过量服用易汞中毒。若遇火,便有水银析出,更有大毒。《避暑录》载二人因服丹砂秘方发脑疽而死者。
再如玉泉,既玉之浆水。玉为石之美者,李时珍说:“汉武帝取金茎露和玉屑服,云可长生,即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长生不死,惟使死者不朽尔。”
至于钟乳石、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等,即晋代盛行的五石散的主要成份,服石发作之时无以药救死亡者极多,为祸甚烈。
中药品中所谓能轻身者如水银、雄黄、雌黄等皆有剧毒。
因此“上药养命”、“中药养性”只能看作是大体的划分,不能绝对化。尤其矿物类药物,因受时代局限,祈求长生不死,再加上臆测附会使然。如认为玉石之类,不易毁损,可以长存,对色泽美丽、晶莹有光者,更视为神品,以为可以饵之不死。历代医学家们通过研究、实践,对其利弊有了清楚的认识。
《神农本草经》十三条序录的最末一条说,内伤外感,阴阳虚实,疾病的变化很复杂,用药关键是要了解“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需灵活地随证有施,不可肢柱鼓瑟,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养生药饵,亦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