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衰老和死亡的书,11个故事却说完了许多人一生的波澜

“当我老了,走过了跋山涉水的一生,我的灵魂终于变得广阔而平静。”-《柠檬桌子》

生或死,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终其一生都没得到答案,这个看上去很生活化和简单的命题,却是哲学最难解答的。

哲学最难的问题在加缪的眼中却是如此简单,加缪认为自杀(死亡)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可急坏了许多人,关于生死真的没办法说清吗?

问题延续到朱利安·巴恩斯这里时,有了一种解决方法,在他的著作《柠檬桌子》中,通过11个故事讲述了关于衰老和人生的话题,文字中可以体验人生百态,闻到关于生与死的气味,文字外则是生或死的感悟和意境抵达。

01

朱利安·巴恩斯,英国当代知名文学作家,被誉为“用智慧征服全欧洲的文学鬼才”。

1980年,巴恩斯第一部作品《伦敦郊区》发表时,就展现了对于语言的驾驭和表述能力,从此和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大学时专修现代语言,但这部处女之作略显生涩,巴恩斯并没有展现出真正的才华。

毕竟才华需要时间的煎熬和生活的磨练,才能达到厚积薄发。

所以直到《她遇见我之前》、《福楼拜的鹦鹉》、《十又二分之一历史》等小说相继问世之后,巴恩斯在文坛才逐渐被认可。

时间会证明一切,金子终会发光,看一下他的成就就能明白:

3次布克奖提名

5枚法国荣誉勋章

布克奖、毛姆文学奖、美第奇文学奖、莎士比亚文学奖等17项大奖

其中布克奖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许多小说作家心目中的“奥斯卡”。

当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拿下2011年布克奖,这一年巴恩斯65岁,也凭借这部小说他一脚迈进了小说大师的殿堂。

这部小说后续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终结的感觉》,在影视界也一展风采。

评委Gaby Wood评价这部小说及巴恩斯:“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地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

《终结的感觉》的过人之处,是在颠覆性的叙述中,展开对死亡的探讨,在小说中作者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如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这个世界中不同的读者会读到不一样的感受,体会到小说大师对语言的驾驭及故事的掌控力。

正如有评论指出:文本中大量的未定点与叙事空白,则使象征变得含混不清,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当我老了,走过了跋山涉水的一生,我的灵魂终于变得广阔而平静。”-《柠檬桌子》

生或死,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终其一生都没得到答案,这个看上去很生活化和简单的命题,却是哲学最难解答的。

哲学最难的问题在加缪的眼中却是如此简单,加缪认为自杀(死亡)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这可急坏了许多人,关于生死真的没办法说清吗?

问题延续到朱利安·巴恩斯这里时,有了一种解决方法,在他的著作《柠檬桌子》中,通过11个故事讲述了关于衰老和人生的话题,文字中可以体验人生百态,闻到关于生与死的气味,文字外则是生或死的感悟和意境抵达。

01

朱利安·巴恩斯,英国当代知名文学作家,被誉为“用智慧征服全欧洲的文学鬼才”。

1980年,巴恩斯第一部作品《伦敦郊区》发表时,就展现了对于语言的驾驭和表述能力,从此和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大学时专修现代语言,但这部处女之作略显生涩,巴恩斯并没有展现出真正的才华。

毕竟才华需要时间的煎熬和生活的磨练,才能达到厚积薄发。

所以直到《她遇见我之前》、《福楼拜的鹦鹉》、《十又二分之一历史》等小说相继问世之后,巴恩斯在文坛才逐渐被认可。

时间会证明一切,金子终会发光,看一下他的成就就能明白:

3次布克奖提名

5枚法国荣誉勋章

布克奖、毛姆文学奖、美第奇文学奖、莎士比亚文学奖等17项大奖

其中布克奖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许多小说作家心目中的“奥斯卡”。

当他的小说《终结的感觉》拿下2011年布克奖,这一年巴恩斯65岁,也凭借这部小说他一脚迈进了小说大师的殿堂。

这部小说后续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终结的感觉》,在影视界也一展风采。

评委Gaby Wood评价这部小说及巴恩斯:“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地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

《终结的感觉》的过人之处,是在颠覆性的叙述中,展开对死亡的探讨,在小说中作者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如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这个世界中不同的读者会读到不一样的感受,体会到小说大师对语言的驾驭及故事的掌控力。

正如有评论指出:文本中大量的未定点与叙事空白,则使象征变得含混不清,具有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终结的感觉来源于对人生的体验。

岁月催人老,人生总要经过从年轻的激情到年老的平缓。

平缓之年的巴恩斯在65岁获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对往日沉淀的一次薄发,也是随着人生阅历增加之后的反思和解析。

有意思的是,在这部小说获奖之前,有一本探究人生暮年真相的故事已经走在路上了。

据说,在50岁的时候,朱利安·巴恩斯开始构思《柠檬桌子》,最终以11个短篇故事讲述了许多哲学家试图攻克的难题:衰老和人生到底是什么?

所以,这部短篇小说集是否能够看作是对《终结的感觉》一种前瞻性的探索?

答案正是如此,因为一个作家书写历史、个人、故事会有一定的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才让人感受到作家的个人书写魅力所在。

《卫报》评论《柠檬桌子》:巴恩斯笔下的老年人物拒绝放弃年轻时的快乐和激情,即使他们已经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02

让无数人力不从心的是时间,

英雄迟暮美人老,今生寂寞彼岸凉。

我们的人生是如何度过的?当我们快抵达时间的彼岸时,剩下的是不是只有回忆?

过往的青春岁月和当下的衰老在回忆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若只是回忆是否足够,我们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叙说呢?

巴恩斯的这本《柠檬桌子》给出了可能的答案,本书就是以11篇短故事构建了一个若即若离的集体抽象生活记忆,这些记忆让长者动容,也让少年从中发现自我。

巴恩斯笔下的故事别出心裁,并没有直接写衰老,直面死亡的事,而是以不经意的春秋笔法,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别样情怀。

人的一生要理多少次发?估计没人能记得清,但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和理发纠缠在一起。

谁能明了理发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历程。

巴恩斯若不说,估计很少有人会想理发的那些事,因为太过于平凡和渺小。

以个人的回忆来说,模糊的记忆中,当年家乡的理发师是走街串巷的,在周日的下午,小朋友们排着队在墙根底下一边晒太阳一边等着理发。

看着小伙伴们的头发在理发师神奇的剪刀之下改变模样,有新奇,也有孩童之间的嘲弄。

不过没办法,理成什么样的发型,那是父母们和理发师说好的,小伙伴们可没有决定权。

长大之后,年老的理发师已经休息了,已经成年的小伙伴们四散离去,去自己中意的理发店,想要什么样的发型开始自己做主了。

一个时代就这样翻篇了,时光就如此流逝了。

然而在巴恩斯的《美发简史》中,时光貌似是停滞的。

在一间小小的理发室内,一个小男孩度过了看似漫长却又如此短暂的一生。

小男孩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间理发室,在理发室里,从母亲口中可怜的小短毛儿到独自一人去理发,是从内心的慌张和无助到坦然和冷眼旁观。

巴恩斯在文中并没有刻意的描写男孩是如何成长的,却是通过与理发师的对话及心理活动,间接的展示了一个人的人生历程。

理发是点状的时间,生活是线性的时间。

然而,在这间理发室内却让读者有点迷惑,无法分清点和线之间的区别。

“他仍然想不通艾莉为何要与自己分手。说他占有欲太强,说她跟他一起像是与他结了婚,有种窒息的感觉...”

不变是同一间理发室,变的是理发的人从男人变成年轻的女性,然而小男孩格雷戈里却变老了。

“那么您结婚多久了”凯莉问道,语气中带着一副准数学式的讶异。

格雷戈里抬眼望着镜子里的她。“二十八年了。”想到一个人的婚龄竟然与自己活在这世上的时间一样长,她不禁嘻嘻笑了起来。

时间到底有没有在流逝?这个答案是矛盾的。

从孩童时的胆怯,青年时的恋爱幻想,中年时的感叹,到老年时对年轻女性的欣赏及臆想。

格雷戈里随着时间一起变老,然而不变的却是这间容纳了格雷戈里一生所思所想的地方。

人生就这样快结束了,这是一个人在一间理发室一直没有离开的故事。

03

一个人理发的旅程结束了,但是其他人的人生还在继续。

在《复活》短篇中,是一个年老的剧作家和青年舞台女演员看上去罗曼蒂克,却是如此悲伤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到底有没有发生过爱情,有没有发生过他人口中议论的八卦之事呢?

没有人能说清楚,除非要让已经前往天堂的剧作家复活回来解释一下,不过这种解释有没有用呢?

并没有多少用,人们只相信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最后是:“她的石膏模型手如今保存在圣彼得堡的戏剧博物馆里,在那座城市,他第一次亲吻她的手。”

在短篇《沉默》中,功成名就的音乐家面对他人的期望,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当音乐家过往的生命中都在为创作不同的曲目而奋斗时,他的个人喜怒哀乐并没有人关心。

当生命快走了时间的尽头时,再创作一个全新作品,要达到所谓人生的巅峰有那么重要吗?

“他们不断地问及我的第八乐章。大师啊,它何时能大功告成?……为什么鹅不给我们下金蛋了呢?”

面对扑面而来的提问,音乐家是沉默的,沉默得不想说话,却在沉默中不断和内心的自我对话。

正如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表达:并不是我选择沉默,是沉默选择了我。

通过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人生,巴恩斯提出了质疑:人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算是圆满,是别人眼中的圆满还是自我感觉的圆满呢?

这个答案永远无法统一标准,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过。

每一段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人,想要表达内心真挚的方式远不止一种。

一切都在于自己想如何表达,一种面对衰老时愿意随性去表达的方式。

最后,《柠檬桌子》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纽约观察家》盛赞道:“《柠檬桌子》不是短篇小说的大杂烩……虽然这些故事的基调和背景如此不同,但巴恩斯对每一个故事的理解都那么彻底,以至于在极端的不同之处形成了一种罕见的连贯性。”

11个故事,对于地球上生活的人来说实在太少了,我们的故事何止成千上万。

但是,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在11个故事中,可以品味到许多看上去差不多,却色彩各异的人生历程。

人生的历程如同在林间小道上漫步一样,入眼的是曲折通幽的风景,看到的是让人深思的人生片段,

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景和结果。

这个结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漫步其中的过程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化的思索。

11个故事讲述了许多人的共性人生,通过这些或是悲伤或是无奈的人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完全一致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微小差别。

只是,站在远方,看着一棵树时,并不能够分辨出每一片树叶的模样,只知道那是一棵树。

看到的是一棵树从春到夏,从夏到冬的人生历程。

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知道一棵树的故事,从树下随便捡起11片树叶后,再让它们慢慢诉说自己的故事,仅此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