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市中区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枣庄市市中区是枣庄的老城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拥有城镇人口超过30万人,市中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共计68所,在校学生73552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使得市中区这样的老城区原有的学校招生压力不断增大,造成了一校难求的局面,很多学校的班级学生多达7、80人的局面,枣庄新闻网记者张莉萍采访到一位家长时说 “那时候报名都是难事。”回想起五年前,为了女儿上小学,家人彻夜排队的情形,家住市中区南马路商城附近的宋女士仍记忆犹新,“孩子好不容易入了学,看着每班七十多个孩子拥挤在一间教室里,课桌都摆到了黑板前,真是心烦。”一直以来,“大班额”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
枣庄市市中区自省政府启动化解大班额工作以来,迅速行动,把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优化环境、明确责任目标、调整中小学布局、新建扩建学校等多种措施,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枣庄市市中区计划总投资8.85亿元,新建12所学校,改扩建40所,新增校舍31.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6864个,截至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累计完成投资95029.97万元,占规划投资的107.40%;开工建设校舍面积35.1681万平方米,占总规划的112.59%。竣工校舍面积28.5万平方米,占总规划的91.24%。
“课桌间的空隙明显大了,整间教室很整齐、很规范,一点儿也不显得拥挤,小班化教学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孩子。”9月21日,宋女士满脸喜悦地将儿子送到学校。
9月1日儿子入学首日,宋女士看到教室里的情形着实惊讶:“没想到同一所学校,也就短短三四年的时间,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仅省去了彻夜报名排队之苦,一直困扰我们家长的教室‘拥挤’问题也解决了。”
市中区新建学校:
东湖小学
图片来源枣庄大众网
立新小学西校区
红旗小学西校
改扩建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
沙河子小学新建教学楼一栋。
建设路小学东校(原田屯小学)
逸夫小学黄庄中心校
市中区实验中学
枣庄文化路小学东校
市中区采取“名校带弱校”的模式,将建设路小学与田屯小学,逸夫小学与永安镇中心校实行联合办学,进一步优化城区中小学布局,充分发挥镇街学校的富裕的学位资源作用,进一步统筹城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严格划片招生,禁止随意招生、转学、插班,杜绝人为增大学校班额现象,确保达到“零择校”,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基本实现了学校起始年级班额达到标准。同时改建了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可容纳学生3000人。积极推进税郭镇安城第二联校、孟庄镇中心小学、光明路街道丁庄小学等8所农村薄弱中小学校舍建设,缓解镇驻地大班额问题。
市中区在保证新校及老校不断增加和改扩建的同时,适时进行了教师师资配备的强化,现有教师编制3990人,同时建立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形式为部分中小学招聘大学生65名,让更多的少年、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聚艺谷中小学已争取农发基金1300万,即将启动建设。
目前对于市中区来说,解决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现在银行融资暂停,也不允许企业垫资,依靠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同时还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规划内的项目建设需求,近两年共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利用了政策贷款融资进行建设等多种资金渠道以及中小学校舍建设收费减免只读等方式保证了规划项目的正常施工。
由于一些观念等问题,造成社会上对老学校的认可度高,还是造成一些学校班额难以达到规定标准。
在建设完成的校区中也存在很多困难,由于资金、拆迁等问题,造成很难实现生机标准化学校的要求,比如去实验中学大门,紧邻光明大道,车流量大,车速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红旗小学西校区,规划建设24个班,但是由于规划范围内北面的枣庄市汽运西站没有搬迁,西南角还有8户居民也为搬迁,造成学校综合楼和运动场无法建设。
图片:林之云 微游枣庄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