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淑霞:矿区卫生院|古拉本的那些事儿(41)

原创作者:李淑霞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古拉本的那些事儿(41)】《矿区卫生院》

山高皇帝远,一般指偏僻的山区遥远的地方,往往被忽视被遗忘。过去生活在古拉本这片土地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看个病就是非常不方便的事情。从我懂事起,矿区就有个卫生院,但是大家都叫它医院,虽然当时医生才二三个人。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它就是一个让人安心、放心和有爱心的地方。不管是自学成才的,跟上师傅学成的还是上过卫校正规学校毕业地只要在医院里给人看病职工们都称他们为医生或大夫。大家对这些大夫们的尊敬和爱戴是发自内心的。人不管头疼脑热,大小有个病痛不管老少,大夫的话就是圣旨,吃几片药,打几针都是大夫说了算,这种充分的信任也带有几分敬仰之心而且都认真听话照做,医生们的威信在职工们心中是崇高而又神圣的。当时的张左才大夫、谢万珍大夫、段富友大夫、郝中仁大夫、乌力吉大夫、刘富德大夫、鲁汉大夫等职工们没有不认识他们的,这些老大夫对职工们一视同仁,对每个人都非常热心。他们从容不迫、无私奉献地精神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敬佩。包括他们的家属孩子们,大家都是非常亲切和关注。他们治病救人的精神也福泽了后代,记得谢大夫是回族,文质彬彬,总是面带笑容,他家有几个女儿,家里收拾的干净而且人又长得漂亮,我们母亲们总是拿谢大夫家的孩子们做榜样和标准教育自己女儿们。当然我们也是用敬仰之情崇拜着谢家姑娘们。72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和同学们玩耍,小腿就被压折了,当时包括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没想到那么严重,虽然腿已经肿的不能走路了,疼的我头上冷汗直流,浑身打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咬着牙硬是没有流下来,下午放学后被老师背到了医院,经过谢大夫的诊断,才发现骨折了,大家才大吃一惊,夸我是个坚强的孩子,疼了一下午,都没有留一滴眼泪。父母听到后也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当时因为医院的条件有限,必须到左旗医院就医,交通不方便,前往左旗医院又困难,矿领导就派了一辆大汽车父亲连夜带我上左旗医院。接骨打石膏等一系列全凭医生们的操作,因为在矿医院处理及时,好歹没有留下后遗症。父母对谢大夫的一句谢谢包含了所有的感谢之情。人们就是这样纯朴友善。生病了常常听到人们说张大夫说吃几片药就会好,谢大夫说打几针就可以了,大夫不但是治病的,而且还是心灵的安慰,大夫说没问题,那么到死都觉得没问题。大夫说这个药多少钱,绝对会相信是多少钱,心里不会有一丝的想法。到70年代末,古拉本建了一个大一点医院,设施比较齐全了,而且注入了新的血液,从医学院等学校一下分配下去了不少医生,刘耀德、王秀萍、杨帆、吴秀梅、赵江彦、孙冬梅、李建和、刘光夫等等学生们,男女生都有,他们年轻充满了阳光、有知识又有本事,有技术人又热情,一下子成了人们目光的聚集地,在医院这么神圣得地方又来了这么多的白衣天使,不仅给矿区带来了对卫生上的高要求又给古拉本的年轻人带来了青春的活力,真是好啊。古拉本煤矿的子女也有分配去跟他们一起学习深造的,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是笑声一片,他们的进入、所有地开心和快乐,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美谈。古拉本的小医院,为古拉本不太大的煤矿作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后来交通方便了,左旗医院、银川医院、北都能到达了,小医院的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和要求了,慢慢地大夫们都远走高飞了。一直到古拉本地区棚户改造全员搬迁,职工们忘不了古拉本医院的一切。过去那些老大夫专注地给人号脉,用心地开方子,细心地给人抓药,平静安详的表情,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味安慰的良药,让人放心,安心和舒心。如果说哪个医院的大夫最让人敬仰,那么大医院的医生就是技术上的敬仰,小地方的大夫就是人品的敬仰。总之希望人们都是少生病多保养。现在到了药店,琳琅满目的药品让人不知所措,头疼了有去痛片,胃疼了有胃得灵,碰伤了有创可贴等等,如此多的药品总觉得不如我们中国中医大夫的用心地把脉,问诊,专注那么让人安心。古拉本的卫生院,过去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大医院,古拉本医院工作过的大夫们,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值得回忆和敬仰的。2020年12月12日

作者简介李淑霞,瀚海园读书会会员。曾在太西煤集团有限公司别立贡煤矿、物资公司从事保管,女工委,计生等工作,现退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