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群方之祖,治浑身关节“窜着疼”!老辈经验,你能学多少?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来给你聊聊,如何治疗一身关节“窜着疼”。
说起这个事儿,我还是要提前跟你讲一句——有太多中医老前辈、老教授的经验,需要认真传承。如果不去传承,那是巨大的浪费。
我以前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和老师一起看了一个女性患者。
她当时是34岁。自述从30岁一场感冒之后,就开始出现浑身上下关节、肌肉窜着疼的现象。秋冬季节和阴雨天相对明显,夏天有所改善。最近这一年,疼痛有所加剧,甚至是感觉到冷痛,如刚刚被冰块砸了一下。膝关节、踝关节更明显一些。放在平时呢,就是怕风。
我老师带我仔细看其舌脉,发现舌质淡白,脉略浮。然后,他问这个患者:当初那个感冒,怎么治的?
患者说,早忘记了,应该是没怎么治,挺挺自己就过来了。
我老师说,你呀,这是感冒一直都没好!
就在患者惊愕的眼神中,我老师写了一个配伍,才六味药:
桂枝15克,白芍25克,甘草10克,生姜3克,大枣5枚,制川乌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回去用了。结果,药用3剂之后,顿觉周身畅快,有暖意萦绕全身。关节冷痛、窜痛、畏风的的感受都有明显缓解。再用3剂之后,所有症状几乎全部消失。
我目睹这一过程,觉得很感兴趣。后来,我就问老师这里的原文。
我老师说,这个用法,其实早就有。首先这么用的,是长春那边的一位老前辈,姓高。高教授在1985年就去世了。但是他善用经方,留下了不少好配伍。他用的这个,其实就是桂枝汤加上制川乌。它针对的是风行痹痛偏寒者。
什么意思呢?我来给你慢慢解说。
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行痹。行痹,也叫作风痹。它说的是卫外不固,风邪入侵,以至于经络阻痹、气血不畅导致的全身性疼痛。风邪游走,所以痛处也跟着游走。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全身肌肉或者关节窜着疼。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初期患者,就可能这样。
就上文所述的女患者而言,症状、舌脉均符合行痹的诊断标准。另外,她发病之初患过感冒。感冒的发生,与卫气不固、体表营卫失和就有关系。也可能是趁这个时候,风邪进来了,夹带寒邪,滞留体内多年。我老师说,她的毛病属于感冒还没好,可能就指这一层意思。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啊?我前面讲了,所用配伍其实就是桂枝汤加了一个制川乌。
桂枝汤配伍,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能干什么?能祛风散寒、辛温解表、调和营卫。你的问题不是当初卫气不固、营卫不和、风邪入侵吗?那好,咱们就用桂枝汤配伍,帮你把寒邪散出去,把风邪撵出去,把体表的营卫之气调和。以此为基础,接下来,用了一个制川乌。制川乌,能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川乌是有毒的。制川乌,毒性小很多,可供内服。用它,就相当于给桂枝汤配伍加了一个“能量光环”,增强了止痛散寒祛风之效。
如此一分析,这个配伍能够取效,就不足为奇了。
我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希望给您一点启示。
这个配伍啊,如前所说,是长春中医前辈高师的验方。高前辈都去世30多年了。这是前辈的经验,值得继承和体会。专业人士,看到这个以后,不妨做个参考,增进日后临证。非专业人士,你要是觉得有用,也可以收藏起来。只不过,运用的时候,你必须有中医师对你的当面指导辩证。因为什么?你看,这里头白芍用量特别大,25克。白芍养阴止痛,用这么大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人,用白芍,肚子受不了,会疼。这是白芍性偏寒所致。另外,制川乌,这个药也得小心。川乌有毒啊。制川乌虽然毒性减弱了,但是你能不能用,两说。因此,你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正确指导下来借鉴应用,绝不可贸然。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