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看古人如何防火灭火

现在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那就是西方建筑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其大量采用了石制结构。比如那个诞生过人类历史上最大非钢筋混凝土建筑(“万神殿”)的古罗马,就是其中的翘楚。
但如果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察觉到一丝异样。熟悉罗马历史的人对那个著名的暴君尼禄应该不陌生。他之所以被加上“暴”名,除了因为和亲娘争权以及私生活极度混乱外,最大的罪名便是“火焚罗马”。由于当时帝国版图已经固定,凭裙带关系上位的尼禄只有通过“大兴土木”来博得存在感。
问题是他王宫周围有着无数的“钉子户”。为了强行拆迁,他躲到城外,命令手下的侍从手执麻瓤、火把到处放火(来自贵族苏维托尼乌斯的自述)。结果一下子烧死了数千人,让20万人无家可归,成功地为他宏伟的“金宫”腾出了地方。
得了便宜的尼禄为推卸责任,将“纵火者”的帽子扣在当时的非法组织“基督教”头上。当然他也招致了报应,善于“怼人”的教士们把他放火用的“麻瓤”比作恶人。说他们“一点就着,非常危险,但不能长久”。不得不说,用它来形容那位31岁驾崩的浪子皇帝太合适不过了。
令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古罗马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混凝土结构,那么它们本身就会起到阻断火灾的作用。这场大火又怎会肆无忌惮地蔓延九天,吞没了十四个城区中的十个呢?!难道古代西方的混凝土竟是可燃的吗?!
唯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古罗马的民居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点和今天没啥区别。比如贵族可能住在附带花园、古雅迷人的希腊式建筑中。富裕市民则占据了街道两边高楼的一层。那里高大、通风且交通便利,还能经营点家族生意。平民可能惨一些,他们挤在类似鸽子笼般的高层单元,为了取光,不得不将临街的一面墙拆毁,仅靠挂一层薄席来维护个人隐私。
而最倒霉的还是那些相信“条条大道通罗马”,蜂拥挤进首都的“外来户”。他们没有“公民权”,没有工作,得不到丝毫照拂。只能在任何能住下来的街角墙边搭建窝棚。他们不可能也住进相对昂贵的混凝土建筑中。
这些千奇百怪的木结构建筑才是罗马民居真正的主体。它们歪歪扭扭,散发恶臭,让本来宽阔的街道变得纠结扭曲,活像缠绕在一起的群蛇。而这,也成为了疯狂蔓延的“尼禄大火”提供了媒介。
看来古代西方的“防火形势”也同样严峻。之所以中世纪之前的大型火灾较少,完全是因为城市规模不大,人口稀少的原因所致。这种情况直到资产阶级兴起,全球大市场逐渐形成后才渐渐产生变化,并最终催生出了现代化的城市防火制度。
而中国上古时期的“防火资料”则少之又少。这在以“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古中极非常不正常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造成了有关材料的断层。但由于秦代“医卜不禁”的文化政策,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仅存的吉光片羽。
我们知道人文初祖伏羲曾用八种卦象来代指自然界“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事物。而随着社会生活的演化,这些代号就显得过于简单,不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占卜任务。所以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之时,就将它推演为六十四卦。用重叠复合的形式来呈现纷繁多变的生活。其中第四十六卦的卜辞有“井用勿幕,有孚,元吉”的句子。
什么意思呢?原来过去平民是没有能力打井的,水井往往由贵族垄断(这就是“王府井”地名的由来)。有些人比较自私,就会在打完水后将井口封住,以防别人弄脏井水。这种做法在卜者看来是“无孚(通'福’),不吉”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封了井,别人吃不上水是小事,如果遇到火灾无法救火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是“仁人不为”的。
三国故事里卖肉出身的张飞将猪肉挂在井里,利用井水低温冷藏,顺带在上边盖上了防盗的石板,就很有几分“恶霸意味”。好在张三爷不是全无底线的人,于是宣称谁能举起石板就将肉相赠,这才让大家无话可说。
到了商品经济极大繁荣的宋代,仅仅靠“井水救火”已经远远不孚所用。于是城市救火进入了“狂拆时代”。据《梦华录》所记,每当元宵佳节,满街灯火之际,政府就会分派大量“白梃手”站在“关节”地方,一来震慑不法之徒,二来也有防火之意。除了这些临时加派的巡防员,真宗朝以后国家还增设了常备的防火机构“军巡铺”。
还是《梦梁录》中所说,“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并“高出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当然,他们救火的工具也是以挠钩、板斧为主,活脱脱“拆家党”的样子。
至于皇帝本人住的内宫,自然不会让大量外官进入,更不能轻易拆毁。“防火”的任务自然由太监们兼职。具体做法是在每间大殿前增置高达1.8米以上的镀金大铜缸数只,其中可储清水500斤以上。
为保万一,皇帝还会不定时“抽查”。即将小石子抛进随意一口缸里,如果听到“兵兵蹦蹦”的“金石”碰撞声,那么主管的小太监就会脑袋搬家!这些水缸在冬月里甚至会像主子们一样可以享用薪炭、火盆,用以保暖化冰。
当然,老古董“缸神”也有失灵的时候。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凤颜大悦,决定用一向讨厌的“洋玩意”热闹热闹。于是命令宫中悬挂电灯助兴。谁知小太监们土鳖,只会开,不会关。后来突发奇想,竟一大盆水泼将过去!
果然,连串电灯瞬间短路,“火树银花”立马变成了“火海电花”。大家急忙请“缸神”出马,谁知电起火一时间泼之不灭。老佛爷万般无奈,只好“洋为中用”一把,通知在京的意大利救火队进宮救驾。但宫中除了房子高,门槛更高(半米左右)。洋人的救火车没有“翻山越岭”的本事,只能在墙头搭上火梯,爬将上去,用高压水枪灭火。
随着大清朝的风雨飘摇,大铜缸们也纷纷下岗。在被八国联军剥了回金皮后,便彻底成为了历史的代名词。
生活在消防设备俱全的今天,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

  • 紫禁城几乎全是木建筑,600年里却很少发生大火,靠的是什么?

    燃烧着的建筑物 火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问题,尤其是木制建筑,一颗火星可能就会引发冲天大火.世界级殿堂紫禁城内的建筑物几乎全数是木制的,在气候干燥且没有现代消防器具的明清时代,紫禁城是如何防火的呢? ...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从律师视角浅谈火灾发生后的损害赔偿

    前几日,在网上浏览时看到一例提问:家里厨房着火,消防员灭火之后,物业要求赔偿600吨消防用水费用是否合理? 面对上述提问,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 1.600吨的水有多少? 根据初中物理,1吨水=1立方米 ...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日本多地发生严重火灾

    截止11月18日下午19:35(东京时间),东京都内感染人数新增493人,死亡人数为0人,累积感染人数共计35722人. 时间来到年底,等待人们的不仅仅是变的凉爽的天气,湿气的减退也使得气候逐渐变得干 ...

  • LV豪气收购蒂芙尼?/达芬奇新画现世?/天干物燥,艺术也要小心火烛

    欢迎收看第73期"鹿见不评"! 在这里,小鹿与你一起看 不一样的艺术圈. 下周一早上7:30,约定你 ▼ 大火肆虐首里城 600年国宝级宫殿被烧毁 10月31日,位于日本冲绳县那霸 ...

  •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

    关于古人草书地位与排名,米芾在<论草书帖>中也阐述了一段看法:"-张旭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

  • 从比尔盖茨离婚,看古人离婚协议书!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比尔·盖茨与梅琳达通过联合声明,宣布结束双方27年的婚姻. 声明中写道:"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结束我们的婚姻.在过去的27年时间里,我们养育了三个优秀的子 ...

  • 点铁成金,看古人如何化用诗句

    醉月诗苑 中华博大精深,诗词文化尤甚.千百年来,无数佳句惊艳了时光,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许多名句也并非"原创",一些文人创作时,会化用前人精彩的句子,或是加以修改,拿来用在自己的作 ...

  • 【诗词学堂】点铁成金,看古人如何化用诗句

    诗词学堂 中华博大精深,诗词文化尤甚.千百年来,无数佳句惊艳了时光,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许多名句也并非"原创",一些文人创作时,会化用前人精彩的句子,或是加以修改,拿来用在自己的作 ...

  •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

    关于古人草书地位与排名,米芾在<论草书帖>中也阐述了一段看法:"-张旭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

  • 今日立夏,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看古人如何养生

    2021年5月5日  14:47:01.农历时间二零二一年三月廿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