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十一:仁义而已矣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③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④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⑤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⑥?’士庶人⑦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⑧,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⑨,弑⑩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⑾,不为不多矣⑿。苟为⒀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⒁。

未有仁而遗⒂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⒃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对长者的敬称,如同今人称“老先生”。

③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来人的热忱。

④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⑤何以:即“以何”,用什么,怎么样。

⑥家:有“采邑”的执政大夫,称为家(非指当今所谓家庭)。“采邑”由诸侯分封,其土地收入作为大夫的俸禄。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是,诸侯受封于天子而建“国”,卿、大夫受封于诸侯而立“家”。

⑦士庶人:土和庶人。士,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庶人,即老百姓。庶,众。

⑧上下交征利:全国上下相互争取私利。交,相互。征:争取。

⑨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诸侯国。乘(音shèng),古代计算兵车的量词,四马一车为一乘。

⑩弑:,杀。专指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

⑾万取千焉,千取百焉:在天子的一万辆兵车里,公卿已取得了一千辆;在诸侯的一千辆兵车里,大夫已取得了一百辆。

⑿不为不多矣:指臣子于君,每十分取其一分,这种比例不算不多。

⒀苟为:假如是。苟,如果。

⒁餍(音yàn):满足。

⒂遗:遗弃,抛弃。

⒃后:怠慢,不顾。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想必有什么办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君王说:‘怎样可以使我的国家得利?’大夫就说:‘怎样可以使我的家有利?’士和老百姓也都说:‘怎样可以使我本人得利?’像这样全国上上下下互相争取私利,那国家就危险了啊!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大国中,大夫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就拥有

一百辆,这些大夫拥有的家业不不能说不多了。但是,假如大家把义丢在后头,而把私利摆在前头,那大夫若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心怀仁爱却遗弃父母的人,也从来没有讲求道义却怠慢君王的人。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评析】

在《孟子》七篇中,本章是第一篇第一章,被后世称为孟子言义利之辨的代表作。朱熹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义利之辨,是儒者为人、处事、治学的第一关键。

孟子见梁惠王是在公元前320年,其时,原来强大的粱国已经式微,按梁惠王的说法,叫做“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因此他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利”字当头的危害:如果从国君到大夫再到士及庶人,人人以利为首要目标,其结果势必造成利益冲突,互相残杀。如此上下离心离德,国家必陷于危亡的境地。司马迁读到孟子此论时长叹道:“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为什么很少谈及利?司马迁认为,那是因为他深刻洞察了利字当头的危害,要“常防其原”。因此孔子才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放”通“仿”,是依据的意思。“凡事依据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否定“利”的价值,而是着重指出了义与利在价值观上的不同,强调了在义与利之间应以何者为先的问题。他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一观点,代表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仁义之道作为政治纲领,则人人亲亲敬长,不遗其亲,不后其君,自然上下和睦,民生安乐,这才是振兴国家的治本之策。司马迁的点评,精辟地指出了孟子劝梁惠王“先义后利”之说的高瞻远瞩。

(0)

相关推荐

  • 《孟子》导读(二)——梁惠王章句上(1-2)

    一.梁惠王章句上 1.何必曰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曰仁义,何必曰利

    曰仁义,何必曰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④ ...

  • 说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今有一句很流行的名言,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据说这句话的来历是形容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已经成为国与国相处的根本性原则.因此,当谈论两国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常常引用 ...

  • 读通鉴(12)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读通鉴(12)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薨,太子秦惠文王立.秦惠文王师父公子虔因曾代其受过,部下告商君欲谋反,派人抓捕商鞅.商君逃亡到魏国:魏人心里埋怨其挟诈破魏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一:得天下有道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民众所希望得到的,就为他们聚积起来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二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②,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管夷吾举于士④,孙叔敖举于海⑤,百里奚举于市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⑦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七: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⑧焉,此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五十: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原文] 孟子曰:"伯夷(商末孤竹国君的长子.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武王得天下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九:禹稷颜回同道

    [原文] 禹.稷当平世(平世:承平有道的时代),三过其门而不入(本指大禹治水时的勤于国政.稷并无三过其门而不入之事,此乃古人行文时连类而及),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八:五圣之德

    [原文] 孟子曰:"禹恶旨酒(旨酒:美酒.旨,甘美),而好善言.汤执中(执中:执守中正之道,无过无不及),立贤无方(举拔贤才,不论其出身品类.方,品类).文王视民如伤(视民如伤:民已安足,觉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七:知人论世

    [原文] 孟子谓万章(万章:孟子的学生,齐国人)曰:"一乡之善士(善士:修德有成的人),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六:上恤下亲

    [原文] 邹与鲁哄(邹国与鲁国交战.哄,争吵,冲突,交战).穆公(邹穆公)问曰:"吾有司(有司:指官吏)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但是民众没有人为他们而死."莫之死",&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五:不为与不能(节选)

    [原文] ( 孟子)曰:"有复(复: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百钧:三千斤,极言其至重难举.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