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家无三声,不算家”啥意思?是哪3种声音?有道理吗?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最后的归宿。哪怕再疲惫,只要回到了家,只要听见了小孩的吵闹声,亲人的唠叨声,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家无三声,不算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具体又是指哪三种声音?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家人的声音
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中,一个家庭中要有老人有孩子,祖孙三代,共同撑起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四世同堂,更令人羡慕。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传统文化中,繁衍生息,传宗接代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使命。
家里没有小孩的哭闹声和欢笑声,显得特别的安静。相信很多生过孩子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就能把所有人都连接起来,找到共同的参与感,家人也更加亲近,更加热闹。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很多子女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平时觉得父母的唠叨声很讨厌很烦躁,但一旦父母离世,就好像站在自己背后的大树终于倒下,再也没人为你遮风挡雨。这时候可能最想念的就是父母的唠叨声,哪怕是骂你一顿,也是幸福的。
在人的一生中,夫妻是结伴而行时间最长的两个人。父母会老去,儿女会远行,只有丈夫或妻子才会陪在身边。常年生活在一起,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还是爱和亲情。如果夫妻两个连话都不说可以想象得出,这样的家庭必然是一个非常悲苦的家庭,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家。
二、动物的声音
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中,一个家庭不能只有人,还得有动物。汉字“家”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六畜。鸡鸣犬吠,牛叫猪哼,这是乡间常见的场景。过去农村牛栏猪圈上,经常会贴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样的对联,足以说明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各种家禽家畜。
狗能帮主人看家护院,自不必说。鸡鸭和猪羊,是农村肉制品最重要的来源,为农民提供经济收入和补充营养。一个家庭,养几头猪,养一群鸡鸭,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公鸡会打鸣,母鸡下蛋会叫,猪饿了会哼唧,羊要回家也会咩咩叫。这些声音都是乡村最美的协奏曲。
重点说说牛。过去在农村里,牛的家庭地位甚至比一般人都要高。它是重劳力,是家里耕田种地最重要的帮手。春夏秋三季,早晚都要把牛牵出去放,让它吃新鲜的水草,养足了精神,好下地干活。到了冬天还要煮些南瓜菜子饼,给它补充营养。可以说,在机械化时代来临之前,无牛不成家。
三、生活的声音
何谓生活的声音?严格意义上讲,孩子的哭闹声,亲人的唠叨声,都可以归结为生活的声音。但是我们在前2点已经总结了,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生活的声音,主要就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人间的烟火气,家里的生活气。有些是无声的,但无声胜有声。
一个家庭是否和睦,一个家庭是否和谐,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能觉察得到。比如房屋的整洁程度,比如饭菜的丰富程度。生活是复杂的,多样的,变化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意外会降临,但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遇到了事情,第一时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生活的声音就是日常的声音,平时大家都不关注,也不关心,就像站在院子里的那棵树一样,一直站在那里看着大家。等到夏天要乘凉时,才想起来,哦,院子里有棵大树。大树底下好乘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树叶无风自动,哗啦啦的与笑声融成一片,这就是生活的声音。
在郭洪钧作品《唠叨声中也有爱》里,曾专门解释过家无三声不算家的含义:何谓三声?曰:孩子的哭闹声,老婆的唠叨声和锅碗瓢盆的撞击声。这种解释通俗易懂,相信大家一看就能明白。这三种声音都掺杂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不管是孩子哭闹、老婆唠叨,还是生火作饭锅碗瓢盆的碰撞,皆是千万家庭的日常。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