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简史(5)——伊利汗国(1256年—1335年)
伊利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建都于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
鼎盛时期疆域东滨阿姆河和印度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是沟通亚欧两洲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之一。
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
元朝与伊利汗国关系密切,双方互派官员、工匠,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伊尔汗国和英国、法国及罗马教皇,都有频繁的往来,阿八哈娶了东罗马帝国的公主为妻。
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
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
合赞汗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任命伊斯兰教徒拉希德为首相。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
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未设置民政机构,而是由将军在阿塞拜疆的木干草原以及大不里士一带统治。
1231年,窝阔台遣大将搠里蛮统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苏丹扎兰丁,征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
其后谷儿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鲁迷(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朝)等国也先后归附蒙古。
1251年,蒙哥即位后,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行省长官,设治于呼罗珊的图斯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
1253年,蒙哥遣旭烈兀分镇波斯,统兵侵略尚未降服的国家。
1256年,旭烈兀军攻灭马拶答尔(今伊朗马赞德兰省)的木剌夷国。
他的属国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克尔曼的后西辽,土耳其的罗姆苏丹国及格鲁吉亚。
1258年,旭烈兀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国都巴格达发起进攻。
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出城投降,为蒙军纵马踏毙,阿拉伯帝国灭亡。
1260年,忽必烈称汗,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
旭烈兀攻陷大马士革,直抵地中海东岸,准备进攻北非埃及。
蒙哥死讯传至军中,旭烈兀留下5000人马驻守叙利亚,自己率主力东归。
不久,驻叙利亚蒙军为埃及马木留克王朝所歼。
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划归旭烈兀统治。
旭烈兀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
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设宰相以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命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
1262年,钦察汗国别儿哥汗为争夺旭烈兀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区,发兵来攻,双方激战两年多。
别儿哥虽然退回,但此后两蒙古汗国经常为领土争端发生冲突。
1264年,忽必烈册封旭烈兀为伊利汗,建立伊利汗国,并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
1265年,旭烈兀逝世,阿八哈继位。
阿八哈击败了来自察合台汗国八剌及来自钦察汗国忙哥帖木儿的侵扰,打败西利亚(今叙利亚),战埃及王,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阿八哈定都于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
忽必烈大举入侵宋朝,向阿八哈征工匠、回回炮手等,回回炮技术传入中国。
阿八哈、阿鲁浑父子为夺取叙利亚之地,采取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盟的政策,和拜占庭帝国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291年,海合都继位,挥霍无度,国库空虚。
1295年,海合都被杀,阿鲁浑之子合赞夺取汗位。
合赞为取得当地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兰教,并定为国教,废除“大汗”称号而改称苏丹,伊尔汗国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
合赞的即位和改变宗教信仰,得到了元成宗铁穆耳的承认。
合赞汗在位时进行一系列改革,农牧商业均得到发展,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加强法制,提倡文治,是伊利汗国最强盛时期。
合赞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生战争。
察合台汗国的都哇汗攻占伊利汗国东部的吐火罗(今阿富汗)。
合赞同英国、法国和罗马教廷建立了使节来往关系。
1304年,合赞逝世,弟合儿班答继立,号完者都汗,迁都苏丹尼耶。
元成宗与都哇、察八儿议和,东西驿路畅通,伊利汗国和元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1305年,合儿班答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钤用汉字“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方印。
1317年,年仅12岁的不赛因继位,内乱迭起,遭到钦察汗月即别的进攻,国势渐衰。
1324年,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这次内乱后,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迸发。
1335年,不赛因死。
伊利汗国开始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土耳其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杀。
1355年,钦察汗国贾尼别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踪。
地方贵族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
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