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肌筋膜综合症,女人的难言之隐……

▼本文作者▼
1年前,28岁的李女士顺利产下了一个健康宝宝,全家人非常开心。然而半年前李女士遇到了一件另她难以启齿事情,就是每次夫妻同房时疼痛难忍,刚开始李女士以为是伤口还没长好所致,但随着时间推移,疼痛不适感丝毫没好转,大大影响夫妻感情,期间去多家医院妇产科就诊,检查均告知没异常,劝其心理科就诊。
半月前患者经介绍至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妇科,陈文波主任为其检查发现阴道左侧壁触及明显的拉紧带,此处有固定触痛点,与同房时疼痛处相符。
追问分娩史:平产分娩,新生儿体重3800g,会阴Ⅱ°裂伤。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均未提示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病史及查体,诊断“盆腔肌筋膜综合症”,经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配合手法按摩等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01
识别盆腔肌筋膜综合症

盆腔肌筋膜疼痛(myofascial pelvic pain,MFPP)属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CPP)范畴,女性在生产分娩时盆腔前后内外肌肉(阴道、肛提肌等)易出现撕裂或难以恢复的拉伸变形,导致肌筋膜损伤,引起骨骼肌内张力带的形成,造成肌肉肌力失衡,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并逐步发展成盆腔肌筋膜疼痛病灶。

发病率约为14%~23%,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但由于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认知率低,而往往被忽视。当患者明显感到不适,但各项常规检查都未提示有明显病变时,应考虑到是否存在MFPP。

主要表现为盆腔或盆底一处或多处触发点的急性或慢性肌肉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程度不一,性质不定。生殖系统(性交困难、性交痛)、泌尿系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消化系统(下腹部不适、便秘、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02
盆腔肌筋膜综合症与下列疾病区别
  • 慢性盆腔炎:该疾病表现为性交痛合并下腹痛,坠肛感,偶伴畏寒发热,妇科检查发现宫体双附件压痛,B超发现附件区包块,盆腔积液等。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除表现为性交痛,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痛经,检查发现子宫后壁触痛,部分B超发现卵巢囊肿或子宫腺肌症。

  • 精神心理因素:此类因素也会导致阴道痉挛,导致性交困难,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考虑。

  • 阴道良恶性肿瘤:该疾病可表现为阴道肿块,一般通过妇科检查发现。

03
盆腔肌筋膜综合症缓解方法

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

  •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药物、肌肉松弛药物、抗抑郁药、中药以及止痛药等,其中A 型肉毒杆菌毒素效果最明显。

  •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按摩手法、电磁刺激、生物反馈以及家庭训练等,与药物治疗相比,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浪费的问题。肌筋膜按摩疗法可对MFPP 起到极好的疗效,电磁刺激主要应用电或磁的能量激活盆底肌筋膜,增强盆腔血供,从而修复受损伤盆底肌肉,手法按摩主要通过触摸盆底肌群,找到压痛点(即扳机点),通过揉捏按等手法松解紧张肌群。

目前电刺激联合盆底肌筋膜按摩疗法已成为治疗 MFPP 的首选方法。治疗盆腔肌筋膜疼痛、盆底疼痛时,联合方法优于单一方法,复合手段治疗MFPP成为一线治疗方法。联合疗法在电刺激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每次电刺激结束后(方法与电刺激组相同),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给予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15min,每日1次,共治疗10次,研究表明联合疗法有效率96.87%,复发率仅6.25%。

作者介绍

陈文波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
妇产科 主任医师

简介:从事妇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例有较深研究,特别在生殖道整复、盆底康复及结合中医的妇科慢病康复治疗、外阴阴道疾病、妇科肿瘤有丰富临床经验,分别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微创妇科进修,完成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学中课程。

目前是中国性学会私密产业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私密专委会委员、国际性美学&私密整形协会会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康复分会委员、江苏省老年病学会妇科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擅长:妇科盆底疾病,妇科肿瘤,妇科整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