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二)
十一的时候和同学小聚,聊起了诸多同学,去年的时候好像组织了一场同学会,但基本上没什么人去。大家人心涣散,同学一场的时候都不怎么团结,更别说多年之后的聚会。
我似乎不是个积攒人气的人,而且很容易就扫兴,这种场合非但不会去还很讨厌。当然,从小到大所在的班级,几乎都不是报团取暖的,基本上都是小团体,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然后聊到当年暗恋过的一个男生,我们现在都几乎没有他的任何音讯,他在学校里就玉树临风,长相很清秀,但后来走出校门,就跟彻底诀别了一样。当年我记得,我们还互相听音乐,抄抄笔记,到机房去练计算机考试,当时共用一台电脑,我说不出的憋闷,现在想来可能是不好意思吧。后来我实在是透不过气,就先走了。但那次的事,好像对他有所触动,我们渐行渐远了一段时间,就一下降温到了普通的同学关系。我多少有些郁闷。
之后,他因为有语言天赋去了对外汉语,我为了避免尴尬,冷静地选择了我比较钟爱的文学史方向。就这么一去不返,后来毕业照,我们合了影,他站在我身后。但是感觉曾经也只是曾经。当时他在校内网写了句话,曾经认真说过再见的人,也许永远都不能再见了。曾经念念不忘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物是人非。然后附上的是李健的那首异乡人。
今日读纪晓岚的传记,写到纪晓岚被贬到新疆的时刻,我想到有一日夜晚,我拿起c的稿子,她在文中写到了这部分,加之我当时情绪低落期,看到那部分就潸然泪下。今天读到,想了很多,特别是他的《乌鲁木齐杂诗》。
纪昀谪戍乌鲁木齐期间完成的《乌鲁木齐杂诗》至少有167首,但他在获释返京途中厘定为160首,这导致《借月山房汇钞.乌鲁木齐诗》和《纪文达公遗集.乌鲁木齐杂诗》至少有3首各不相同,经考证,后者内容更为准确。《乌鲁木齐杂诗》流传版本多、范围广,对清代中期以后的西域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读的外国诗歌越多,就越觉得离心灵之乡越远,所以计划从明年起,开始读古典诗词和现当代诗。否则,很难在诗歌写作上有更大的突破。
和同学聊到他的时候,她们各种嘲笑我,似乎我和他就是一个时代的记号,永远在那里,然后另一个隔壁班的同学永远都是一脸懵逼地看着我们聊这个她并不认识的人。我说,又来了,这都是过往。还提它干嘛。
当年听说他去了新疆,但在之后,我们没有再更新任何消息。据说他吵架的时候很凶猛,有次在校园里,和隔壁班的女生大吵大闹,吓到了人,毕竟他一向看起来很儒雅、低调,然后她们和我说幸好你没跟他一起,否则你就是那个站在草地上被他骂的那个人。
他内心应该也有他的苍茫,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从他脸上看到一丝无奈的神色流露出来,或许在新疆那片土地上,会有他真正的理想。我曾经和他聊过理想,但他迟迟不回答,要么理想太远大,要么理想难以描述。
有天,我希望去新疆看看,看看当年纪晓岚被贬流放的地方,看看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没想到多年后,我们都成了李健歌里的那个忘记了乡音的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