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志重翻】我对青春写作的看法,作文难教之我见
日志标题:我对青春写作的看法
发表时间:2006-08-25 15:57:00
日志内容:
1、青春作伴有天地
青春是人生美好的阶段,青春有说不尽的话题,青春蕴涵着美妙的篇章。这些是青春的特权!青少年在青春的美妙时光中,以自己的热情挥洒性情的篇章,这是值得鼓励的。青少年的思想单纯,相较于成年人他们的思想中少了很多成见和羁绊。在他们的笔下有着少年人的纯真与浪漫,有着生活的新奇与美好,有着多彩的梦境与凄迷,有着难以言说的苦闷与迷惘……他们的笔下所抒写的性情真实可信,他们记录的生活是岁月的痕迹,真所谓:青春有着无限的可能!此外,青春写作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养成观察社会的独特角度,最终可以达到深入了解社会的目的!朱湘、沈从文、巴金等老一辈艺术家也都经历过“青春写作”的阶段。
2、放歌纵酒未到时
在鼓励青春写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青春写作的一些不足。青少年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这就很容易造成他们作品里的致命伤。那就是缺乏积淀而形成的情节的虚假、人物的平板化、感情的不真实等现象。他们的作品容易类型化,如大多描写校园恋情,情节简单,幻想的成分居多。而且,有一部分“青春写手”盲目追求高产,而不注重作品质量,甚至出现模仿、抄袭、改变等现象。
日志标题:作文难教之我见
发表时间:2006-08-25 15:58:00
日志内容:
语文难教,而作文尤其难教。这种想法恐怕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了。也有很多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作文思路、作文方法,而《大全》、《宝典》之类的图书也都非常畅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写作文依然是一个字:难!为什么会这样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困难。在这里我以对记叙文的思考来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历来记叙文被用作小学、初中的主要写作训练内容,主要是因为容易掌握。而我要问的是“记叙文真的好写吗?记叙文适合学生模仿吗?”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记叙文真的好写吗?
我们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每当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时,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提起这“六要素”。但“六要素”真的是衡量文章的标准么?
当我们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时候会怎么说呢?“这篇文章通过……,抒发了……”现在让我们用这个句子去对照“六要素”看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六要素”只存在于“通过……”之中。换句话说:“六要素”其实质是一片文章的“皮相”根本不会触及真正的“骨血”。什么构成文章的“骨血”?是情感与思想!而思想与情感在“六要素”中肯定是找不到的。也就是说一篇文章不管“六要素”写得多好,如果没有情感与思想,那它绝对不是一篇好文章。那么说明我们以“六要素”作为强调和贯彻记叙文写作的重点是一种片面的行为。
其次,记叙文适合学生模仿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只要拿任意的几篇经典的记叙文出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知道什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教了很多年的记叙文写作,能不能写出与这些经典相似的文章呢?回答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不排除个别现象)。即便是我们都写不出的东西,却要求学生去模仿,这是真正强人所难呀!
一篇记叙文往往是作者人生经历、知识储备、能力训练的集中体现,而相对而许多生、研究生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具备这三种能力,更何况中学生和小学生了。
再有,我们就举这些经典记叙文的作者的年龄来说,虽然我没有完全统计过,但我敢肯定地说,这些作者在写这些入选教材的经典记叙文的时候,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年龄绝对不会低于三十岁!有的作者已经是老头老太太了!文学作品欣赏的一大原则就是引起读者的共鸣,试想这种年龄与生活经历上的差距,怎能让小学生、中学生引起共鸣!当学生处在人生刚起步的阶段的时候,却让学生理解老骥伏枥的壮志;当学生涉世未深的时候,却让学生体会人世炎凉;当学生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却让学生体会忧国忧民!学生不用套话假话能过关吗?
为什么孩子们在学“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时候很容易,在学《满江红》时就必须囫囵吞枣才能掌握?因为前者的作者写的时候只有七岁,而内容完全符合小孩子的认知!在“鹅、鹅、鹅”中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高深、没有创作方法。成人的文章并不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经验,阅读尚且如此,作为高级语言表达形式的写作就更谈不上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说的很多,而学生学到的却很少的原因了
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同事听的时候,同事补充了一句“不但是老头老太太,还得是文笔好的老头老太太!”的确,我们让学生所看到的都是作者经过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练笔而形成的“终极”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作者的创作过程,看不到文章的修改痕迹,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与参考有益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看,我可以说,记叙文一点也不好写,把记叙文作为学生第一训练目标是严重的失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学生一开始就很难达到“要求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厌弃。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讲过了学生就能够掌握。有的东西甚至讲很多遍,学生依然一脸茫然。可有的东西,只讲一遍学生马上就会有反应并且牢牢记住。后来经过分析,我发现凡是只讲一遍学生就能掌握的内容往往都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能够在生活有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任何训练都应该是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训练,也只有符合认知过程的训练最终才可能顺利地转化为能力。作文教学本来也应该如此,但以往的写作目标也好,写作标准也好,均没有体现出这一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谈一点个人的设想,供大家参考并欢迎讨论。
对低年级的学生不妨先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强化修辞。先练说,后练读,可以让学生读经典,但不可过早地让学生动笔写,等到词汇、语感、修辞达到一定水平时,再以阶梯式的训练目标加以引导。(因笔者不在小学从事教育,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臆想成分,请大家见谅。)
对较高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可以加强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往的训练所强调的过程只有两个“知”与“行”。但用在写作上往往是“知”易“行”难。其实只要我们关注一下人的认知过程就可以解决写作的内容问题。
那么人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呢?我的理解是:这一过程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知、思、悟、行。也就是在“知”与“行”之间加入了“思”与“悟”。并且确立了以小作文练思路,以大作文练语言和表达的方案。
现举例说明一下:
我在给学生练习小作文时的做法是这样的:
1、给学生一篇短小的文字或寓言故事,看过之后先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阐发什么样的观点和道理。——知
2、确定自己的观点后,反溯自己这种观点形成的过程。——思
3、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现实中相应的论据并进一步提出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悟
4、把前面三项内容落实到纸上。——行
我觉得如果真的贯彻了这四步,那么学生就基本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问题。至于后面文章怎样安排、如何表述就依赖于学生自身的认识深度、生活经历和表达技巧了。
以上,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还希望更多的老师予以关注、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注:这篇文章里的“知思悟行”是我思考作文训练思路的雏形,在后来的岁月中,这个思路有了一定的补充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