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新市南栅故事——“一门双节”出进士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缘于历史悠久,数千年的人文影响,故事流传既多且广。在新市南栅,就流传着一个“‘一门双节’出进士”的故事,这故事悲壮凄切,给人以励志,是一个至今仍充满教育正能量的先贤育人故事。
据传,在新市大南栅“南汇”南端绕东处,本地人称“对峰浜”,向东一排宅屋,有一间鸳鸯楼,这是明代工部主事刘在明的故居。就是这间楼宅,明朝的时候,发生了“‘一门双节’出进士”的故事,这一故事载于明末清初沈戬谷先生所编的《新市镇后志》中,其中的一卷“节义”内容里,写下了这一故事梗概:
胡氏、邱氏双节:胡氏刘逵妻,卄六而嫠。上事生养舅姑,下抚四孤。三子游庠,每篝灯,诸妇隅坐,以抌针纫,最有家范。邱氏,其仲子庠生,崇节妻,卄四而又嫠,遗孤,在明方十月,人少多病,鞠养备至。及子成进士,官虞衡,劳勚犹昔初。邑侯能德阳表其阁曰:“一门双节”。后在明陈情得旨建坊。“贫不及行”绰楔,字出董玄宰笔,藏于家。
这段话写了工部刘在明先生上辈中的祖母(姓胡)及母亲(姓邱)两位女人获得“一门双节”的故事。胡姓女人是刘在明的祖母,祖母二十六岁那年,刘在明的祖父不幸去世,做了寡妇。此时,祖母面临很大的家庭责任压力:上有舅姑需要敬养,下有四位孩子需要抚育,这位女人毅然留在了家,坚强地挑起了家庭责任,而没有选择改嫁。这样的话,她就精心照料长辈与晚辈,让三位孩子支外地县学就读,精心培养。除了白天事农以外,每夜就和家里几位女人一起坐着,做着针线活,祖母的身上具备着“好家庭”的特别模范样。
邱姓女人是刘在明的母亲,是祖母第二个儿子的妻子,刘在明父亲是一名刻苦求读功名的县学生员,邱氏是一名非常有节操的女人,她二十四岁那一年,也不幸成了孤孀,丈夫去世。当时刘在明还仅仅是十个月,处于婴儿状态,身体又非常瘦弱。母亲面临这么巨大的困难,还是向她婆婆学习,选择了留家育子,没有改嫁。对儿子刘在明更是加倍呵护倾心养育。一直到刘在明登科进士,做了掌管天下川泽的大官,但母亲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辞辛劳,为家庭付出最大的努力,自己一身憔悴。此事为县衙所知,特致表彰,专门在刘在明家的凤楼上,挂起了一幅“ 一门双节”的匾额。后来刘在明把这件事向朝廷告知,皇帝特意下诏表彰刘在明家两位老人,在他们的住宅附近建起了“旌节坊”,以宣传刘家“一门双节”的感人故事。
明代政府对民间孝节德行的表彰方式不拘一格,利用竖于正门两旁的木柱,称为“绰楔”,在其上题字表彰,侧竖两旁,犹见庄重。刘家的这木柱上,文字由当年全国著名书画家董其昌题写,上面有“贫不及行”四字,意思是家庭虽然贫穷,但品行规正,形象优范。这一木柱后来被刘家作为宝贝而收藏,南栅刘家“一门双节”的故事,就这样一直被百姓传颂,受到人们的盛赞。
说到当年大书画家董其昌,应该他与刘在明的个人关系交往并不一般。他经常来刘家,对刘家情况了解很熟,因此,不仅是题字,还为刘家题了《双节诗》匾额挂在凤楼,此诗载于嘉庆十六年清代著名文学家沈赤然所编《新市镇续志》卷七(艺文卷)中。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当年大名鼎鼎的书画家。他擅画山水,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画作与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他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诗文亦精甚。董其昌先生这首诗是专门为刘家的祖母及母亲,特意写下的应景诗作,全诗列下:
一门称二老,双节足千秋。
阿母能存赵,元孙未报刘。
还怜生死孝,应动地天愁。
封事含啼上,纶音出凤楼。
这里董其昌先生不吝溢美之辞,对新市刘在明先生的一家“两老”吟句啧啧加赞,称其“两老”的贞节故事将千秋流传,称赞刘在明的祖母能有“窃符救赵”的优良品德,放弃改稼的念头,主动承担起伺老育小的责任,而也不顾及元孙是否能有养亲之恩。对于这两位老人一生所献出的孝爱心德,让天地感动。此事幸得刘在明含着悲痛地向朝廷陈述,才得于让朝廷发诏令敕建“旌节坊”,如此,这座刘家的鸳鸯楼就有了“一门双节”的赞誉之名。
本故事主人公刘在明,是明代时期新市人,崇祯四年登科进士(公元1631年),做官是任工部主事,专门为朝廷监造漕运船只,工作认真负责,克勤克俭,事业心非常强,最后在工作中因为长期劳累过度,不注意休息而得病未愈而亡,可惜具体去世确切时间没有史载记录。刘在明对于工作的认真努力与负责精神,得益于从小的家庭教育,这与“一门双节”两位老人的德行是分不开的,值得我们后世晚辈为他们深深缅怀,仰为人生楷模。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

  • 【兰溪美食】兰溪糖糕

    兰溪糖糕 在我们老家,这制作糖糕的活儿,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会. 特别是逢年过节,我们刘家村人特别隆重.曾记得,我小时候,刘家村副业队就会在过年前夕在五间头里做馒头,有时也做糖糕.那时候,刘家的糕点师傅 ...

  • 【刘家故事】明代进士邓美政为刘家举人刘镇题词

             明代进士邓美政为刘家举人刘镇题词 在刘家村<刘氏宗谱>中有这样一段有关明代进士邓美政为举人刘镇遗像题的文字: <举人镇公遗像> 赞曰: 朱衣暗点 云路翱翔 策 ...

  • 谢思怡 等 ‖ 琵琶树下的美好时光

    编前话: 这是父亲节专题作文.孩子们对父亲的悄悄话.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依恋.对父亲的祝愿全都跃然纸上,值得细细品味. MY 白布局, A 白布局, IS MY HERO HAPPY FATHER'S ...

  • 刘家高厅的故事

     刘家高厅的故事 兰溪市黄店镇刘家高厅为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桂落花格窗,高不见顶的古宅.活灵活现的空透雕,处处见证着清代的历史文明.因高大宽敞,又叫"高厅",位于刘家村西路十八号,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福州光禄坊刘家大院

    福州光禄坊刘家大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光禄坊28.30.32.34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 光禄坊刘家大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北 ...

  • 父亲的回忆录节选1

    父亲和母亲千禧年(2000年)在街头看灯. 父亲刘智保(1933年--2001年),生前写有一些回忆.十年前,我打字存了一些片断. 以下是父亲回忆他的"父母". 我的父母 我父亲刘 ...

  • 刘牌坊湾的牌坊传说

    刘牌坊湾的牌坊传说 华容有个行政村叫牌坊村,牌坊村有个湾子叫刘牌坊湾,村民有刘.秦两大姓.说起牌坊村和牌坊湾,颇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清道光年间,牌坊湾(先前不叫牌坊湾)住着几户人家,其中有一刘员外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最后形成的古镇街巷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浙北新市自北宋立镇以来,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形成一座"淫风不宣,居货盈肆"的繁华街市.这些街市,也经历了许多贵人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老轮船码头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目前,年龄在六十岁左右,或以上的老人记忆中,新市"老轮船码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老轮船码头"座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出使日本的画家沈南苹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在清代画史上,有一位出使日本的中国画家,并传授中国画艺达三年之久,载誉而归.这位画家就是浙北新市人沈南苹.沈南苹,名铨,字衡之,号南苹,生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被日军炮击而亡的新市人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虽说是"仙潭"桃源之地,但自明代以来,倭寇.粤寇数次窜犯新市,烧掠杀掳,罪行滔天,惨历难书.在清代<新市镇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这座桥,登上新市古桥巅峰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新市古桥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但这么多古桥,由于代代整修拆建,导致真正从考古意义上确认的古桥,倒没有几座,而年代久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神秘“李家园”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新市"李家园",乍一听极为普通,翻开历史却让人瞠目结舌,想不到如此一个朴实无华之地,居然历史悠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明代工部主事刘在明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以下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新市是一座人才辈出的文化古镇,在长达上千年的时光岁月里,曾经诞生过许多国家栋梁之才,无论官职大小,分工不同,但他们 ...

  • 浙北新市南栅故事——明代刘古雪先生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在新市,处处都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宝藏,有些还在,而更多的则已毁佚于时光红尘之中,正所谓沧海桑田,人世巨变. ...

  • 浙北新市西栅故事——黄家弄是中共德清支部创始地

    请点击"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 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的浙北新市古镇,文化发达,先进思想十分活跃.一九二七年五月,新市西栅黄家弄,诞生了中共德清县新市党支部.这是一个德清县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