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罗振宇和他的“得到”

  • Philip Guston · 1972

首先声明一下,我对罗辑思维和罗振宇这个人没有任何恶意,并且我有两个朋友都在罗辑思维工作。以下内容一家之言,不妨碍喜欢的人继续喜欢。

罗辑思维能出来,做得这么成功,看起来似乎是好内容的稀缺,我认为是缺乏一个有野心的包装。一开始的定位确实很厉害,一篇篇文章散落各处,罗振宇负责包装整理。每早的语音,听过一两次,推送的文章品质看过几篇,四平八稳的,篇幅上符合人们快速的阅读,内容上总体来说是平庸的。

人多了,卖起了月饼,搞会员,卖定制书等等。这无可厚非,流量变现而已。但到后来搞社群概念,各地的一群这辈子都没什么存在感的歪瓜裂枣彻底被点燃了。以前有媒体写过一篇罗辑思维的地下江湖,写得特别好,归纳一下:大忽悠,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培养出了小忽悠。

罗振宇的视频节目,我未曾完整看完过一期。就算能遇到吸引我的内容,我听十来分钟也就听不下去了。罗振宇的口才不能说差,但最高评价也只能是平庸。普通话相对标准和流畅的,坐在那位置假装娓娓道来背稿,具备这种能力的,整个长江以北保守也能有数十万人。没什么亮点,在表达有趣层面还不如一些电视直销栏目。另外,罗振宇的长相也是减分的,这倒不是帅或不帅的问题,就是不讨喜。反正,对着这张脸,我是不可能坚持超过十分钟。

个人喜好而已,如果是个美女主播讲同样的内容,我也许就看下去了。但罗辑思维的铁杆粉丝们可能就不答应了。确实众口难调。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让我彻底对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失望的是内容上的自我矛盾。

一个节目,如果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台,可以做到任何观点兼容并包,可以支持中医,也可以反中医,吵起来吧。比如说每期的嘉宾可以变换等等,然而,罗辑思维,罗振宇对外的形象,一个知识和理念的传播者,对着镜头,今天说A很不错,明天说A有很大问题啊同志们。

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你要是平台可以理解,但从同一个人嘴巴里说出自相矛盾的观点,这就有点让人困惑了。这怨不得别人说罗振宇就只不过是个肉喇叭而已。

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撰稿人观念上的分歧。然而罗振宇可以毫无压力地对着镜头说三道四,我只能说,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东西他自己未必真得到了。不过,幸运的是,罗辑思维的大多数粉丝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意识到了还能听下去也是对自己够狠的)。听个乐呵,能转头就在自己的朋友圈或者饭局上现学现卖侃侃而谈才更重要。

那么,我就想问下,这叫什么学习呢?你的老师每次跟你说的东西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你却意识不到,觉得自己学到了,解决了内心的恐慌,得到了知识,充实了思想。

罗振宇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这毫无疑问。然而光卖点货的流量变现,太低级了,不是大生意,而且不长久。从罗辑思维转型“得到”,又是个很厉害的战略。“得到”这个名字也起得颇有水准。

在知识付费的大浪潮之下,专注新产品“得到”的罗振宇开始鼓吹碎片化学习。

在讲碎片化学习这件事之前,谈谈得到的思路,这件事在11年前就有人这么干了。对,就是罗永浩的牛博网。作者的标准只有一个,老罗觉得好就是好。牛博网的气质其实并没那么精英化,相反,有很多不知名的作者,虽说标准就是老罗自己的审美,但的的确确是冲着好内容去的,哪怕这个作者毫无名气。

“得到”是罗振宇的审美吗?不是。我很怀疑罗振宇还有没有时间去审视内容的美与不美。就算有时间亲自检验作者和内容,罗振宇本人的审美就更可疑了。最最最可疑的是他的出发点恐怕并不是“好内容”,而是更好卖的内容(当然也得包装成“好内容”)。一个内容水准只有30分的人,但能豁出去脸积攒了一堆头衔,罗辑思维操刀包装一把,给人的感觉就是80分的大师了。当然,我并不说说如今“得到”上的作者都是水货,而是说,的确有那么几个,是的。

在讨论“学习”的问题之前,可能需要对学习的定义有个大致的共识。不仅仅是“得到”,阅读任何一篇千字文都谈不上是学习。我自己一直很清楚,我写的这些东西,如果能让人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获得一点点阅读体验上的愉悦,就算不耽误读者的时间。看再多也与学习无关。如果进一步挖掘一篇文章的可能带来的价值,我认为是可能的启发或者是打开一扇自己未曾有过的思维角度,启动深入的兴趣。而进一步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需要认真看书的,需要身体力行实践中完成的。

人们在排队的时候,在无聊的时候,在冷场的时候,在苦闷的会议等等零碎时间里,需要做点什么。有人玩游戏,有人听歌,有人看电影,有人看文章,就是打发时间。这些内容都很浅,多是一阵风。根本谈不上学习。

那些被剥离出来的知识点,让我想起中学时代让大家背诵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什么的考试,各位还没背吐呢?

“得到”就是罗振宇推出的一盘收费的公众号。不仅仅是“得到”,很多平台也早就搞起来了,有音频有视频。收费内容,本也不新鲜,有线电视早就收费了,而且据说公众号很快就会开启付费阅读模式。人家可没说这是碎片化学习!

“得到”为了让自己区别于一般的文章,鼓吹其中的价值,碎片化学习的趋势什么的。宣传包装策略,便于人们争先掏钱,这无可厚非。只不过,我并不觉得任何一个人能从“得到”里真正地学习到什么。相反,如果一个人仅仅满足于这些所谓干货千字文,感觉自己收获很足,倒是很容易停滞不前。这是最可怕的情况了。

一部小说,给个梗概,除了方便给一帮不读书的书评人写书评,我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价值。再优秀的小说,整个故事的梗概不过百字,情节也不会特别离奇。阅读的过程,这种体验是读书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你的思维和认知会在这个过程里得到训练和反馈。那些大部头的思想巨著,如果需要的话,同样可以提炼出PPT样式的结论直给。这种形式的输出,满足于结论,很难激发起人们的思考。读者自以为认同的结论,很快就会被后来的不一样的东西推翻。没有思考,没有深入的思考,怎么都不可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一种见解。

一般人每天需要关心的是正在干的事和将要做的事,工作能力的提升,收入的提高,技能的进化,各方面资源的积累,这些都够自己学习的了,剩下的时间只想放松一下。读书学习会越来越成为一种门槛,多数人确实也没欲望去看那么多书。但看任何公众号文章我认为都只是一种消遣,如果你真以为这是一种学习,就误入歧途了。

所以,“得到”的成功也是符合人性的。真正的学习很痛苦。如果你还是不太清楚什么叫学习,就说掌握一门外语这件事难不难?是每天五分钟看几篇英语学习方法论的干货文章就能搞定的吗?学习外语这件事非常具体,会与不会,想骗自己都骗不过去。而类似“得到”想要输出的那些所谓的干货知识层面的学习就极其容易自欺欺人,以为自己感受到了真知灼见。

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是深入思考,一边感受一边思考,思路清晰比什么都重要。打了鸡血一样的状态总是很可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