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课:课文的意境之美哪儿去了?

近日,听了一节小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的语文课,题目是《月亮湾》。这篇课文内容如下:

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

在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同阅读、品析、欣赏这篇优美的课文,去感悟月亮湾这样一个美丽、洁净、梦幻一样的小乡村。从总体上来说,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还不错,尤其是课堂上教师与孩子们的互动比较积极。然而,作为一名观课者,我们自己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还能从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想象出那梦幻般的乡村,让人心驰神往。相反,在观课之后,这篇课文语言文字背后的意境之美、乡村之美却荡然无存了,更谈不上和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与交融。从课堂表现来看,孩子们也是一脸茫然,没有欣喜,没有向往。我想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对这个美丽乡村也没有什么美的感悟吧?

什么是意境美?所谓的意境美,《辞海》指艺术形象中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的审美境界。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朝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在我国古代的诗人中,王维的诗歌最具有意境之美,能够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歌《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诗句的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我们每一次读这些诗句都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受:山之美、雨之美、秋之美、人之美、花之美、月之美、水之美、夜之美、春之美……我们闭上眼睛,就如同一幅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帘,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显然,就本文而言,意境美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们与作者身同感受,能够体会乡村之美,感悟乡村之美,引发孩子们对美丽乡村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那么,这篇课文的意境之美去哪里了呢?通过分析,我认为其意境之美缺失的主要因素有这样几点:

一是情境创设的缺失。对于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乡村是一个既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他们的零星记忆里可能就是图画书或者影视里的点点滴滴乡村印象。显然,本文的乡村情境与孩子们的感官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尽快走进课文,走进美丽的乡村世界,这考量着一名语文教师的智慧。

很遗憾,该老师缺少一个情境创设环节,也就白白浪费了一次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的机会。事实上,在上课伊始,教师应该设计一个关于乡村的情境创设或者导入环节,比如有关乡村景色的图片或视频等,让孩子们看一看乡村“长”什么样子,这样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也就拉近了与课文的距离。

我们经常提到,教师要基于学情进行课堂教学。这个学情中,就包括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孩子们从一个真实的客观城市空间,走向另外一个虚幻的乡村世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铺垫,这就是情境创设的价值所在。

二是在课文品析过程中,文字描述过多,而且与图片不合拍。如,课文中这些优美的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山坡上有一片茶树。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等等。我们发现,课文中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一幅美丽、幽静、绚烂的乡村画卷,都有非常强烈的意境之美。

那么,老师在与孩子们共同品析这些关于乡村描写的句子时,不仅没有配上与之相应的乡村图片或视频,而且还添加了一些与这些文字毫不相干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片。在品析课文的过程,我们完全看不到孩子们对乡村的羡慕、渴望和激动,而只是麻木甚至面无表情,乡村之美荡然无存。就小学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远不如成人,他们也很难从文字中感受、领悟乡村之美,因此我们仅仅依靠文字是很难“打动”孩子们的“泪腺”。

三是学生表达的机会不多,提问内容欠妥。如老师提问“月亮湾的美丽体现在哪里?”“跟我们居住的环境一样吗?”为了赶时间,这两个本来由孩子们小组交流并回答的问题,教师却取而代之——自问自答了,剥夺了孩子们的一次发言机会。更为遗憾的是,教师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表述的:“我们的周围都是高楼大厦,有雾霾,还比较脏……”可能是为了与乡村之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把我们城市环境描述得一塌糊涂。那么,教师这种完全否定的表达,我们认为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完全客观真实的,容易造成较为负面的影响。事实上,我们的城市环境也有好的一面,也有和乡村不一样的地方,甚至也有乡村所没有的魅力之处。我们教师在品析课文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厚此薄彼”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

近年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一个热词,但我们部分教师却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付诸行动的不多。事实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真实而具体的,我们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贯穿在课程里。意境之美,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体现。在本文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学习让孩子们认识乡村之美、感悟乡村之美、享受乡村之美,激发孩子们热爱乡村,热爱家乡,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其实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胡远明  郑州市教科所)

(0)

相关推荐

  • “大单元教学”会带来什么?——尝试理解新课标

    今天看到了有关课标已经修改成熟的消息,认真看崔允漷所长的介绍,真的改了不少:核心素养关注课程素养,学科教学基于大单元构思,教师要学会撰写孩子的学历案,在学科学习标准后面还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 作为一 ...

  •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生成

    摘 要:在现代教育中,要想使得高效课堂得到构建,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是必经之路,能彰显课程价值,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发展.所以,初中教师在语文课程的过程中,也应结合学科特点,不断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 ...

  • 老胡观课:强化练习,才能让教学走得更远

    我们先来看两则课堂教学活动案例: 案例1: 某小学XX年级英语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英语单词的拼写,如拼写ladder/butterfly/hammer/stern/verse/skirt/gi ...

  • 老胡观课:学习目标不能“空穴来风”

    我们先看一篇课文: 雾在哪里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 ...

  • 老胡观课:学语文是为了考试吗?——以《语言表达连贯》一课为例

    前几天,在某个学校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题题目是<语言表达连贯>.这是一节高三老师给高一学生上的课,因此整节课都始终离不开"高考"二字.由此可见,高考是老师和学生永远也 ...

  • 老胡观课:教师备课不可忽视的四个要素

    备课,是中小学教师一项最基础的基本功,因为只有备课扎实.深入,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凸显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 ...

  • 老胡观课:评课的境界

    评课,又叫议课. 我们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都经常听课,但不一定人人都会评课. 我们听过很多人的评课,但听评课的感受是明显的不一样.听有人评课,是一种享受,如坐春风,醍醐灌顶,尤其授课老师会由衷地表现出一 ...

  • 老胡观课:复习课,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案例呈现 我们先看几个中小学教师复习课堂的案例: 案例1:英语词汇复习课 某学校英语教师,第一次上复习课. 上课伊始,该教师让同学们打开课本,从第一课第一页第一个单词开始,让同学们先是跟读,然后再 ...

  • 老胡观课:寓教于乐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我们先看这样一节课堂教学的过程: 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体育课. 课堂上,体育教师马老师创设了一个"森林遇险"的情境:假设被困在一个小土坡上,同学们要从小土坡上进行"突围&q ...

  • 老胡观课:核心素养应落实在课堂上

    时间:周四上午第二节课 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材:部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授课人:丰产路小学朱瑞芳老师 课文内容:<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 ...

  • 老胡观课:老虎吃藕吗?

    近日,听了小学一年级一节语文课--拼音<ao ou iu> 上课伊始,为了创设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某老师在PPT上展示了一只硕大的老虎,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学老虎的叫声--ao... 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