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观点:如何为名师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案例呈现:
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某校首届郑州市十大名师,专业能力特别强、科研水平也很高。在学校,已经安排了两个班的XX学科教学工作任务,和别的教师一样也是满工作量,还有早晚自习,还有作业要批改,周六还要补课,因此平时如果外出教研或科研活动就比较麻烦。该名师的生存状态就是:一是没时间交流,二是日常教学任务重,三是压力大。
案例二:在与某校校长(不止一人)交流时,经常性抱怨他们学校的某个名师,认为他经常性外出讲学或上示范课,公开或者私下调课频繁,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认为该名师的教学成绩还不如同一学科的普通老师成绩好,没有正常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因此,有时以各种理由拒绝该名师外出参加活动,造成了关系比较紧张。
案例三:某名师专业能力比较强,在他们学校的学科教学成绩方面也总是名列前茅。但是,该名师承担有学校的中层行政工作,平时事务性工作特别多,也特别忙,因此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参加各种教研或科研交流活动。
案例四:近年来,名师“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
二、案例分析
上述四个案例,就是目前我们所了解的部分名师大致生存处境,这也可能只是目前名师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案例一中,该名师的业务能力很强,但学校安排了满工作量,生存状态就是:一是没时间交流,二是日常教学任务重,三是压力大。案例二中,名师的示范引领工作与学校的正常工作安排有冲突,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教学成绩,造成了名师与学校领导关系的紧张。该名师的生存状态就是教学引领和教学工作不能兼顾。案例三中,该名师学科教学能力虽然很强,但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平时事务性事情特别多,特别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参与交流和研讨活动。该名师的生存状态就是:忙忙碌碌,没有发挥名师应有的学科教学引领和示范作用。案例四中,名师“跳槽”现象的影响因素可能多种多样,但一般而言名师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四个案例,反映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太一样,但基本上反映了目前部分名师的生存状态,也暴露了名师的学科教学引领和示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1.名师所在的学校工作安排基本上都是满工作量,甚至是超工作量的,无限占用名师的时间和空间。因此,部分名师任务重、压力大,身心疲惫。2.部分学校领导往往只是单从本校的利益考虑,而没有从区域(省市区)层面考虑,没有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经常限制名师外出教研或科研活动,造成了名师资源不能在区域内有效共享。3.部分名师在学科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选择中处于两难境地,两个方面都想做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夹缝中生存。4.部分名师缺乏一定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摆脱自己的狭隘与偏见认知,没有发挥自身对学科教学应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名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名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他们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是教师中的知名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名师,是因其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成绩才能够脱颖而出的。也就是说,名师这个称号来自于该教师自身学科专业领域的出类拔萃,并得到上级相关行政部门的认证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人们之所以仰慕这些名师,是因为这些名师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教学思想、突出的教学方法以及非凡的教育贡献等。因此,名师就是教师中的楷模,名师就是教师的带头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成为名师应该具备五个条件:“一是会上课,二是成绩好,三是会当班主任,四是能说,五是会写。”这是成为某一学科名师的五个主要条件。当然还有其它方面条件,如具有教育爱心、具有一定的先进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等等。从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来说,一个名师随着生命年龄的增长、教育实践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应该是知名度、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会越来越大,因为学科专业的探索越深入,认识和理解也就越透彻,专业能力也就更强大。因此,名师是学生之幸、学校之幸、教育之幸。
那么,名师的价值在哪里?我们认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引领。名师往往都是本区域内本学科的专业发展佼佼者中评选出来的,因此在学科专业能力方面往往高于其他教师。因此,名师具有较强的学科专业引领和指导能力。2.示范作用。名师是教师中的杰出者,本身就自带光环,因此名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在普通教师的心目中,名师就是楷模、就是自己前行的动力“源泉”,对广大教师具有非常强大的示范作用。3.资源共享。名师已经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了,名师也不再仅仅是属于某一个学校的教师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名师就是一种公共的优质教育资源,至少是一个区域(省市区)的优质和稀缺教育资源。因此,我们的部分学校校长不能把名师“据为己有”,而是要让名师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在某一区域内利用的最大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4.新理念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直行走在改革的途中。近年来,各种教育理念更新比较快,因此许多普通教师难以接受或者接受比较慢,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那么,名师应该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引领者,是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传播“使者”。
对一所学校来说,名师显然是一种稀缺资源,是炙手可热的“宝贝”,也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名师对于学校而言,就是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免费的“活广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名师才有名校,没有名师的学校谈不上名校。同理,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名师也是优质资源、稀缺资源。那么,这种优质的稀缺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是考量着一个学校或者某些相关区域教育部门的智慧。
四、如何为名师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我们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是,近年来我们身边比较熟悉的部分名师似乎已经“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了,也就更谈不上学科专业引领和辐射了。因此,如何让名师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如何发挥名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这才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从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长远发展来说,要尽量保护、爱惜和尊重名师,充分利用我们的名师优质资源,让名师在学科专业上享有至高的发言权,真正让名师引领学校(或区域)的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
那么,如何为名师提供更加优质而宽松的发展环境呢?
1.学校要减轻名师的工作量。
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满工作量是完成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两节课,一周10节课,每天要花两节课时间批改两个班作业。每周半天集体(集体和分组)教研活动、每周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此外还有各种读书活动、党员会、送路队等常规活动。这还不包括各种临时性的各种检查和评比活动,以及各种节日活动、运动会活动等等。还有学校的教案检查、教学反思检查、听课记录检查等等。
如果在学校中,一个名师也要像其它普通教师一样完成满工作量以及参加各种活动,那么名师的时间在哪里?名师的空间在哪里?名师的精力又在哪里?既然名师要进行学科教学的引领和示范,那么就必须在学科教学领域比别人付出更多,学习更多,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要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一个班的教学任务即可,要让名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引领教学。
2.尽量减少事务性的工作。
教师在学校的工作,一般分为学科教学工作和事务性的工作。学科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以及教研活动等。事务性的工作就更多了,除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活动等,都属于事务性的工作。
近年来,我们发现学校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太多太杂,以至于学科教学工作变成了“副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那么,作为名师来说,我们建议尽量减少他们的事务性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好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领更多的教师专业成长。
3.给名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和讲学或上示范课机会。
学习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名师也不例外。我们的名师要想在本学科教学进行引领和示范,那么就必须比普通教师多知道一点、多了解一点,比普通教师在认识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此就要多外出学习,多学习外地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
与此同时,学校要给名师提供更多讲学或上示范课的机会,包括校内和校外。名师是一种稀缺的优质资源,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而不是浪费这种稀缺资源。那么利用名师的优质资源,就是要鼓励名师多外出讲学,多上示范课,在更大范围内分享他们的教学“精髓”,品尝他们的精神“食粮”。名师的价值,就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唤醒更多的教师,提高更多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和教育教学的“精气神”。
4.实行定期休假制度。
分享名师资源,挖掘名师资源,利用名师资源,仿佛名师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事实上,即使再优质丰富的资源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和保护好,也是要枯竭的。因此,我们建议实行名师的定期休假制度,就像我们的一些大学教师一样,每年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休假。
当然,名师休假一方面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另一方面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储存更多的能量,这样资源才会取之不尽。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名师会科学合理地利用难得的休假时间,好好钻研、认真学习、自我提高,以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5.增强名师的教育责任感。
名师是稀缺资源,名师是优质资源,名师也是共享资源,这就决定了名师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了,也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了,而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示范者和先行者。事实上,名师在一定区域内已经起到了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成为了基础教育发展的“领航人”。因此,我们的校长不要把名师看成是学校的“私有财产”,更不宜对名师优质资源的共享设置各种人为障碍。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不言而喻,名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责任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引领者。名师的教育责任感,不仅仅体现在使自己成为学科教学领域卓尔不群的那个人,更要体现在一定区域内成为更多教师共同成长的引领者、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传播者、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领航者和教育教学改革使命的担当者。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