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流派中的形与理是怎样分支的?
“
风水具有鲜明的客观性,主观思维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有可能找到打开风水之门的钥匙。——桐源居士
在中国风水史上,郭璞享有“祖师爷”誉称。众所周知的是,从实践中出真知,在《葬书》中发出“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喟叹的郭璞,还是形法派(亦称形势派、峦头派、形峦派)的鼻祖。承其衣钵,(唐)杨筠松、(宋)张子微等一代宗师,无一不是造诣深邃、旗帜鲜明的形法派代表。
(汉)青乌先生《葬经》、(东晋)郭璞《葬书》书影
唐后,朝廷对于风水的束缚与有意无意的混淆得以排解。伴随着民间风水术的普及深入,大量风水爱好者、理论工作者参与其中,研习风水蔚然成风。反映不同关注点、切入点及理论方法的各种研究渐成体系,演变成分门别类的诸多流派,独立于峦体之外,大有与形法派并驾齐驱之势。
理气派产生于何时?理气派产生于唐,盛于宋。
(明)王祎《青岩丛录》曰:
“择地以葬,其术则本于(晋)郭璞所著《葬书》……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间传之,而今用之者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遄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沙、水之相配,而宅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行于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二宗之说虽不能相同,然皆本于郭氏者也。”
“其源甚远”的宗庙之法,并非“始于闽中”。形、理二派分宗,至少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吕才《阴阳书》和王洙《地理新书》两次官修堪舆书籍,两种观点即出现公开的激烈碰撞,引发后世风水学术的严重分化和对立。
杨筠松 塑像(图片来源:hi.baidu.com)
“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主于形势的风水术却非自杨筠松始;随着杨筠松在江西的风水活动的开展,其弟子亦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其学说,并不局囿于形法派。因此,闽、赣作为风水发祥地,鼎盛于唐末至宋,多种流派夹杂,不能简单地画地为牢,套以二宗之分。
王祎对风水“二宗”的归类虽欠准确,但却道出了宋、元风水分派的基本事实,尤其是对两派本原作了揭示。其所言主于星卦的宗庙之法,被后世统称为理气派。
总的看,形法派注重峦头方位组合上的信息,理气派则坚持时运生克方面的原理,两者互为表里,各有所长。
风水具有鲜明的客观性,主观思维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有可能找到打开风水之门的钥匙。从根本上说,形法风水由现实世界中来,符合风水的客观性特征。理气派崛起,则开辟了风水研究的新路径,为芸芸众生学习风水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形法为本的寻龙点穴完成,客观上需要一套解释系统;形法也需要继承和发展,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理气因此产生。
理气派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巨大。理气本意并非指导寻龙点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理气向方术演进。其社会价值、市场价值何在?可否凸显自身,甚或影响、改变、取代形峦的做法?这便是外力。
外力推动的理气研究体系,有其合理的部分,比如五行、八卦、二十四山,同为形理遵从、沿用,为形、理综合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内因与外力相作用,形法、理气于有意和无意之间获得发展,二派并存于封建社会,促进了风水学的繁荣,亦引致民间风水术的滥用,真赝纯驳不一。
文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