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百花苑”杯参赛作品496 | 姜利晓:《醉美的乡愁》(组章)

醉美的乡愁

(组章)

姜利晓

《故乡》

碾碎月光的墨,用情感的笔,蘸着,写一首首关于故乡的诗。

故乡在原地,我在天的尽头,咫尺天涯,有时却只不过是一张纸的距离。

小河流水的平仄中,淌出乡亲们的日子。

弯腰下去的乡亲们,每日总要向养活他们的泥土,数不胜数的鞠躬,这敬意中,是对感恩的真诚诠释。

游子,临风伫立。乡愁布满的眼神中,缕缕升腾的炊烟,碧绿的草色,月光一样的河流,父亲的旱烟,母亲的针线,都一一刺疼我思念的神经。

故乡的味道,香,甜,清淡,却一直润湿着干涸的心灵。

庄稼的芬芳,鸟雀的鸣唱,钻进一首首诗歌里,字里行间,是月光的墨滴,书写出来的浓浓乡愁。

《村庄》

村庄,故乡的载体。

一望无垠的田野,碧绿铺展。

暖暖的风,吹生绿色,这是春天独特的魔法。残雪,被春天神奇的双手,一点一点变没,一点一点消失。

牛羊的嘴,和大地上的青草,一次次亲昵,春天也在他们的嘴里,一次次返青。

绯红的桃花,用娇艳的容颜,为村庄化妆。

村庄的柴门,大开,用来显示欢迎春天的诚意,迎一缕阳光进来,拒绝灵魂的霉变。

扶犁的父亲,喂鸡的母亲,奔跑的鸡鸭,流淌的小河,在村庄明媚的阳光下,尽情享受这一份静谧,这一份温暖。

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不是昨天父母的汗珠变化成的。麦苗无语,只是一个劲儿地随风铺展着自己的笑容,诗意荡漾。

春天的村庄,就是一副画,挂在乡下。

《乡情》

刻骨铭心的疼痛,喊醒游子沉重的乡情。

竹笛横吹的乡下,我曾是那个小小的牧童,一支短笛,一头老牛,一片草地,是我最忠诚的玩伴。

乡情深处,是一份骨子里的疼痛,是两串苦涩的泪水,是一种隐藏在骨髓里的情愫。

笛韵悠悠,乡情浓浓。

脸色蜡黄,皱纹深刻的,那是父母的脸,父亲手中的犁铧,母亲手中的针线,是怎样的一种情结,这是我在离开故乡离开他们时,才深深体会到的。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真正感动人的就是真情,所以这么些年来,我一直不忘流泪,不是多愁善感,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泪水,自己还活着。

乡下的夜,如此安静。一声犬吠,唤醒最古老的乡愁。

李白诗中的那轮明月,此时正在故乡的天空,高高挂起,那千古不变的乡愁啊,今夜,入我怀,也落入父母的怀中。

照亮思念,照亮乡情。

《乡亲》

他们的前世今生,就是一株庄稼。

生在土地,长在土地,最后终老在土地。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和土地息息相关。

太阳的血性,是融入村庄汉子骨子里的性格;清澈的河水,是渗入村庄女子血液里的柔情。他们是阳光和河水的孩子,他们一直在感恩。

男人们的旱烟锅里,吐出的不是烟雾,而是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的眷恋。女人们的双手,缝补的不是衣服,而是日子,是他们要拼命守护的生活。

抬头做人,低头耕种,这是乡亲们选择的做人方式。

一滴晶莹的汗珠里,闪烁着乡亲们勤劳与智慧的光芒。

                

                 

作者简介 

姜利晓,在《中国诗人》《星星 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奎屯文学》《葡萄园诗刊》《牡丹》《宁夏日报》《羊城晚报》等发表各类作品600余篇,获全国性征文奖80余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