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明王朝首都被攻陷一次就亡了

大河报-历史

2021/08/17 09:05

为何大明王朝首都被攻陷一次就亡了,而大唐首都被攻占了多次还能打回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王朝首都如果被攻破,那么这个王朝基本上也就“凉凉”了,比如1644年4月,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将后妃子女(除太子外)尽数杀死后,与太监王承恩于煤山上吊自杀。

然而,却有少数王朝例外,其中大唐的首都长安被攻破的次数最多,高达五次,然而后来都依靠自己的实力给重新夺了回来。有人便提出疑问:为什么大明王朝的首都被攻陷一次,大明就亡了;而大唐的首都被攻占了那么多次,却总是能重新夺回来呢?

事实上大明的迅速灭亡,崇祯负有很大的责任。李自成攻克北京时,南京作为陪都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朝廷班子,态势比唐朝强多了,结果崇祯急着去上吊,太子都没安排到南方,导致整个明朝没了法定继承人,之后南明就开始了内耗党争,不被灭才怪。

而唐朝跟明朝相比则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进入中唐后,无敌的大唐早就不复存在了,各路节度使拥兵自重,各个都是独立军阀,整个国家只是名义上依然叫大唐,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情况,各路军阀只是名义上认可唐朝的权威,你可以下旨我可以不听。

这种情况下亡国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丢长安实际上也只是神策军没守住罢了,当时绝大多数军阀都在作壁上观,他们乐于见到唐朝中央威信丧失,神策军军力变弱。到了晚唐时期,神策军彻底式微,便更没人理会朝廷,各路军阀都想当一把“曹操”。

而大明则不一样,大明朝廷虽然屡次败于满洲,满洲也数次杀到北京抢掠,但是大明朝廷依然有直属部队,比如孙传庭等率领的军队都是听命于崇祯的,可是这些人却要么战死,要么被崇祯给杀死了。

随着崇祯手里的军队越打越少,并且由于后勤被起义军切断,以左良玉与吴三桂为代表的将领开始拥兵自保,他们没有篡位野心,只是没办法,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崇祯手里,因此只得寄希望于自己手下的士兵了。

实际上,不论是左良玉还是吴三桂,在崇祯死前都是绝对效忠明朝的,只是他们怕了,不甘心像老战友孙传庭一样被崇祯逼迫战死,也不想像孙元化一样死于朝廷内斗。所以崇祯之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崇祯死后,吴三桂迅速投降满洲,而左良玉则迅速投靠南明。

从这些史实来看,大明朝廷之所以迅速灭亡,很大原因在于崇祯的所作所为让明军将领心凉了,他们不得不拥兵自保。

除了崇祯的主观原因,大明王朝的内忧外患也实在是比大唐严重许多,导致整个王朝积病难返,改朝换代似乎已是大势所趋。

明朝末年,由于人口激增,全国已经快接近2亿人口,而此时的气候正在经历15世纪以来的小冰川期,温度下降,粮食减产,许多百姓食不饱腹,饥荒时的赈济粮款还被贪官污吏任意克扣。再加上连年战争,赋税沉重,百姓负担过重,国内农民起义运动此起彼伏,而李自成攻陷北京只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关外,后金势力也是虎视眈眈,积蓄着力量随时准备南下。此时的明朝国内一团糟也就罢了,在关外却更是遭遇一连串的失败:由于明朝末年三大征,许多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后金军队本就在等待时机,以坐收渔翁之利,而李自成攻入北京,正是清朝军队入关夺得天下的大好时机。

反观唐朝,安禄山之变适值唐朝盛世,长安虽丢,但李氏王朝威望仍盛。

唐朝经历了唐太宗、武则天的大治,社会兴盛,中原大地百姓几代人未见战争,唐玄宗李隆基前期也是励精图治,后期因为听信了谗言,重用奸臣,导致边疆将领安禄山反叛,叛军一路所到之处,各地府衙望风而逃,逼近长安。由于唐玄宗又一次的错误判断,杀死了有经验的高仙芝等将军,使得长安被破,玄宗出逃。

不过,虽然长安丢失,但天下李氏威望仍在,大多数人认为安禄山所发动的战争是不义之战,民心所属便可使唐王朝立于不败之地。而唐朝统治者又及时纠正错误,重用有能力的贤臣与将领,通过一次次战争,终于收复领土,不过自此以后,藩镇割据也日益强势,大唐王朝的衰退已不可避免。

综上所述,大明王朝的灭亡是由于大势所趋,历史潮流;而大唐都城被占则带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彼时李氏威望仍然存在,因此只要唐朝君臣上下齐力,夺回都城也并非不可能做到。

参考资料:《新唐书》《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