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阳三阴六病:阳明病】2
阳明病 提纲
《伤寒论》第179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伤寒论》第182条: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以脘腹硬满有抵抗、压痛,或者发热、汗自出、不恶寒怕冷、反恶热等症候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阳明病,也是里阳证。
阳明病提纲: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提示阳明病的主证是胃家实。阳明病主脉象迟。
阳明病分为三个类型:太阳阳明见脾约证;正阳阳明见胃家实证了;少阳阳明见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主证对应:大便难
脉法对应:尺寸俱长者。
临证所见:阳明病独脉主要表现在寸部,尤以右寸、右尺明显。
阳明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3、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4、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5、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
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
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三、治则方药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
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白虎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
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方:
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
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
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
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
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辨阳明病脉证篇卷四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阳明居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阳明病若能食名曰中风,不能食名曰中寒。中寒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阳明病的基本观点)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不止者死,利止者愈。阳明病面有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阳明病攻下的三个禁忌。)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自汗出,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数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五六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阳明病变症)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宜麻黄汤。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瘀热发黄症源头在伤寒,以麻黄汤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