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论证依理由,解释靠原因
-- 共11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 [周三] 栏目我们介绍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阅读中的图尔敏论证模型是什么、利好、及应用方式做了介绍。
这期文字我们对批判性思维应用时经常混用的理由和原因进行一些区分。
01.
简单地理解起来:
理由,一般出现在论证中,是支持主张或观点成立的证据;
原因,一般出现在解释中,是对已知事实或现象之所以是这样而给出的补充或解释。
要对理由和原因进行区分,就先得了解它们各自应用的情境——论证和解释。
论证和解释不同。论证是人们用来支持或证明某个主张或观点的思维方式,解释是人们用来从一个或另一个面去阐明某事或现象产生或形成的说明。
论证是我们确立信念的工具。一个高质量的论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理由真实(且与结论相关),二、推理符合逻辑。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支持我们的观点,以便形成坚定地信念。
解释是我们认识和理解某事物或现象的途径。比如关于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我们可了解的方面有很多,像它如何发生的、怎样作用的、将要怎样、可做什么……力求还原事物或现象的“全貌”。
02.
因为论证和解释的陈述,都可以用“因为,所以”来联结,同样都是对“为什么?”的直接回答,所以它们两者很容易被混淆,它们所包含的理由和原因不易被区分,也就能理解。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方法对其进行区分,以便准确地理解它们各自的意思。通过“指示词”来区别是一种方式:
当我们见到“根据…”、“基于…”、“理由是…”等指示词(“…”处为判断、数据),则该类句子一般为理由;
若见到“得出…”、“推断…”、“证明…”等指示词,则该类句子一般为主张,属于论证,语段中支持这一主张的句子就为理由。
当我们见到“归因于…”、“…引起的”、“因…所用”等指示词(“…”处为陈述),则该类句子一般为原因;
若见到“导致……”、“出现了…”、“产生了…”等指示词,则该类句子一般为结果,属于解释,语段中阐述这一结果的句子就为原因。
03.
通过判断语段表达的是论证还是解释来区分理由和原因,是另一种区分方式。
面对有“因为,所以”字样的语段——
尝试用“证明”替换“因为,所以”。替换后,若意思说得通,则原语段为论证,其中支持论证主张的句子就是理由;否则,原语段为解释,其中阐明结果的句子就是原因。
或者,尝试用“导致”替换“因为,所以”。替换后,若意思说得通,则原语段为解释,其中阐明结果的句子就是原因;否则,原语段为论证,其中支持论证主张的句子就是理由。
这个区分方式的关键在于,判断语段表达的意思中有没有“断定”的成分,依此确定它为论证还是解释,再在论证中确定理由、在解释中确定原因。
当然,不见得我们遇到的每个语段都含有“因为,所以”字样,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语义的理解,在大脑中转化成“因为,所以”的形式,再进行判断和区分。
以上就是关于批判性思维应用时经常混淆的理由和原因的区分方法。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再介绍一组常被混用的方法——因果解释与因果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