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名人姓名的读音问题(2)

二、姓名中有多音字

1.

“筠”有“jūn” “yún”两个读音。 

(1)江竹筠——以“筠”代“君”

江竹筠(1920-1949),四川自贡人,革命烈士,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

在电视剧《江姐》《烈火红岩》等播出后,因剧中人物提到江姐的名字都称“江竹筠(yún)”,从而引起了一些争议,认为“筠”应该读“jūn”而非“yún”。

其理由是:江竹筠出生时取小名叫雪琴,5岁发蒙读书始,父亲给她取的学名叫“江竹君”,到她被捕入狱前就再没改过。至今存世的1940年中华职业学校发给她的修业证书和她随后考入国立四川大学的入学登记表上,写的都是这个名字。而“江竹筠”是她被捕入狱后临时取的化名,此处的“筠”应是以谐音代替“君”字。而且当地人自古至今都读“筠”为“jūn”。

江姐的“筠”自贡老乡们都读为“jūn”,有人为此特地求证江姐在美国的儿子彭云,彭云也表示读作“君”。

(3)邓丽君——一波三折,返本归“筠(yún)”

邓丽筠,祖籍河北大名县,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自幼崭露歌唱天赋,14岁进入歌坛,优美歌声遍及中国及东南亚、日本、美国,演艺事业成就辉煌,荣誉无数,并精通英、日、法、粤语,才华横溢。1995年5月8日因哮喘病逝于泰国清迈,得年42岁。

在邓丽君满月前,父母以“丫头”作为小名。父亲邓枢其后请部队中颇有学问的杨姓军官,为她取名“丽筠”,取义应为美丽的翠竹。虽然“筠”本字念“yún”,但家人及邻居都把“筠”字误读为“jūn”,也许是为避免人们把“筠”误读作“jūn”,所以她后来就索性以“君”代“筠”,把“邓丽君”作为日后投身歌唱事业的艺名。其实上学时在学校叫她“li yún”,有人回忆“记得我看过有张图是她曾经在自己的名片还是证件上,用罗马字母标注读音:TengLi-Yun”。现在邓丽君在台湾长眠的“筠园”,就还原了她的本名。尽管至今台湾本土也有把“筠园”读作“jūn yuán”的,但官方及主流还是认作“yún yuán”的。

记着,当念“邓丽筠”或“筠园”时,“筠”一定要读作“yún”,否则会应了邓丽君曾演唱的那首《你怎么说》中的歌词:“我没忘记你忘记我 连名字你都说错”。

(4)其他名字中有“筠”的名人及读音。

1)“筠”读为“yún”的有:

温庭筠 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称为“温八叉”。“庭筠”意为庭园中的翠竹,所以应读作“yún”。

松筠(1752-1835),姓玛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蓝旗人,清朝大臣。其玄孙言菊朋,著名京剧艺术家,京剧言派创始人。其来孙言少朋,京剧言派艺术创始人言菊朋的长子,为言派第二代传人。其晜(kūn)孙言兴朋,京剧老生演员,言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松筠”源于成语“松筠之节”,喻指像松树、竹子一样抵御严寒、经冬不凋的节操。

程懋筠(1900—1957),著名音乐家。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创作了各种类型、多种体裁的歌曲近百首,尤以抗日爱国救亡歌曲最为突出。现任陕西省文联主席和音协主席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曾经在西安音乐学院随程懋筠的夫人张咏真教授学习钢琴。“懋(mào)”通“茂”,“懋筠”当为茂盛的青竹之意。

2)“筠”读为“jūn”的有:

李华筠  中国足球国家队运动员

毛舜筠  香港著名主持人、演员

徐筠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另外,“筠”也是姓,用作姓时读音为“yú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