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郑文公碑》上碑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分为上、下两碑,用以记述 郑道昭 父亲 郑羲 生平事迹,文多谀词且有失实。
二碑书法飘逸,字态蕴藉风雅,结体宽博宕逸,气势雄浑开张,有篆之势、隶之意、草之情,清代 包世臣 对它大加赞赏后名气骤增, 康有为 称其为北魏"圆笔之宗"。其中,下碑肃穆庄重、气宇轩昂,自清代中叶以来即为著名书法家 包世臣 、 叶昌炽 、 康有为 等所推重。
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后,发现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碑文大体相同。一碑无碑额,一碑碑额正书2行7字"荥阳郑文公之碑", 两碑碑首题"魏故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
为区别二碑,称山东平度市 天柱山 之碑为"上碑",莱州市 云峰山 之碑为"下碑"。 两碑书风、内容相同,唯上碑字数较少且字体略小于下碑,文字磨灭较甚,因而下碑比上碑更为著名。
下碑无撰书人姓名,但其内容为郑道昭赞颂其父郑羲之文,而且字体与郑道昭在云峰、天柱等山题诗、题名的风格如出一手,清代阮元主持山东学政时亲临摹拓,考订为郑道昭作品,学者一般认可。 碑后有宋代秦岘等人于政和三年(1113年)的观后题款 4行23字,近年,文物部门已筑亭保护。
《郑文公碑(上碑)》
《郑文公碑(上碑)》正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笔势尚有隶意,也出现了楷书笔法。故而集众体之长:既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
包世臣、龚自珍等人都将它同南碑之冠的《瘗鹤铭》相提并论。 康有为 曾誉《郑文公碑》为"魏碑圆笔之极轨"。 从拓本看,此碑的用笔确很浑圆,但看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
章法布局
1.章法
《郑文公上碑》雍容古厚,博大逸宕。通篇章法气象更具有恢宏斑斓、苍雄古朴、圆融烂漫之质,看似随意刻写平淡无奇,但"不求异而人自不能同之,不求工而世自不能过之",天趣自在,随意生发,人力、天工各臻神妙。
全碑的行间字距基本均整而无一处呆板,康有为形容如依山而筑的阿房宫,虽延绵数里,楼阁亭台条理起伏而一丝不乱。
在全碑的空白排置上,四周与碑缘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形成一种自然的内擫之感,与结字、笔法的外拓之势相冲和,为整碑的"质实厚重,宕逸神隽"奠定了平稳的基调。依据书仪规范,第16行完成正文内容,在中上部自然形成一行长条形空白;跋文继书三行,形成与正文大块面相应的小块,在章法节奏上开始向结尾过渡;落款部分较简,呈点线状,与正文的大块面、跋文的小块面形成由实到虚的空间关系。
碑上部有因碑石自身裂缝形成的不规则的钩形线。从行文内容来看,碑裂是在书碑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与后世常见的人为毁坏或时间剥损不同。而因为书刻材料的局限或书碑者并未以摩崖石泐为意,碑刻仍书刻上石,在遇泐损处则让字均行,随形以应。古人论摩崖类作品每有所谓"奇姿谲热,靡有常制"之语,指的多是这类情形。
章法的恢宏、斑斓、苍古同样也离不开书刻时的笔致之功,凿镌造成字口的破损或点画的毛糙、自然分化形成斑烂剥浊的纹理,蕴雅劲美的字形,宽博宕逸的结体造就了《郑文公上碑》雄浑开张、苍茫凄迷的章法气势。
2.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郑文公上碑》的结体宽博整饬,气魄雄伟,骨肉匀适,通篇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
单字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合篆势、分韵、草情于一体,集端稳、刚劲、姿媚于一身,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疏朗,稳健浑厚中蕴蓄奇肆飞扬,浑浑千余言,笔笔舒畅,字字安适,行行流动。
笔画的走向在字体的形态转侧翻舞中轻柔舒展,姿态多变又顺手拈来,"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因此,包世臣称此碑有"云鹤海鸥"之态,康有为则称"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仰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