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化青花收藏
成化御窑瓷器所署款识字体均挺拔有力,似乎出自一人之手笔。笔者的老师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御窑瓷器所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均编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歌诀,实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论断。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
成化青花的胎质细腻洁白,胎体多数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或肉红色。成化青花少见厚重大器,且修胎精细。底部分釉底及砂底,其中砂底有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俗称“糊米底”,为成化青花所特有。成化青花的釉色分偏青色及洁白色(甜白)两种,其釉质“如脂似玉”,抚之有玉质感。由于釉汁较厚,器口沿下常见积釉;底部施釉也有不平的波浪感。
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材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彻底摆脱了洪武、永乐、宣德时期,没有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赏心悦目,特别讲究线条美,使后人对成化一朝瓷器有着极高的评价。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多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成化平等青。
成化时期瓷器胎骨系麻仓土胎!真成化瓷胎细腻而不滑手,手指在瓷胎上有一种吸附感,而新仿的成化瓷胎如果不经打磨就不润腻,只有一种戳手感,而经打磨的瓷胎虽然不会出现戳手的感觉,但又会有一种滑手不吸附的感觉。现代仿成化瓷器的高手们虽然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仿成化瓷胎的问题,但终归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麻仓土已绝迹!
成化官窑产品造型中青花大件少见,胎釉洁白,胎体轻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视,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其釉质独特,白润如凝脂,给人以细腻温润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见其感人之处。成化时期的这种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难。成化官窑青花料有浓淡之分,浓者多勾勒纹饰线条,淡者则平涂上色,使图案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夔龙也称草龙,是成化时出现得一种抽象变形图案化的龙纹。成化官窑青花底部有带釉与砂底两种,带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 色,俗称“米糊底”,这种类似火石红的“米糊底”用手摸时,没有粗糙之感,仍感细润,这是成化官窑青花特有的风格。成化青花凡饰有青花边线的,双边线均十分规整,靠近足根无釉处的那条圈线,青花颜色深重,上面的圈线则显淡,这可能是制作时先画下面,后画上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