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雾里看花’,了解‘保障计划’
近期有许多朋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想要询问 如何制作 ‘保险计划书’。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刚入司的时候,看着别人熟练的制作计划书,也是羡慕的很。
考虑到 ‘保险狼’ 的订阅用户里,有许多刚入司的新人,也许会对这类问题感兴趣,就单独开篇来讲一下 ‘保险计划书’。
保险计划书,是保险从业人员,根据客户的经济能力与保障需求,为客户推荐的保险产品的投保方案。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份便于客户理解和接受的文字材料。
保险计划书,又大致分为三类。
普通计划书
适用于低保费、单个产品的介绍。这也是最简单的计划书,一张写有保险责任的纸就够了。甚至有些DM单就能充当保险计划书的作用。
综合计划书
适用于多个产品组合、多种保障交叉补充,涉及家庭成员多张保单等情况。这种计划书复杂一点,要考虑的也比较多。一般会制作多张或成册的纸质文档,搭配DM单、红利演示等文件共同使用。
高档计划书
适用于大额投资、保险需求多样化、涉及内容较多的高客投保方案。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养老社区、黑钻或其他帐户、高端医疗等方面内容,需要准备的资料也特别多。计划书制作的成本,需要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大的。
计划书固定好用,然而 并不是每份保险都需要计划书。一定要正确理解保险计划书的含义。
保险代理人在展业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一边连接着保险公司,一边连接着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适合的保障,帮助保险公司与客户达成一个合同关系。
其实代理人还起到一个翻译作用。大多数客户都是看不懂保险合同条款的,保险代理人,把保险条款翻译成更通俗易懂的话,解释给客户听。这个时候,保险计划书的作用就显现了。
说的再多,不如写在纸上,列出保障内容一二三四条,保多少,交多少,返多少。这样看的更直观,明白。
有些客户文化水平低,不识字,或者不喜欢看文字类的东西,更喜欢保险代理人亲口说出来。这样的情况,计划书就可以搁置到一边了。
制作保险计划书的目的,就是要让保险责任更简单、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必拘泥于形式,如果能达到让客户明白、听懂这个目的,哪怕不做计划书也一样。
有些高端客户或者文化水平高的客户,可能就比较注重保障计划。特别是高端客户,比较注重细节,代理人的衣着、谈吐都有可能左右客户的投保意向,更不用说一份保险计划书了。
假如你是一位客户,面对两个保险代理人。一个拿着一张纸来给你讲保险,另一个拿了一个精心制作的小册子,里面详细推荐的产品组合、保障计划、保费保额等非常详细的材料,你觉得哪个更专业一点?
一份好的保险计划书,更能体现代理人的专业和用心程度,让客户在接受保险的同时,更信任你。
制作保险计划书的唯一前提就是,熟悉推荐产品的保险责任。
以《康逸人生》为例,30岁男性,15年交,保至70周岁,保额10万。由此推算年交保费为2990元。
保险责任超级简单,就下面这两段话就能概括。
身价保障(3项)
投保24小时后即享,身故保障10万、高残保障10万
70周岁领取生存金 44850元
(44850 = 2990 * 15)
健康保障(2项)
180天后享受,42种重大疾病保障10万
10种轻症,每种独立保额3万,最高可赔付10次
就酱,一份 普通计划书 就出炉了,特别好讲。如果有产品宣传DM单的话更好,完全可以替代这种纸质机打的计划书,图文类型的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我这里有几乎所有个险产品的计划书,每次给客户做保障计划的时候,直接套用原来的模板,把数字更改了就能直接用。因为涉及到一些原因,不太方便在此公开,所以一份计划书,也就是个雏形,大家看一下就是。
电脑里面还有 普通计划书、综合计划书和高档计划书 的范本,原打算把文档给大家进行分享,让大家去参考一下。前段写了一篇《家庭保单整理》的文章,进行云盘分享的时候,有些人不会下载,还跑到公众号后台来骂,说我骗子,根本不能下载之类的,让人郁闷。
(以后找到好的文件下载平台,不用注册的那种,我再分享这几种计划书的文档吧。大家如果有比较好用的在线下载文件的平台,直接就能下载的那种,请在后台给我推荐一下吧。)
现在好多的保险软件或微信公众平台,都有制作保险计划书的功能,界面也比较好看。互联网不断发展,保险计划书以后肯定会有更简洁的方式,大家也多留意一下。
在这里把几个制作计划书的误区,给大家罗列一下,以后大家在制作的时候,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叠罗汉的百万身价重疾险
曾经在一位客户家里见过一份特别奇葩的计划书,那页纸上写着 ‘百万身价重疾险’。客户30岁左右,年交保费3000左右,市面上的重疾险,也就保到10万保额左右,这份计划书的高保障让人好奇。
看完那页计划书之后,我啼笑皆非。原来那位代理人把保险责任中的 ’意外身故多倍赔付、高残、重大疾病‘ 等保额加到一块了。
这种所谓的 ‘高保障’ 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大部分的同类产品都是三项或两项责任共享一个保额,当有任意一项责任出现,合同就终止了,根本不是计划书中那样写的一共能赔百万。
2、领钱领到手抽筋的理财险
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理财险,是客户给孩子买的。一是因为孩子交费低,返还的数额高;二是为以后的教育、婚嫁或养老作资金储备。所以在理财险盛行的今天,也见到过让人过目难忘的理财保险计划书。
那是一份年金红分型的保险,每年返还,有万能帐户,复利增值。代理人在计划书中规划的是,到孩子20岁领10万,25岁领15万,40岁领40万,60岁按月领3000元,一直领到老,帐户里还有钱。这哪是理财险啊,这就是摇钱树好不好?
仔细的看了一下保险合同,推算了一下20岁是可以领10万左右的,但是25岁领15万和之后的领取就费解了。其实这些领取规划也都是一次性的,比如之前一直没领,25岁一次性领取了15万,40万就领不到这么多了,本都没有了,每年的利率再高能高出多少?
3、能够 ‘100%报销’ 的医疗险
‘保险狼’ 之前进行过健康险、医疗险的知识普及,在这里再重温一下。客户投保比较多的就是医疗报销型的医疗险,和社保的性质一样,都是先花费再报销。商业保险与社保不冲突,能够完美的契合,社保报销后,商业保险按比例或全额来进行报销剩余部分。
所以这类的保障计划书也是见的比较多,有些字眼也是模糊的容易让人误解。比如某家公司的某款医疗险,100元免赔额,社保报销剩余部分按60%来报销。有计划书就是这样写的,“100元以上100%报销”。
这样就给不太懂保险的客户造成一种误会,以为是100%的报销。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个100%报销是建立在100元以上的,所传达的意思是 “100%,保证报销” 的意思,并不代表报销的额度,因为实际报销的额度是60%。这种容易造成误解的字眼还是不要用。
4、看不到头的等待期
众所周知,意外险和重疾险都是有等待期的。等待期作为一个界线,也划分了不同的赔偿结果。比如等待期内赔付所交保费,等待期过了才赔付合同约定保额。
曾经留意过一个新闻,是关于保险理赔的案例。那是一份意外险,交通自驾车意外能够多倍赔付的那种。等待期内出险赔付的是2倍保额,等待期后出险赔付的是10倍保额。客户在投保的时候只听说 ‘自己开车遇到意外,能赔100万’ 这种许诺,并不知道有等待期这个东西存在,所以就去保险公司闹,还让记者追踪。
暂且不说是谁的责任,出了这种事情不仅保险业务员,连保险公司都受牵连,甚至周边的人对保险行业都会产生意见。只是因为在制作计划书的时候,没有给客户讲明白。要知道一些小的细节就能铸就一场大错啊。
保险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保险代理人在宣传产品中有意、无意存在夸大、误导、虚假宣传的情况,确实有待改进。
保险计划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或文字材料,其实也具有法律效应。在制作保险计划书的时候,仔细一点、认真一点,讲解的时候清楚一点、明白一点,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事件发生。
有什么讲什么,不作假、不许诺,实事求是,才是正确的展业态度。而一份专业、诚信、详细的计划书,更是个人在寿险之路的投射。客户有对产品的详细了解的权利,保险代理人有充分告知的义务。
聪明的人,从来不会在自己将要走的路上挖坑。毕竟,保护客户权益,就是保护自己。
(原本是想随便写点心得技巧的,居然演变成了长篇大论... ...一来是关于计划书有许多要注意的内容,不仅仅是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来在不能提供原文档的情况下,要用文字的方式来讲清楚,确实有点困难。大家谅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