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何谓“高估”? 闲来札记:何谓“高估”? (作于2021年1月10日,发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

(作于2021年1月10日,发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

我们经常在市场上会说市场先生对于某某标的高估了(低估也是如此),但究竟何谓高估呢?

按照字面理解,所谓高估,就是当下的市场定价已经高过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就当说高估了,比如,明明是1元钱的内在价值,而市场上却定价2元钱,这显然就是高估了。

但是,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生命周期里现金流的折现值,不会多也不会少,而市场当下的定价,又怎么会高估过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呢?

很显然,如果深究细想,其实高估这个词并不科学,应该说当前的定价已经透支了多少年,才更为恰当。——当然,我们投资并非是做学问、掉书袋,既然高估这个词儿已经约定俗成,这里还是用这个词儿为好。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19年10月21日我写过的一篇文章《闲来札记:市场先生“能见度”究竟有多远》中就谈及了。在这篇文章中,我写道: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市场先生在市场上的“能见度”,顶多也就是三五年的时间(这种时间周期也是一种模糊概念),再长的时间周期,市场先生再聪明怕也是无能力顾及了。相反,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最终总是与其长期的业绩(赚取的自由现金流)正相关,而且这个相关度,时间周期越长,相关度越高。比如,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在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周期内是必然会得到正确的反应的(这里的时间周期也是一种模糊概念)。这一点,颇有点像我们收藏着的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若想打开它来欣赏,是需要一点一点地铺陈开来的。当然,由于市场先生的怪脾气,它对这幅度波澜壮阔的画卷,有时会翻得快一些,有时会翻得慢一些。而翻得太快了,我们就可以名之曰高估了,但是总体而言,它翻得再快,其“能见度”也往往不会超过五年左右的时间(这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明白了以上这一点,我们对于是否卖出的问题就可以明晰了(我估计现在很多人很纠结)。比如,如果我们确定市场先生对一家企业的股票定价已经透支了未来五年,或者更长时间,自然卖出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对于博弈估值差价的投资者而言更是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理论上如此说说可以,但实操起来,可能就要复杂得多,比如,就像我经常说的,市场先生对一家企业的定价有时可能会“恒时高估”,特别是对优秀稀有的极品市场常常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如果自己“估”不准而卖出(市场上有多少人会百分之百地“估”得那么准呢),可能就会有永久错失优秀或伟大股权资产的风险。

怎么办呢?

所以,多少年以前,我就摸索出自己的一个笨办法,即抹去一片浮盈。进一步说,市场先生可能已经将未来五年的钱寄存在了我们的账户上,在未来这五年之内,市场先生当然可以随时支取,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我们的账户资产是大概率地会达到当下这个数目的(当然是毛估估),如此,我们便可以达到“抹去一片浮盈”的淡定状态了。

这个笨办法灵不灵呢?

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十分灵验的。比如,我就经常向爱人说,我们家当下账户里的数字实际上是市场先生将未来五年的钱已经寄存在我们家了,他是可以随时拿走的,但是五年后它又是必然会“还”回来的。那么,五年以后如果我们家的账户达到这个数字,你是否满意呢?我爱人虽然常常默不作答,但“欣欣然有喜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