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宣泄情绪指南:这么做,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吵”越亲密

@一个被孩子逼疯的老母亲的来电:作为读过大量育儿知识的现代母亲,我都知道自己需要控制被孩子气到快要爆发的脾气,可是我很委屈,每篇文章几乎都是在说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和伤害,可却从来没有提到过一个忍住不发脾气的父母会受到多大的伤害。难道一位母亲在面对孩子时只能妥协吗?

在此,我想说,这位家长请放松,事实上,你是被这类育儿文章“坑”了!在我看来,父母良性地发脾气,不仅不会伤害到孩子,还会促进问题的解决,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亲子关系将会磨合的越来越好,根本无需一味妥协。

一、这届家长太难了!

最近跟我的一位朋友聊起自家的“神兽”,她向我抱怨说,因为怕孩子受到自己情绪的负面影响,她从来不敢再孩子面前发脾气,但是这样的隐忍令她感到厌烦,导致现在看到孩子就心烦。

大部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再是“棍棒教育”,取而代之的是“低声教育”,但是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的家长依然是少数,许多家长往往是既不敢打、也不敢骂,更不愿低声下气地和孩子沟通。

诚然,看到孩子犯错误,即使是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很难做到将负面情绪完全自我消化。事实上,我们家长完全不必隐藏起自己情绪。孩子们敏感而脆弱,他们能够非常快速地捕捉到自己父母神情里的疲倦、厌烦。与其在孩子勉强强颜欢笑,不如直接和孩子讲明事情利害,表明自己的态度,尽可能规避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二、家长伪装起来的好脾气,孩子并不需要

其实,当孩子面表达情绪没你想的那么糟糕,孩子对于家长的包容程度比你预想的要好很多,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合理“发脾气”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你的沉默,往往让孩子很无措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很多父母会一改往常温和的面孔,变得阴冷沉默。可是,这种沉默并不是在实施教育,甚至可以称为“冷暴力”。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突然的沉默不语往往会令孩子产生困惑,他们的大脑发育还远远读不懂父母平静面孔下波涛汹涌的内心,如果我们多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每当我们生闷气或者冷言冷语时,孩子就会从一开始紧张地询问“妈妈怎么了?”到自己也默默闭上嘴巴,表现得极为乖巧。因为他们不知道平常对自己疼爱有加的亲人为什么忽然会冷若冰霜,而最有效的趋利避害的方式就是,自己尽可能表现的乖巧、懂事,努力讨好大人。

这让我想起在大型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一个片段:陈小春因为儿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但是却不忍心在镜头前训斥儿子,所以一路上全程“”黑脸”,Jasper一直满脸无辜地望着陈小春,最后终于忍不住用扬声器对陈小春喊道:what's wrong with you?(爸爸你怎么了?)

事实就是如此,对于孩子而言,你的欲言又止、神情的微妙变化,他们很难读懂,这会让他们心里不安,觉得自己莫名其妙的失去了父母的宠爱。如果孩子性格再比较内向,不愿意把内心的困惑和家长分享,那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亲子关系降到冰点,孩子对家长也越来越冷淡。

2、表达情绪让问题的处理效率变高

很多父母也许有过这样一种体验,每当我们发火时,孩子就会按照我们希望的去做,这也是一些父母曾经喜欢拿发火来”吓唬“孩子的重要原因。我个人非常反对通过“吼孩子”来让孩子变乖,相反,我建议家长通过合理的表达情绪,与孩子约法三章,达到高效处理问题的目的。

就拿我和女儿来说,每当我想要发脾气时,都会用略微生气的语气跟小米讲:“我再提醒你三次,三次之后妈妈就要生气了。”给孩子一个承诺,在三次之内不发脾气,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小米在我说第二遍的时候就乖乖听话来。

同时,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的脾气敏感点,比如我无法忍受房间不整洁,所以当我把自己这个敏感点告诉孩子后,每当小米试图将房间弄得乱糟糟一团时,她都会记得妈妈会因此生气,所以就会及时把玩具归位。

三、学会“发脾气”,是良性亲子关系的催化剂

1、发脾气也要避免错误姿势!

第一,贴标签式发脾气,例如“你怎么这么调皮不听话啊?”“你真是太不懂事了”;

第二,翻旧账式发脾气,例如“我已经和你说过很多遍了,为什么还要去做?”“上一次教训你是不是还没长记性?”;

第三,人格侮辱式发脾气,例如“你太笨了,把我的脸丢光了!”“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出去别说是我的孩子”;

第四,预言式发脾气,例如“你这个样子,将来连饭都吃不到口!”“你这样长大也没出息”;

第五,霸道式发脾气,例如“闭嘴,吃你的饭!”“再说话你就给我出去”;

第六,控告式发脾气,例如“你怎么一天到晚给我闯祸!”“你能不能别总给我添麻烦”

以上类是父母在发脾气时最常用的六类错误情绪表达方式,贴标签、翻旧账、侮辱……这些都是没有顾忌孩子感受的表现。不要去攻击孩子的人格和尊严,我们只需要讲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能达到好的发脾气效果。

2、发脾气的正确姿势是这样的!

一个正确的表达情绪的姿势十分重要,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人称的转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建议父母们使用“我-信息(I-Message)”代替“你-信息”,来表达感受。

所谓的“你-信息”,是指传达的主语是“你”,例如“你必须”、“你应该”、“你需要”。实验表明,这种表达会让孩子感受到被指责,往往会产生消极的结果。

而“我-信息”是指,传达的信息是是“我”的感受和想法,即让孩子明白,他的存在,对爸爸妈妈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影响。例如“我觉得不快”、“我觉得烦躁”、“我很伤心”,孩子的共情能力很强,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他的爸爸妈妈生气了,从而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长们可以把生气的原因说明。在生活中,我常常使用句式的句式为“因为你做了什么,所以我很生气”,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你生气的原因,远比暴跳如雷和沉默不语更加奏效。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毕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才是我们发脾气的真正目的,不是吗?

最后,当你平静下来后,应该主动与孩子沟通。许多家长可能会碍于面子不愿意做先开口的那一方,但是如果你尝试过的话,你会发现这并不困难,赞美比奚落容易得多,讲“爱”自然也比抱怨轻松得多,让孩子明白你只是对他的行为感到生气,但是依旧会爱他,这是十分必要的。

当我们不再害怕自己的怒气,能够坦然的正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也就能够坦诚地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一个准许自己发怒的母亲,才有可能准许儿子有同样的情绪;一个认可自己悲伤情绪的父亲,才更可能坐下来细细聆听女儿的悲伤。也唯有如此,我们和孩子关系,才会更加亲密。

亲妈学堂(米妈):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往期内容推荐

考研那些事儿:我问了很多学生,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

有时候,杀人可能只需要一个家长群

更多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作品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