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俐坦言最后悔的事:“孩子,我不想让你太懂事。”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可是对懂事的孩子来说,即便再想吃糖,他们也不敢哭。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旦哭了,自己就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实力派女演员马伊琍虽然婚姻不顺,但女儿爱马却聪明懂事。小小年纪,就多次夺得舞蹈大赛的冠军,各种才艺更是不在话下。乖巧听话的女儿一直是马伊琍的骄傲。

直到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中,马伊琍却坦言自己最后悔的事就是让女儿小小年纪变得过分懂事。在外人眼里,爱马是一个不会说“不”的孩子。有一次,爱马在幼儿园里跟同学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需要几个人扮演妈妈,几个人扮演孩子。尽管看得出爱马特别想扮演“妈妈”,但当其他同学来征求意见时,她还是没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甚至在最亲近的妈妈面前,爱马也十分拘谨,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的,母亲回答的声音稍大些,爱马就立刻认错:妈妈我再也不敢了。

过早懂事的孩子们真的会快乐吗?他们不快乐。在生活和学习中,这些懂事的孩子总被大人夸奖“真乖”“懂事”。于是,孩子们习惯性地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家长的一句“乖”而放弃自己心爱的玩具,还表现出一副自己玩够了的样子;为了家长的一个“懂事”而放弃自己喜欢的钢琴去学奥数。他们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家长口中“不懂事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最爱的孩子却活的畏手畏脚,我们做家长的真是心如刀割。我们总想要一个“懂事”的孩子,但却不愿意看到孩子为了迎合我们的要求,而压制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

作为父母,我们不禁深深反思:为什么在我们的悉心培养下,他们却长成了“被迫懂事”的孩子?这种压抑自己天性的扭曲成长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活得不那么“懂事”?

一、过早懂事的孩子,内心满是痛苦。

过度懂事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具有强烈牺牲精神的“迎合型人格障碍”。在心理学的定义当中,“迎合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除了在一般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迎合型人格障碍”在婚姻、家庭等亲密关系中也比较常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面上的迎合背后,实际上是孩子对自己进行的一种令人窒息的自我控制与牺牲。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本质,就是低自尊。他们极度缺乏自信,并且习惯性地抬高别人、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处于“差劲”的位置,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讨好他人。
在这种超强压制自己的前提下,他们不得不压低自己的底线,为了讨好别人,他们不会也不敢拒绝别人提出的无理要求,不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当获得别人帮助时,他们会觉得受宠若惊,自己不值得被如此珍重和帮助,觉得自己承担不起别人的恩情。
揭开“懂事”的面纱,我们看见的是血淋淋的伤痛,是孩子们拼命克制自我、讨好别人的卑微。即使如此,仍有许多家长给孩子们带上“懂事听话”的枷锁,并要求他们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懂事才是正确的、健康的呢?

二、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逼成“懂事孩子”的?

每一个过早懂事的孩子,像是踩着刀片跳舞的小人鱼,他们不知道第二天清晨是否会化为漂浮的泡沫,同样也不知道这样的禁锢何时才能结束。而在我看来,真正的懂事,其实是孩子自己的事,和大人无关。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又常常理所应当地强迫孩子做懂事的孩子。

1、一味要求孩子听话、乖巧、顺从。

热播剧《小欢喜》中,母亲宋倩步步紧逼,要求孩子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每当女儿英子有所松懈时,宋倩总会对女儿说“听妈妈的话”。英子同情遭遇不幸婚姻的妈妈,心疼一个人打拼操劳的妈妈,所以选择听妈妈的话,逼着自己成为了“懂事”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正是因为太懂事了,英子选择自己承担所有压力,最终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精神崩溃,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要跳海自杀。直到这时,母亲宋倩才开始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放下自己大人的姿态,真心去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幸运地”患上抑郁症,也不是每个妈妈都有反思自我的自觉心。大多“懂事”的孩子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父母松松,孩子就稍微松口气,在自己的严苛标准下活得不那么累;父母紧紧,孩子会更加责备和苛求自己,甚至随时就要面临崩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大多数的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更多地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凭自己的喜好任意揉捏成什么任何的形状,而方方正正“懂事”的孩子,不需要自己费心费力就能乖乖长大,而这样的“乖孩子”,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终模具。

2、要求孩子一起承担生活压力。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多数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里,孩子的确被寄予了“一人改变全家命运”的众望。在生活的无奈中,懂事的孩子过早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扶弟魔”“凤凰男”纷纷应运而生,过度的懂事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种“会算计”。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自述,讲了自己的真实故事。他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所以父母要求他必须要懂事、听话。而穷人家对“懂事”两个字有着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当好“听话的孩子”是本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成长为大人。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照顾更年幼的弟弟妹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多人感激贫穷,认为是贫穷给与了他们奋斗前行的动力,而他却说自己恨透了贫穷,永远不会成为要求孩子“在贫穷中懂事”的父母。在文章末尾,他说,贫穷牵动着人的神经。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人歇斯底里,贫穷中的懂事,不仅没有帮我变得更顽强,反而留下了敏感自卑、懦弱小心的后遗症。遗憾的是,早期的低自尊,仿佛早已经变成了刻进骨髓的“低贱”。

3、做人的道理要等孩子“懂事后”再说。

我们都明白,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作为家长,我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品德兼修的人。但孩子年龄太小,很多道理说了也不懂,索性就此放弃,等长大了再说。

当孩子走向校园时,我们又开始紧张,自己的孩子这么“不懂事”,会不会被其他人排挤呢?遇到问题能不能自己克服呢?每当这时,我们常常忍不住忏悔:早知道这样就提前进行教育了。于是,为了弥补孩子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孩子一放学回家,父母们就匆匆忙忙地开始了“拔苗助长”的伟大工程,恨不得孩子立刻变得懂事乖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以为是给孩子的成长助力加速,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他们的成长,就像小树一样,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而拔苗助长的后果,只能是禾苗枯萎,不可能是良田万顷。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但我们也要明白:太过懂事、太过负责的人生只会让孩子变得麻木、疲倦。正确的方法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陪伴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三、归还生命自主权,让孩子学会不那么“懂事”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生命的自主权还给孩子。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和一颗善良的种子,至于最终是开红硕的花还是结金黄的果实,让孩子自己选择吧!

1、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主观意愿。

曾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我特别羡慕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足够的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害怕自己真的错了,害怕看到别人失望的眼神。

其实,孩子最大的自信源泉就是父母的尊重和肯定。亲妈举个简单的例子,古朴的森林中往往会生长着遒劲有力的参天大树,它们的枝桠错综复杂、奇形怪状,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茁壮成长。城市里的树木有人专门定期修剪,光秃秃的倒是笔直得很,可惜过于纤细,台风一来就连根拔起、东倒西歪的,美则美矣,但却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的本真非常重要,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标志,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本真,就很难有自由的美的激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非常重要,可以促进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

我们可以根据家庭生活的规律,从家庭生活的琐事做起,从小处着手,尊重孩子的思维与选择,给孩子一句积极上进的鼓励,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值得提醒各位家长的是,给孩子自由也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不要把权利一次性还给孩子。作为成年人,我们始终要紧握住风筝线的轴轮,做到有的放矢,帮助孩子把握人生的大方向。

2、稳定的婚姻关系和自由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有利于形成安全、亲密的亲子关系,而紧张的家庭情绪氛围则会导致儿童的不安全感,进而引起亲子关系的疏远和紧张。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与人交往的模式,表达爱和感受爱的能力,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成为充满爱与能量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庭生活中有摩擦甚至争吵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需过于提心吊胆。坦诚布公、理智冷静的良性吵架有利于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提高家庭的粘合度;但讽刺挖苦、恶毒咒骂的恶性吵架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导致孩子逐渐变得敏感、抑郁、畏缩、胆小等。吵架之后,刻意的伪装和隐藏事实,只会割裂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更会加俱孩子对于不稳定家庭关系的恐惧感。

在日常相处中,我们尽量要维持父母恩爱、情绪稳定的良好现状,但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消极逃避、暴力应对。平和的坐下来,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理智的交涉,不要出口伤人,更不能动用武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良好的夫妻关系和正确的解决策略将会造福几代家庭。

3、允许孩子发脾气、有个性。

在亲自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中,由于嗯哼妈妈霍思燕只给嗯哼喝了一小口的可乐,导致母子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嗯哼骗妈妈说去喝水,但当霍思燕回过头的时候发现他其实是在偷喝可乐。

霍思燕惩罚性的喝了一口嗯哼的可乐,生气的嗯哼却立即对霍思燕大喊:“那你把那瓶可乐都喝完吧,我就不喝了!”妈妈没有因为嗯哼的吵闹生气,反而感到抱歉主动求和,两人最终互相道歉,恢复了好朋友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件事情中,霍思燕的处理方法非常明智。她没有因为儿子发脾气而愤怒,反而允许嗯哼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孩子在这个年龄,还不能准确分辨出谦让和委屈,孩子感觉受了委屈、心里不舒服有情绪也是正常现象。家长在对待发脾气的孩子时,不分青红皂白的呵斥孩子“别哭了”只会令孩子哭的更狠。

正确的做法是安静的等待孩子发完脾气后,一起坦诚的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且解决掉。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家长对待发脾气的孩子,态度要冷静而坚决,不要急躁,更不能辱骂和威胁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家长,我们心中的“懂事”,无非就是能够体谅大人、独立照顾自己,但为此要求孩子以牺牲自我、克制自己为条件来达成,实在是过于残忍。就像嗯哼的爸爸杜江所言:“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

孩子的懂事很多是为了讨好大人,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他们学会遵从内心,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养成独立的人格,能承担自己的责任,把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为处处讨人欢心、被迫过早懂事的“乖”孩子。

推荐阅读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坚持做这些

《小欢喜》乔英子抑郁跳海:超重的爱,无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悟空问答:北大家长开办高额收费qq群,对此你怎么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