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堵墙到四层小洋楼 这位母亲带领全家致富(下)

(本文由亲妈学堂团队编辑整理)

指南三:卫生健康 才是“向往的生活”

也许在大部分人的眼中,“乡村生活”是美好的代名词。但是,当我们真正接触过农村,却发现和想象中的生活截然不同。

这里最真实的样子,应该会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夏季烈日炎炎,满屋的苍蝇乱飞,张嘴打个哈欠都有吞进两只苍蝇的风险;有牲口的家里还有可能遍地是排泄物。而到了秋季,这里又严重缺水,基本的生活用水都得不到保证,衣物被褥更是无法及时清洗。过年时,城市里打工的人返乡了,各家各户忙着置办年货,各种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无法处理,时间久了便会散发出怪味。当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时,大概很多人想到的是逃离。相比于淳朴的民风,这里的卫生条件确实是令人失望。

但覃纯菊家却刷新了我们对现实中乡村生活的认知,他们家一点也不脏,甚至可以说非常干净。

覃纯菊建成的新居就在县城边,在水源问题上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无保障的天然水到过滤后的自来水全天供应,一家人的生活用水无论从水质还是水量上都不用担心了。家里的孩子每天都能洗澡、换衣服,一直都是清清爽爽的,总让人忍不住想上前逗一逗、抱一抱。

在城乡交界地区,一家人每天都能洗澡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件相当罕见的事情。常青家之所以能做到,不光是水源供应问题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家人都爱干净。一家人不止是讲求个人卫生,而且房屋摆设也归置的整整齐齐,因为整洁干净,还评上了村里的“卫生户”,想来在这个村子里如此讲求生活品质的是少之又少了。

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往往直接体现在厕所上。在偏僻的山区里,干净整洁的起居环境和配套桌椅都十分罕见,更不要提规整的厕所了。在那里,刨个坑,放两块木板已经是比较正规的了,更多的连这些都做不到,和排泄物混在一起的不可描述的小虫子比比皆是。

跟城里的房间布局相似,覃纯菊家的洋房也脱离了多数农村家庭的旱厕。家里单独居住的一层到三层都有独立卫生间,虽然房间内部还没完全粉刷装修,但是卫生设施却建设的一丝不苟。蹲式马桶、洗手台、热水器等现代化家居一应俱全。卫生间里还摆放着专用的拖鞋,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交叉感染。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覃纯菊一家也深知这一点。每天,常青对两个孩子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洗手,饭前洗手更是必须的。一家人的饭菜也沿袭了重庆人重油重辣、猛火爆炒的特点,高温可以杀死肉类上的寄生虫,在保证一家人饮食健康的前提下,还做到了色香味俱全。真是不得不佩服常青的手艺。

当然,一个好厨师离不开一套好厨具,厨房内所有工具台依次排开,颇有饭店的架势。除此之外,要想做的一手好菜,火候掌控也十分重要。这不仅需要常青对时间的把控,也需要一个好炉子的配合。我们第一次在家中看到了饭店专用的炉子,用它烧出来的菜不香也难。

在我们回访过的贫困山区中,有不少家庭都因为疾病再次陷入窘境。能拖就拖,是这里大多数人们面对疾病的第一想法。但覃纯菊一家面对疾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常云读高二时,被查出患有乙肝,那时候的她上学只能走路,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往学校走,七点才能到学校。一天下来体力根本无法支撑,导致上课经常打瞌睡,成绩下滑的厉害。母亲只能让女儿辍学,好好在家里养病。

我们不知道一位如此看重教育的母亲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做出了这个决定,但正是这个断送了女儿学习道路的决定,最大程度的保住了女儿的健康。二十年过去了,常云每天坚持服药,现在已经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也正因为如此,她们每年都带着母亲去体检,将所有的疾病风险都控制在最小。

指南四:大家的帮助 是母亲撑起这个家的底气

如今覃纯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外界的帮助。她说,要不是当初好心人的帮助,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覃纯菊的故事在《南方周末》刊登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心人纷纷向她伸出了援手,他们送来的不只是钱,更多的是鼓励。一封封厚厚的信件在覃纯菊的心中垒起了一面保护墙。

寄信来的大部分是在校的中小学生,稚嫩的文字里包裹着一颗颗想要帮助母女三人炙热的心。随信附赠的善款虽然都是十元、二十元的小数目,但在覃纯菊看来,每封信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双双温暖的手支撑着自己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覃纯菊说,所有的捐款数额累积起来大概有3-4千,在当时,这对自己一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通常来说,很多贫困家庭拿到捐款后往往会用在种庄稼或者买牛、羊等家畜上,但覃纯菊却把这笔钱用在了看起来“性价比”最低的供娃读书上。就是这样,在一家人温饱都成问题的条件下,俩女儿能接受教育已经是母亲覃纯菊拼尽全力换来的结果。

村里人都不明白覃纯菊为什么非要供两个女娃读书,有劝她的,说女娃读书没用的,覃纯菊始终不解释,但也不放弃,就算家里揭不开锅也坚持供两个女儿上完了初中。

这种不短视,是很多家庭能在第二代脱贫的重要原因。外界捐助的钱往往都是有限的,将这一切都投资在教育上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越往上走,同龄人圈子的多样性越丰富,整个家庭从经济到文明程度改善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着急让孩子辍学挣钱,走出去的边界就很小,能创造的价值也很小。常青和常云早年能出省打工,常云现在能在县里做销售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的文化水平。而这一切,都源于母亲的坚持。

覃纯菊收到信后也尝试给大家一一回信,寄信的人很多,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只能请人代笔。她跟他们讲自己家里的变化,讲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还总在信的末尾留下自家的电话号码,让大家不要惦记。

覃纯菊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搬家时不小心弄丢了几封信,虽然自己从未和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见过面,但自己永远都会记得这些恩人。

其实,正确的选择和外界的帮助从来都不是这个家变好的根本原因,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努力和坚持才是这个家成长的内在力量。

这个家从一堵墙开始,靠着母亲覃纯菊柔弱的臂膀和勤劳的双手,养活了两个女儿,更是靠着这种内在的坚韧和十几年的坚持,迎来了今天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

他们应该幸福,他们本该幸福。远方的人们,祝愿你们一切越来越好!


今天,就和您聊到这儿,我们下期再见!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

与亲妈一起

为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你

欢迎关注“亲妈学堂”

在后台留言与我们分享您与孩子的故事

更多精彩回顾:

李照福——向着生活进发

关于生活的希冀,就是你能读上书

在贫穷的世界里发出光来

“爸爸,我对你有绝望感!”——究竟是什么让孩子说出这种话?

僰人的年俗:幸福另一“集”

春节期间,带宝宝出行须知

跨过艰辛,赶赴一个幸福的“团圆节”

命运和我开玩笑,我抱怨也没用

比起命运,他更应感谢自己

今天,你的“小情人”给你送礼物了吗?

当你们都在抱怨丧偶式育儿的时候,这个母亲描绘了爱的完整

最好的“家风”是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在逆境中也要幸福

从一堵墙到四层小洋楼 这位母亲带领全家致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