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https://mp.weixin.qq.com/s/BHrtkYvY6T-IjzYWaKCGTg

相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6克,炙甘草6克,炮附子9克。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细辛6克,炮附子9克。

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疗素体少阴阳虚,又感受风寒。

表现为恶寒身痛,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或者肾阳虚的水气病,表现为上半身浮肿更重,气短,小便不利。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主脉是脉沉而小

沉脉就是脉的位置比较深,小脉就是血管细

一个素体阳虚的人,有感受风寒,这个病不大,却是比较危险的症候,常常会导致死人。每年流感都会死一些老年人,就是这个原因

麻黄附子甘草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症状相似。这种症状虽然是少阴阳虚,还是有抗邪的能力,能够表现出微发热。如果不发热,只恶寒,那就是四逆汤证了。

需要注意的是,少阴阳虚不只是肾阳虚,还包括心阳虚,临床症状上心阳虚的表现更常见。

这两个方子的方意不难理解,但是临床使用千变万化,是火神派最崇尚的一个方子,李可说伤寒论只有一个有用的方子,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和附子、甘草前面都说过。麻黄是解表发汗剂,发汗机理是开宣汗孔。麻黄还有平喘和利水的功效。附子是温里药,炮附子有温阳散寒的作用。甘草是调和药,能够缓和药性,也能够缓和病情,还是补脾胃的药物。麻黄附子相配合,附子温里使得阳气生发有源,麻黄解表攻邪祛病。两个配合,一个打仗,一个负责后勤。素体阳虚患者,体质本来就弱,用麻黄附子两个药攻邪,有恐正气受伤,所以加上甘草补正气,缓和攻伐。

细辛这味药,是一个攻伐骁勇的战将。细辛辛温,归肺肾两经。可以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细辛归肺肾两经,起源于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先有方子,后定的药物归属。事实上细辛的使用不只是局限在肺肾两经,细辛通经络能力很强,有说细辛可以通十二经,也是中药学中唯一一个可以通十二经的药物。

伤寒论对于细辛的使用,常用细辛二两或者三两,一两等于15.625克

伴随着宋朝的剂量改革,药物做成了散剂,用量也大大降低,有细辛不过一钱匕的说法,一钱匕就是一寸见方的正方形,倒满细辛末,不撒为止。到了明朝,本草纲目又说细辛不过钱,用量局限到了3克以内。到了现代,又发现细辛含有黄樟醚,是公认的致癌物质。现代开细辛更加小心,就算是你写多少,药店里也会之给你3克。

有经验的中医师傅,细辛经常开到20克,短期吃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作为长期的保健品,和白术茯苓那样的久用。

虽然细辛用作外感病会用大剂量,而且可以维系一段时间。但是作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里阳已虚,不能经受大力量药物的连番折腾,所以伤寒论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注释是,服一剂,就算是病没有好,也不能再吃了,而是改成药效更温和的麻黄附子甘草汤。

从张仲景这一细节也能看出细辛的威猛。

同时也能看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都是少阴阳虚复感外寒证。两者之间,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偏实,能够大肆攻伐,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就温和,受不起攻伐。这一点在临床上需要细心注意。

(0)

相关推荐

  • 郝万山讲伤寒论60-63讲

    第 60 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 少两化证 少阴寒化证的预后.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 ...

  •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导读:怎样治疗少阴兼太阳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太阳证的治疗,要根据少阴阳虚的程度,确定表里先后的治则.若以阳虚为急,虽有表证亦当用四逆汤救里,待阳气恢复后方可解表.否 ...

  • 经典——伤寒论(五)

    要点二"少阴病,始得之--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条)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条) [解析]本条论述少阴与太阳两感寒邪病势急的证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附辛的药物结构 那再来我们看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11-21/宋300]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组成] 麻黄6g 附子6g 细辛6g 麻黄6g 附子6 ...

  •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篇

    麻附辛的药物结构 那再来我们看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11-21/宋300]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名家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1.少阴病为先证,退热重脉,主要由麻黄细辛附子汤引起. 2.少阴病,两三天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微出汗.有两三天没有内部证据,所以出汗很少. [构图] 麻黄6克,附子6克,细辛6克,细辛6克 ...

  • 伤寒论方解:(2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伤寒论方解(二十二) 王东海 桂枝加芍药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是汤主之: 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于桂枝汤内另加芍药三两 ...

  • 《伤寒论》——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汗也. [诠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是指无厥逆下利之危证,表明里寒不甚,阳虚不重,有酿外汗出之力,故当微 ...

  • 许经纶:麻黄附子甘草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开放  共享  积极  共赢 每周一 12:00 聚友会微信群讲稿首发 专注中医·始终原创 麻黄附子甘草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讲者介绍:许经纶,男,浙江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主治中医师, ...

  • 经方心裁(134)麻黄附子甘草汤:痛经

    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 [原文] 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伤寒论>(302) 2.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