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画里中国(2)
编者按:时光荏苒,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记录了那时中国之风光世象,而今,我们编选成辑,细细回顾,以此纪念70年代的中国!
《巫峡神女峰》,陈一新(1938~1992)作于1979年
1、长江三峡的巫山,画中神女峰屹立峡谷之中,云雾萦绕,如同仙女白纱裙,下方的长江从脚下流过,轮船的气柱与木船的帆影,同在一江之中顺流而下。
《心潮逐浪高》,伍启中(1944~)作于1973年
2、海岸边的麦田中,一辆拖拉机拉着社员们行进着,远处的蓝色海浪与黄色麦浪交织一起,在风中翻滚荡漾,人们的笑容洋溢着,心潮随着收获的喜悦也澎湃着。
《海岛女民兵》,黄胄(1925~1997)作于1973年
3、海岛的礁石旁,一个女民兵侧身而坐,她手握钢枪,虽无多少巾帼的豪情刚强,但这柔美的身韵,恰恰回归到女子的本来面目。
《西湖茶山》,林达川(1912~1985)作于1975年
4、杭州的西湖,正是龙井茶的故乡,这满山的茶树,在春雨和春风的滋润下,透青的嫩芽正在被茶民一一摘取。
《中国应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冯一鸣(1929~)作于70年代
5、一位工人爬上了铁塔高处,手握粗大的扳子,脚下的城市,工厂的烟囱林立,天空朝霞漫天,象征着中国的发展,必将为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如今,五十年匆匆,画中的寓意已然成真。
《归帆》,黄养辉(1911~2001)作于1973年
6、南京的长江上,如龙的大桥跨江而过,大小轮船在江中航行,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喜庆丰收》, 徐希(1940~2015)作于1972年
7、江南水乡,丰收时节,四处的社员们聚集在一起,河岸边的篮球场,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比赛,人们以此庆祝着收获。
《挽回失去的青春》,曾正明、潘家俊创作于1979年
8、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一户人家,年轻的妻子在洗衣服,丈夫抱着幼儿,一手拿着代数课本,夫妻两人一起复习,应该是准备参加高考,找回他们曾经失去的青春。
《春花烂漫》,古元(1919~1996)作于1979年
9、春天里,桃李花开,一位蜂农正在树下摆弄着蜂箱,烂漫的花儿,是勤劳的蜜蜂最好的食物,也是人们通过劳动走向美好生活的写照。
《书记在那边》,晁楣(1931~)作于1976年
10、在工地上,到处是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一个推着摩托车的小伙子,后座上是县委文件袋,应该是向人打听书记在哪儿,热火朝天的气氛,在画中显露无遗。
上一期链接:怀旧70年代的画里中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