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战疫④| 击倒病毒的“大白”:千名医护奔赴隔离病房

开栏的话

疫情再度突袭,城市又历考验,越艰险越向前。“你为千万人坚守,千万人必为你守护。”勇奔一线、救死扶伤;足不出户,自我防护……从个人到家庭,从单位到社会,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公,一起携手,共克时艰,所有人汇聚成了战疫必胜的磅礴力量。

郑州报业集团正观新闻记者深入疫情防控一线,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者的双眼、观察者的触角,陆续推出《郑在战疫》特稿系列作品,向郑州这座历经磨难、勇立潮头的城市致敬,向郑州人这个守望相助、永不言败的群体致敬!

他们穿着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也像走进了平常的一天

当何雷锋从汗涔涔的防护服里解脱出来,已经是夜里1点,救护车呼啸的声音逐渐远去,而此时,距离他接到命令也不过将近24个小时。

没有人能记得清恐惧消散的具体时间,它像消毒水的味道一样在医院里弥散开来。时隔一年多,当儿科医生何雷锋又一次站在隔离病房门口时,他确认了自己内心的宁静。2020年年初寒冬里病痛和死亡带来的焦灼和痛苦,未知病毒所引发的无尽恐惧在渐渐消失。

这是8月6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以下简称港区医院)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造完成,随后,郑州市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被转院至此。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港区医院,并派出了700余名的专家团队,国家卫健委派出专家组现场指导,省市派出近200名医护骨干。医疗、护理、医技人员来自于郑大一附院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并有国家级、省级院感、感染科、重症、中医等方面的专家指导。医生们强化了中西医结合特点,一人一案、一人一策,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体质制定治疗方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门诊楼

7月31日,郑州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8月下旬,医患们即将走进第三个14天,生命和病毒的短兵相接每一天都在他们眼前重复上演,何雷锋和同事们见证了患者康复出院,他们仍然面对着病毒的考验,但旧的疲倦被新的兴奋压过一筹,曙光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

从岐伯山到港区医院:紧急转运10小时 医护身穿防护服险晕倒

紧急通知是在8月5日晚上9点40分下达的,何雷锋正在儿科的夜班上,从7月31日有了第一例病患起,他就等待着这一天,去年2月,他去过河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岐伯山医院,是再次派往一线的好人选,当晚他回到家匆匆收拾好行李,就在稀薄的晨光里驶离了郑州市区。

港区医院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遵大路中段,8月5日根据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专家建议,该院区被改建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8月6日改造完工,开始收治病人。

港区医院改造

如果根据郑州市8月12日的通告,经由高速公路前往此处,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单位或社区开具的证明,也正是它远离市区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爆发后确诊患者的定点救治医院,同样远离市中心的岐伯山医院距离港区医院7公里多,8月6日下午,救护车结成队,何雷锋和他的同事们就在这条15分钟的路途上奔驰了数个来回。

医生李晓燕记得,她所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20位医生和20位护士参与了这次转运,“所有医护都穿着防护服,因为我们是接触面,所以没有办法下救护车”。郑州的高温在8月初还尚未散去,来回了六七趟,防护服里的洗手衣已经完全湿透,“有的医护头晕缺氧,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天晚上,何雷锋的转运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白班和夜班接连着上,何雷锋并不陌生,没有被调来航空港院区之前,他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晚上时常需要和急诊科对接,一晚上合不了眼的情况也不罕见,但这里的压力更大,强度更高,晚班从晚上8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以免耽误重要电话。下午三点钟,他刚刚从两个小时的睡眠中醒来,因为疲惫,两只眼睛看起来一大一小,但说起自己病区里的21个病人,何雷锋总是笑,好像反反复复的消毒、没完没了的夜班、24小时待命都不是苦差事。

何雷锋在病房

两度请战奔赴一线 凌晨接送患者无怨言

在港区医院,医生们的工作安排得密不透风,按照惯例,上午查房,下午视频会诊,和专家组讨论并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何雷锋说,自己所在病区的病人都是轻症,但本身有基础疾病,“免疫缺陷比较厉害,本身就免疫力非常差,非常容易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每天查房的时候,除了我们病区的大夫查,还有相关的国家级专家进去,包括中医院的专家,有的时候我们会两三轮的反复查。”

夜班的医生们同样难得清闲,8月19日晚上,韩森宁和同事翟慧莉突然接到电话,通知有4个刚入境的同胞在机场测核酸呈阳性,要收入病房。她们在获取患者的准确信息后,立马更换防护服,通过患者通道下一楼等待患者。

港区医院的夜晚一片漆黑,虽然有灯,但因为防护服不透气,两个人戴的眼镜和护目镜上蒙上了一层雾,只能勉强分辨脚下的路。患者陆续到来,等她们处理完患者已经是清晨五点半,6点多韩森宁又开始整理病历、检查表格,确保晨交班的内容没有纰漏。

医护凌晨接送病人

当天有名患者出院,由于买了早上回当地的火车票,为了不错过火车出发的时间,翟慧丽再次穿上防护服到隔离病房,她要把病人送到火车站。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汗水顺着脖梗、后背一直往下流,断了线又变成豆大一样的汗珠子一颗颗滴下来,湿透了的衣服凉了热、热了又凉,这感觉就像是在大夏天“蒸桑拿”。

繁重的工作让身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感到疲惫,但更多的医生习得了在艰苦境地里获得平和心态的本领。何雷锋记得去年2月前往岐伯山医院时的“紧张心情”,作为一名呼吸方向的儿科医生,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和各种呼吸疾病打交道,但面对此前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照的新冠肺炎,何雷锋坦承,“紧张是肯定的”。但这一次,“心中已经没有那么多波澜”。

同样参加过去年抗疫的医生王亚婷也表示,疫情再次爆发,没有太多的恐慌及害怕,有的是沉着冷静应对,“有过去年岐伯山抗疫的经验,我一定要再赴一线”。

医生助缅甸归来患者联系家人 六旬老太感叹不好意思麻烦国家

在病房里久了,医生和医生,医生和病人都成了战友。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的胡老太太对何雷锋和他的同事们客气非常,老太太60多岁,刚刚从别的院区转过来,面对着一群穿着防护服为她做检查的大夫,觉得“太不好意思了,这么大还给国家添麻烦”,何雷锋安慰她,“咱快点出院,好好吃药快点治好了,那不就给国家减少麻烦了。”

陈大爷则在隔离病房里念叨着他的老伴,他60多岁,存在其他并发症,老伴也感染了,转院时被安排到了另一个病区,他给医生打报告,希望能把老伴转过来和他住一起,一线的医生们把情况汇报给专家组,“如果专家组也评估了,没有什么相互传染的风险的话,就能给他转。我们从昨天起就在协调,看能不能把他老伴给转过来,如果可以的话,他可能心情会更好一点”。

也有病人“忧心”,从其他地方转院到航空港院区,抽血和其他检查一下子多了起来,罗东觉得“糟了,一定是病情加重了”,何雷锋安慰他,“这说明你的病情在好转了,你的检查指标越来越复杂,说明你离出院不远了”,罗东开玩笑一样地将手臂伸得更长,“那多抽一点,我快点走”。

何雷锋和赵林熟起来是因为一通电话,这个从缅甸回来的病人和他差不多年纪,一个人住在一间隔离病房里,家在南方。6月底下了飞机,赵林借工友的手机给家里去了一通电话,没来得及办一张国内的电话卡,他就被确诊了,赵林被送到医院隔离治疗,没有流量没有话费,手机成了摆设,家里人甚至不知道他确诊的消息。直到8月6日,他被转运到港区医院,知道他情况后何雷锋给赵林远在南方的妻子拨了一通电话,对面的女人又惊又喜,这才知道赵林确诊,轻症,并不严重,或许很快就能治好出院。隔天上晚班的何雷锋特地托同事告诉赵林电话打通了,家里一切都好,交代他好好治疗,争取早日出院。后来何雷锋查房总是留意赵林,“他现在心情比以前好多了,症状也好多了。”

最令王亚婷难忘的是,那天她遇见了一位小病人,仅四岁。她由病房的“大白叔叔”抱着来到CT机房做检查,或许是因为当了妈妈,当王亚婷看到孩子眼里有一些害怕无助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为了护目镜不花,强忍泪水,哄着小患者说:“宝贝,你最勇敢了,你是最棒的。阿姨带你坐一下'小飞机’好吗,你不要动哦,'飞机’要起飞了!”在王亚婷与小患者不断的沟通后,两个人击掌打气。最后,看着小患者被“大白叔叔”抱走的身影,王亚婷再次红了眼眶。

王亚婷在工作岗位上

夫妻同在一线抗疫 临走前不敢叫醒孩子

每一个前往隔离病房的医护都做好了长时间与家人分开的准备,何雷锋说,“8月6号我走的时候,我一拿我的小皮箱,我家小妞就说你又该去打新冠病毒了”,6岁的小女儿没有忘记,去年2月,爸爸也是拉着同一个小皮箱,去到了岐伯山医院。何雷锋的太太也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她去了核酸检验现场,两人的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看。

何雷锋和太太

经过了上一年的抗疫,王亚婷三岁的孩子好像更理解了妈妈的职业,他说:“妈妈是医生,要给病人看病。”在临走前,作为医护家属的老公赵先生只是简单的说:“保护好自己,等你回来。”

同在隔离病房的医生韩森宁临走前则没敢叫醒自己的孩子,头天晚上,小儿子几次三番和妈妈商量,想在韩森宁奔赴一线之前再见一面,“他晚上睡得不踏实,醒来好几次找我,就是怕我走的时候不叫他”,但怕自己也控制不住情绪,一大早,韩森宁在儿子的睡梦中去了医院。尽管舍不得儿子,韩森宁仍然坚持上了一线,“去年就没有去,作为医生这种时候还是要在场”。

在连续工作几天后王亚婷才打通了孩子爷爷、奶奶的电话,告诉他们已经再次奔赴一线抗击疫情,有五六十年党龄的孩子爷爷说:“保护好自己,做好你的工作,要相信党和国家。一定可以战胜疫情的。”孩子奶奶说:“去年你去岐伯山,我一夜没有入睡,今年的形势我知道,你还会再去。我想好了,现在国家这么强大,医学这么发达,我不担心,保护好自己,我支持你。放心,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

疫情仍然没有结束,大巴车载着医生们驶入港区医院的东大门,宽阔的道路上鲜有行人,北门被黄色的禁止线围住,原本热闹的门诊大楼里空荡荡的,说话能激起回声,医生们走进病楼,也像走进了平常的一天。

(文中胡老太太、陈大爷、罗东、赵林为化名)

正观新闻记者 李冰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