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工具控都玩些什么
本期是“走进养心殿”系列的第十七期。想请你欣赏几件清代宫廷内使用的文房用品。
千年的科举制度,让中国古人有了相对公平的上升机会。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就能鱼跃龙门!只要能识文断字,每个寒门子弟都有可能是潜力股。因此中国人自古对文化人是高看一眼的。而古时文化人的标志之一就是,要能写一手好字。
因为写字重要,古人对和写字相关的东西可就非常不马虎。除了常规的笔墨纸砚,其实还有很多与写字相关的工具。今天就请你先欣赏几件其中的精品。
清代 乾隆刻诗“端石古洞”山子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玉雕是用一整块和田青玉籽料雕成的。玉质非常的润。一般润度高的和田玉都会有些偏青,而润度高,颜色还很白的和田玉就相对稀少了,其中的极品就是国人最推崇的“羊脂玉”。
这里提醒一下,羊脂玉可遇不可求,你看看乾隆爷其实都不追求又白又润,你又何必非纠结于非羊脂不可?往往这一点“执念”会让你付出不少冤枉钱。
清代 乾隆刻诗“端石古洞”山子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玉雕是乾隆时期的作品,乾隆朝的玉雕在玉雕藏家眼里是一座巅峰!雕工精细、极尽繁复,在中国数千年的玉雕历史里是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藏家特地给了它们一个昵称“乾隆工”,相当于玉雕极品的品牌。至于好到什么程度?眼见为实,请你细细品味。
所谓“山子”,就是指这种体积相对较大,适合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欣赏,题材多数都是山水风景的玉雕。
而这件山子的题材可非常特殊。它描绘的是端砚原料最古老产地的情景——端石古洞。
端砚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品质的确非常高,高级端砚触感犹如婴儿的小屁屁,幼滑细腻,摸着会上瘾。
端砚是用端石雕刻而成,而端石的产地就在广东省的肇庆,是从山里的坑洞中开采出来的,大概从唐代就开始开采,其中最早开采的坑洞后来就被称为“老坑”。你可以看看下图,其中位于中间的就是老坑的位置。
从老坑开采出的端石质量极高,制成的端砚就被称为老坑砚,它是极受古时文人追捧的顶级砚台。以至于乾隆皇帝的御前都要放上一件它产地的实景图,用于遥慕。
端州砚坑图 展示于广东省博物馆
注意“老坑”就位于中间位置。
清代 青玉荷叶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东西也是用青玉雕成,整块青玉掏掉中心,留下很薄的玉壁,工艺非常精绝。关键是用坚硬的玉,表现柔软的荷叶,这是我国古代玉匠的创意,自己增加雕刻的难度,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这件东西也是文房用品,称为“洗”,功能是盛水,用来沾湿毛笔或者洗笔。请看下面的古代文房用品实例图,位于画面正中的就是它。
古代文房用品实例 广东省博物馆藏
从右往左依次为,笔、笔筒、墨、墨床、洗、水臣、砚滴、砚台、笔架、臂搁
清代 乾隆 白玉褐斑御题诗凸雕九松 小砚屏
这件玉雕文房就很体现出乾隆皇帝的审美趣味。这块玉质地是白玉,可惜因为在玉石形成时混进了铁元素,在白玉内掺杂了很多褐色的斑块,按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这就是瑕疵,不好看了。可是乾隆皇帝就喜欢,他觉得这是一种古朴的美,他的审美角度就不单一,可以欣赏各种不同的美,这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这件玉雕厉害的地方是使用了“凸雕”,这又是一个乾隆时代的玉雕匠人挑战自我的实例。玉是非常坚硬的,一般来说用阴刻,就是直接从表面下刀,由表层往里层刻会相对容易。而这件是先把玉表的局部根据画面削低几层,形成一个下层的平面,再在没有削低的玉上雕刻出有立体效果的画面,这样看起来层次感就很丰富,感觉更美。
所以,乾隆工不是浪得虚名的。
而它的具体功能是一个小屏风,用来挡风,可以放在砚台旁边,减慢砚台内的墨汁挥发,或是冬日里减缓墨汁被冻住。够讲究的吧?
具体实例可参考下图。
古代文房用品展示 广东省博物馆藏
画面正中的就是小砚屏。
古代文房用品展示 广东省博物馆藏
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