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43-瓷器29-清瓷-其它单色釉
喜欢博物馆
你随时能查的文博资料库。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第43期
今天继续介绍清代瓷器。
上期欣赏了一件雍正官窑的胭脂红釉。这是一种稀少的品种,很珍贵。
本期我们欣赏几件相对小众但极具特色的清代单色釉瓷器。
“喜欢博物馆”有多期详细介绍清代瓷器。链接如下:
宜兴钧釉凤尾瓶
清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宜兴窑口烧制的瓷器。宜兴以紫砂壶出名,从明代万历以后,名家迭出,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宜兴也烧制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宜兴钧釉瓷器,特点在于它们的胎是紫砂,外罩一层乳浊钧釉。
钧釉以宋钧为最著名,因为其釉色变化多端,给欣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欣赏时常给人惊喜,所以深受历代藏家喜爱。宋以后各地窑口多有仿制,比如景德镇窑在雍正时期达到了仿制钧釉的高峰,而宜兴窑口也是仿制者之一,产品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景德镇官窑胭脂红釉罐景德镇窑炉钧釉八卦纹斜方瓶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炉钓釉”,釉面效果和钧釉类似。这是雍正朝新创的低温釉。它是在低温炉内烧成的仿宜兴钧釉的品种,注意!它仿的就是上边那种宜兴的钧釉。这也侧面说明当年宜兴的钧釉也是明星产品。
“喜欢博物馆”之前介绍过一件类似瓷器,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炉钧釉的特点是,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山峰水波,在其间又出现密布的红色或青色小点,相映成趣。
炉钧釉以雍正所制为最名贵。
区别雍正炉钓釉及乾隆以后的制品,主要看二点:
一是雍正时的红点,其色红泛紫,俗称“高粱红”,乾隆以后除少数例外,已多数为青色小点。
二是,雍正器的蓝色釉成水波状,乾隆以后则成密集点状蓝釉。
欣赏炉钧釉时,这种釉水流淌的感觉最重要。雍正、乾隆的炉钧釉流动感都很好,可是越到晚清,流动越差。到了道光年间,已经烧不出流动感,只能用紫色釉彩人为画圈来表现变化了。
德化窑贴花双兽耳桃纽盖罐
清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件福建德化窑的白瓷器。德化白瓷的名声在明代达到巅峰,当时的德化窑瓷器深受中、外市场欢迎,因为釉色白中带点红,视觉感受和象牙或者猪油类似,所以被称为“象牙白”或者“猪油白”。
“喜欢博物馆”之前系统介绍过明代的白釉瓷器,其中一件明代德化窑“张寿山”款负书罗汉像堪称明代德化窑的代表作。
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德化窑贴花双兽耳桃纽盖罐
清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件胭脂红釉的罐子漂亮得一目了然。雍正皇帝的少女心审美代表品种。
清代的德化白瓷产量比明代又增加了,烧造的器物和明代也有区别,明代德化窑主要烧造佛前供器和瓷塑,而清代瓷器则又扩大了酒杯、瓶、壶、碗、洗等日用器皿的烧造。
另外,清代德化窑的白釉不再像明代那样白中闪红了,而是稍稍泛青,这应该是釉料的配方改变了,氧化铁的含量增加所致。这是鉴定清代德化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先欣赏到这,周末愉快!
“喜欢博物馆”之前有过多期系统介绍国家博物馆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瓷器,你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喜博随意门-国立东京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 | 雕刻 | 瓷器 | 合集
广东省博物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