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荣||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渡口
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渡口
文/陈秉荣
一提起山西的黄河渡口,人们可顺口数出一大堆。诸如:老牛湾渡、西口古渡、装家津渡、黑峪口渡、硫口渡、风陵渡、蒲津渡、茅津渡、大禹渡等等。而有一个重要渡口往往容易被忽略,这就是保德渡。
保德渡,古称沙谷津,北宋成平四年(1001)置,明改称下园渡,正德(1506)前设官船四只,水手50名。万历四十年(1612),保德州设官船三只,由静乐、岢岚、兴县各造一只,各设水手一名;府谷县设官船二只。
明末清初、改称东沟渡,清末民初称沙河口渡,民国至新中国建立称保德渡,习称东关渡。
保德渡始设,缘于战争。河东为北宋地盘,河西的陕北地区则为地方豪强李继迁的势力范围,李继迁和辽国联手,经常给北宋制造麻烦,因此,在这里设渡,显得特别重要。平时可扼制李继迁的袭扰,战时可输送兵员。
到了明朝,这里又成了运兵通道,延绥镇的兵将执行入京保卫任务,都要从这里过渡。
清朝以后,渡口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运输和人员往来上升到显著位置,但军事意义仍然存在。1947年,在解放府谷战斗中,解放军和保德民兵都是从这里渡河投入战斗,为解放府谷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是陕北通往太原、大同、京津等地的咽喉要道,陕北的农副产品要从这里输出、生产、消费的工业产品要从这里输入。这个渡口对陕北来说至关重要。
保德渡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大方便了府谷和保德两县人民的往来。
保德渡口为常渡,即每天上下午都有渡船摆渡,这是黄河上的其它渡口所不能比拟的。
保德和府谷两县,虽属晋陕两省,但对面相向,仅一河之隔,直线距离仅有500米左右,虽然鸡叫狗咬都能听见,但素有“隔河千里远”之说。黄河隔断两岸,渡口让天堑近在咫尺。渡口连接两岸,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方便,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交往,也加深了两县人民的感情交流,互相结成秦晋之好的也不在少数。
一般情况下,保德、府谷渡船每天对开一次,上午约9点左右过河,下午3点左右返回。上世纪六十年代,常见保德的二马来,府谷的六和尚敲着破锣,招呼人乘船过渡。若遇庙会,一天渡好几趟,如四月十八五虎山庙会,七日初二府谷县古会,正月二十五和六月六保德古会期间,有人就渡。
直到1972年保府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保德渡口结束了历史使命。
保德渡不仅是个重要渡口,也是一个重要码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天约有近百艄大小船只停泊。宁夏、后套和包头来的粮油盐碱药材都要在这里集散,铁匠铺地的瓷器、煤炭也要运往下游村庄。码头上每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发达的航运催生了商业的发展,使一个荒芜的小水沟,建设成现在的模样。铁路、公路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黄河运输。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了1990年版的《保德县志》,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晋语浅释》等。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