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思维走向

每个家长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在这些措施和办法的背后,是家长思维方式在做支撑。也就是说,正因为家长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是这样做的。
每个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个思维走向问题。或者换句话说,你走的路和他走的不在一个轨道,你看着他的路不是正道,同时,他也感觉走不了你这样的路。就好像你是火车,要走有铁轨的铁路,他是小轿车,要走大马路才行。
这就是家长的思维走向问题,我之所以用“思维走向”这个词,就是因为我感觉思维的侧重点不同,会把家长引入不同的教育方向。
那么家长的思维走向有哪几种呢?
我们用一个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来进行说明,可能比较好理解。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持续退步,越来越差了,作为家长,你怎么想?进而会怎么做?
第一类家长:抱怨型,家长认为是环境的问题。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这个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太差,或者,最起码不适合我的孩子,我要把孩子转到其他班级去。当然,也有把责任推到学校的,要给孩子转到其他学校。
当然,这样的家长不是不考虑孩子自身的问题,但是他会把外部环境作为孩子成绩退步的主要原因,所以接下来的行动就是给孩子换一个学习环境。
这样的做法,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大概率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一般来说,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第二类家长:家长认为是孩子自身不努力的问题。
学习成绩退步,就是孩子自身不努力,那么,家长接下来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盯紧了,不能让他贪玩,把孩子严格控制起来;减少娱乐时间,逼着孩子学习,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等等。威逼利诱,奖励惩罚并用,总之,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不能荒废学业,不能浪费时间。
孩子在这样的管教之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很难说,也可能暂时会有改变,也可能会变得逆反,或者将来你控制不了的时候,会放纵自己。
第三类:家长认为是孩子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这类家长比第二类家长进步了,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必须有方法,必须提高学习效率。于是,家长千方百计去寻找各种学习技巧,让孩子改变学习方法。有时候从网上,有时候从家长群里,有时候从老师那里,总之,只要能够想到的方法,都会拿来给孩子。
当然,这一类家长也能意识到必须是适合孩子的方法才是好方法,不会一股脑儿地把方法都教给孩子,也会进行选择。
但是,即使你认为有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要让孩子真正掌握,也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事情,除非孩子特别喜欢或者非常认可这样的方法,然后下决心要改变。否则家长这样做起的作用也是很小的。
第四类,家长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背后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与行为习惯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习惯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家长习惯了对孩子进行控制的时候,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培养不起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孩子就会打退堂鼓。
由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分关注,动辄打骂呵斥,没有耐心,让孩子自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或者,因为家长的管教方式有问题,孩子对考试产生了过度焦虑,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的退步。
家长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并且开始尝试改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仅仅是良好的开端而已,接下来效果如何,还要过度到第五类。
第五类:家长认为是自身教育素质需要提升的问题。
第五类与第四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第四类家长,虽然也明白是自身教育存在问题,但还只是浅层次的改变,并且很容易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仅仅凭着网上的文章,或者其他家长的经验之谈,甚至想当然地以为自己需要改变哪些方面。家长的这种改变,对孩子的成长依然不会有多大作用。
第五类家长,是真正去钻研教育规律,把握孩子成长规律,去进行系统学习,甚至要参加高层次的家长培训,从根本上去掌握教育孩子的根本。而不是仅凭学到的家庭教育的一鳞半爪,就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教育方式,就期望孩子能够发生重大改变。
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当然,只要家长开始有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转变,可能就会有效果。只是,教育孩子太复杂了,我们需要有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这里面存在一个看起来相矛盾的地方,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改变太难了,不如去给孩子找个好学校、好老师,让老师代替家长去教育孩子,不也是一样吗?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可替代,家长与老师的角色也不能互换。有些教师身份的家长,之所以教育不好孩子,就是因为角色转换没有做到位。
家长的教育是根本,是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老师也培养思维与行为习惯,但是,孩子的习惯一旦形成,老师就很难纠正,并且,面对那么多孩子,老师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给孩子纠正。
尤其是孩子学习内驱力的问题,更不是老师能够给予的。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会有很大差别的原因。
明白了家长的五种思维走向,我们就可以明白,自己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去做,到底什么才是教育孩子最根本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