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赏读】王友明/ 乡愁是一种情愫
——何龙飞
《纸背乡愁》赏读
王友明(河北临西)
认识何龙飞,是在去年七月份的山东淄博笔会上。笔会结束了,我们的联系一直没有断。他的散文作品满世界飞,有发在纸刊的,也有发在微刊的,只要他把作品发到朋友圈,我都会为其点赞。
有一天,他向我索要《邢台日报》副刊的邮箱,我便向副刊部主任苏有郎先生推荐了他。时间不长,他就有三篇文章登上了报端,且占据了二条的重要位置。在回家途经邢台与苏有郎先生相聚时,他笑着对我说:“何龙飞老师的文章,乡愁浓郁,情感充沛,真挚纯朴,正符合我们的副刊要求。”苏主任的看法,与我不谋而合。读他的文章,确实能让我受到感动,引起心灵共鸣。
日前,何龙飞将他新近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纸背乡愁》,快递给我。拜读了全部文章,对他挚情满纸的乡愁表达和抒发主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不禁心生敬意。
乡愁是一种记忆,一种经久不衰的情愫,历久弥新的期待。记住乡愁,才能记住根脉,辨识来路,这是《纸背乡愁》给读者的一个提醒,一个启迪。
情感因素,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工作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情发生和存在。作为一名散文作家,要想捕捉到最感人的那一幕,那一个场景,那一句言语,那一个细节,必须要做到四个“用心”:一是用心观察,二是用心发现,三是用心思考,四是用情抒写。
《纸背乡愁》里,“乡愁悠悠”“大爱无垠”“流年碎影”三辑中的许多篇章,就是四个“用心”的结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何龙飞对故乡是无比挚爱的,这种挚爱所生发出的浓烈情愫,完全表现和宣泄在文字里。他正是怀着对故土家园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其作品才充溢着一种浓郁得化不开的乡愁情愫,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遥想故乡石板路》有句:“如今,我又在尽情地遥想故乡的石板路,只任石板路的记忆越发刻骨铭心,乡情越发浓烈,眷恋越发执着。”《石桥座座唤乡愁》有句:“桥上走走、坐坐、看看、摸摸、忆忆,以慰藉日渐升腾的乡愁,浓烈对故乡的眷恋。”《故乡地名亲又亲》有句:“即便身处异地,故乡的地名以及相关往事也会令我们魂牵梦萦,深情呼唤,那么亲近、亲切、亲热。这,就是我们永远难以释怀的乡愁。”他通过石板路、石桥、山林、腊肉、梨花等,童年记忆的一个个古老而厚重的故事讲述,使我从那一缕浓郁的乡愁之中,感受到他浓浓的故乡情愫。那石板路上的一个个故事,那山村喜怒哀乐的一代代生命,那山野里流光泛媚的一幅幅画卷,那浓浓乡情、袅袅乡音所凝聚的感动与震憾,在他的笔下得到了自然、率真、深刻的艺术再现,浓缩着时代变迁的欣喜与自豪。这种表达,得益于他对故乡痴情的热爱和精细的观察。这发自内心的真诚情愫,似大海汪洋中爆发的潮水,滚滚涌动。
在这三辑里,我还发现一个明显特点:让热爱故土主题的深化与骨肉亲情意蕴的开掘结伴而行,来营造乡愁的浓厚氛围。他的亲情散文,篇篇都以故乡为铺垫,用质朴自然,清新凝练的笔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一个“情”字,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感动至深。
在《“马马肩”上父爱浓》《豇豆里的母爱》《深深母爱伴我行》《陪出来的温暖》《合影照里满满爱》等作品里,他无不饱蘸着心血和泪水,有感而发,缘情而抒。那“摸着父亲圆圆的脑袋,坐在父亲厚实的肩上,我禁不住乐开了怀”的乐趣;那“正是在豇豆的滋养和母亲的教诲下,我们长大了,外出求学,成家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感悟;那“在父母生日、节假日、周末回老家,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饭、侃大山,彼此用心感受陪出来的温暖”的温馨,情深深、意浓浓。真挚的父子情、母子爱,跃然纸上,细细赏读,不禁令人砰然心动。
唐代诗人贾岛,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说明来之不易的饱含深情之句,最能打动人心,催人泪下。
一篇散文,无论是一个故事,还是一段告白,无论是一个场景,还是一种描述,都应该像是一篇拥有传唱效果的音乐散文,既传情又传神,且色彩鲜明。何龙飞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注意运用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营造了强烈的乡愁“临场感”,但篇幅都不长,以两千字文居多。
如《最是榨菜暖我心》《阳春三月做咸菜》《奶名声声入梦来》《扯水篼》等作品,虽行文较短,却对当时的生活环境、人们的动作表情,甚至于语调细节,都描写得生动细腻,对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使人身临其境,如历其事。如《甩手甩手走人户》一文,开头就用了“甩手甩手走人户,没得朒朒吃萝卜”这句童谣,对昔日过年走人户的情景进行了形象描绘。《搞锅匠》一文,仅仅1300多字,却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将搞锅匠(厨师)练就的炒、煮、炖、蒸等“十八般”武艺故事,写得生动感人,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的语言,简捷的行文,活泼的描述,饱含着真挚的乡愁情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纸背乡愁》里,“闲情逸致”“只言片语”两辑,所蕴含的乡愁情愫,亦然浑厚凝重,令人感动。
在《情系那个红苕》一文中,他诚挚地写道:“目睹那些苕苗,挂念泥土里的红苕,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不管以后结局如何,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情系那个红苕,以无愧于我对生命的敬重……”对待粮食作物幼苗都是如此,更何况对人乎?!《清明尤忆王大哥》一文,便证明了他对故乡人的情谊:“王大哥啊,我俩还没见到最后一面,还有话题没探讨完,还有龙门阵没摆完,你就灰飞烟灭、到了天堂呀!”“在清明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又忆起了令我终生难忘、亦师亦友、永远的王大哥。”这镂刻在心头的追忆,相伴终生的悲伤,是发自肺腑的。客居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思念故乡熟悉的人,是一种乡愁情怀。读着这饱含挚情,纯朴无华的语句,我好像听到了一曲饱蘸生命血泪的悲壮哀歌,字字血、声声泪,点点滴滴打湿了我的心扉,两眶泪水忍不住涓涓涌出。
定神片刻,再读《抗战,铸就座座丰碑》《清明,我在深情地缅怀》,那一腔浓郁的爱国爱家之情,跃然纸上。这触动民族记忆的历史篇章,让我感受到震撼人心的乡愁力度和深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两辑中,他“旨在尽情铭记乡愁,讴歌人间大爱,回味往昔岁月,熬制心灵鸡汤,启迪生活感悟”。记住乡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类进步的需要,是对人们心底那份根深蒂固的怀旧、依恋情怀的呼唤,是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的完美契合。
乡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表征着一种历史情愫,更寄寓着一种文化表达。阅读了《逛报亭》《品味合川慢生活》《周煌,我们为你骄傲》《情系周煌》《寻觅武陵山洪荒之力》等篇章,那虔诚的文化表达,让我心潮澎湃,醉意顿生。他写过去时,描眼前景,记身边事,抒心中情,均行文如流水,叮咚有声,叙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达到了让人心灵为之共鸣的效果。
乡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这种文化表达,在《纸背乡愁》里随处可见,“他以独特的生活感悟,寻找着乡愁的细节和语言,寻找着他喜欢的一切简单而有温度的事物。”也许,这正是他的睿智之处。这笃实力行的乡愁文化,带给读者的是一个强大的情感与文化的冲击波。
明代诗人都穆《学诗诗》中有句:“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意思是为文只要抒发真实的感情,描写实际的境况,自然就有生命力。也有文章说,“真情是美文的根脉,优秀的散文更要具有高浓度的真情实感。”所以,我认为,表达一种乡愁情愫,更应该如此。
《光明日报》曾刊发过一篇文章《当代新“乡愁观”的三个维度》,文章中说:“随着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乡愁已化作数亿城市新移民共同的情感归宿,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是对“乡愁观”的最好解读,我由衷赞同!
何龙飞《纸背乡愁》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凝聚着一种真挚的乡愁情愫,彰显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世界王氏》杂志编委、《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有散文入选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儿童百科·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