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三才思维如何理解今年的极寒冬季?
大家都感觉今年冬天特别冷,许多专家的解释是北极涡旋分裂(气流)、拉尼娜现象(洋流)等原因,当然这应该都是对的,但是根本原因没说出来,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不够系统。此处,用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角度来给出不一样的解释。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思维,可以说是把天、地、人三个因素连为一体的系统性分析思维,其认为有天、地、人三个大因素在推动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天、地、人不限于指向实物的天、地、人三因素)。这一思维在中国农业、兵法、中医、风水、历史朝代兴衰等诸多方面都有应用。
“天”之角度
天地人三才,把“天”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天”可以指大趋势、天文因素、大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由于要解释天气异常寒冷,就要考虑天上作为热量来源的太阳(其他还有许多天文因素暂不做分析了)。首先了解几个概念:
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称峰年):也是太阳黑子数量达到极大的一年,此时太阳常发生强烈耀斑、太阳风暴等剧烈活动,太阳辐射能量更多。当然,要评价太阳活动性有许多指标,太阳黑子数只是其中一种不完全指标。
太阳活动极小年(或称谷年):也是太阳黑子数量达到极小的一年,太阳通常比较安静。
由上图以及往期文章中有天文角度解释疫情的发生和发展,知道2019~2020年正是太阳黑子数极少年,处于太阳活动的低谷。太阳辐射减少,则地球温度降低,这期间的冬天变得更寒冷也就能够解释了(当然这种影响也有延迟和累积问题,不一定立时响应)。太阳辐射的能量减少,无论是气流还是洋流现象,其多是太阳活动低迷引起的附带影响,再由这些寒冷的气流或者寒冷的洋流引起不同的地区的寒冷的天气。
以下是个人有明显感受的近30年的寒冷天气:
1997年部分多年不下雪的南方开始下雪
2008年南方发生了冻雨雪灾
2020年最冷的冬天,寒潮席卷全国
观察这些异常寒冷天气发生的时间,都是太阳黑子极少期的冬季(实际上数据样本太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而气象部门对2008年冻雨雪灾的解释为0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加上太平洋拉尼娜现象。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和今年的解释非常相似?一样的大气寒潮+洋流寒流导致大幅降温。
而作为太阳活动极小期的一种特例,蒙德极小期,太阳长期处于活动极小期,几乎观测不到太阳黑子(见上图),在中国就有这么几段历史时期,其中最近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末开始的小冰河时期,造成了严寒、瘟疫、粮食减产、旱灾等等影响。
“地”“人”角度
这两方面,多有科学家、自媒体科普,就不多言了。
地之因素:洋流如拉尼娜寒流,气流如北极寒流,地表的地温、水汽,以及地形、地理位置等
人之因素:人类用电增加,温室气体,人类活动等,当然这多可能是增温效果。
其他问题
粮食产量、经济发展、疫情、水灾、旱灾、蝗虫、极端天气等,都是明显地与太阳活动性(以太阳黑子、辐射能量等为表现)关联在一起的,并周期性地发生着的,这些规律在科学界已经有几十年到近200年的发现历史,只是具体机理还没完全搞清楚。
传统文化中的周期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天干周期、十二地支周期、五运六气30年周期、甲子纪年60年周期,原始太极图是一年日影变化的周期总结,五行是周期,八卦是周期,连山、归葬、周易三经也是一种周期运动规律的总结(太阳活动的60年周期、全球温度变化存在 64.3 a 的主周期不知与中国60甲子纪年、64卦的发现和起源等有无关系)。
太阳活动11.2年如此明显且重要的周期,且事关农业、自然灾害、经济和疾病,中国是否有记载和总结呢?是把11.2年的太阳活动统计周期(周期并不稳定,最短9年最长有15年)取约数变成了十天干或者十二地支,如同把实测得到一年有365天,为了划分节气方便和角度制度方便,而把一年记为360天?
具体源头已经难以追寻,中间缺失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天干地支出现1000多年后的中国古人用岁星(木星)和五行来解释经济周期,而木星公转周期为11.86年,司马迁认为中国存在一个 6 年的小周期和一个 12 年的大周期,12年周期分四个阶段,为金年、水年、木年、火年,用于形容不同阶段的气候和收成情况。而在《淮南子》和《盐铁论》等文献中,也出现了 12 年的经济周期,这提供了佐证。具体参考以下资料:
地球科学教授杨学祥的博文: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6314.html
Zhang Y, Fan G, Whalley J. Economic Cycles in Ancient China[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5.
总结
上文用天地人三才思维就此次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进行了解释,强调了“天”——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同时认为气流(极地寒流)、洋流(拉尼娜现象)是太阳活动低迷的结果,或者至少不是这个冬季异常寒冷的最源头的原因。事实上,气候、天气的分析也是非常复杂的,此处说法只宏观而论,仅作一己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