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多日,家里最缺的东西是什么?是食物?是口罩?是足够大的空间?都不是,很多家庭的反映是:书,好书,让家长自己看得住,让孩子看得进去的好书!很多家庭书是不少,但要么都翻过了,要么孩子都不愿意看。昨天因为安排春学期线上课程报名入群学习,好几个家长又提到了这个问题。问:1、家里没有书看了,储备不足啊!老师,你给推荐个书目呗?2、我们家孩子不喜欢看书啊,怎么办?那些必读经典根本读不进去啊!3、我家娃七年级了,要他看书,就翻家里那几本童话和漫画,怎么办?
其实,孩子对未知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都比我们预想的要强烈得多,我们只要看一下他们玩的游戏就知道,有多少孩子愿意玩一成不变的低级游戏?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没有不好学的孩子的。如何让孩子读到那些特别解渴的作品,是我们老师、家长的责任。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是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的一句话,相信能打动很多人。
鲁豫在松果生活“LIFE+”演讲 中提到:我记得我初中一堂语文课,印象非常深。我们的语文老师,现在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伟大的教育者。他当时把语文书拿起来,轻轻地合起来放到一边,叹了口气,然后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我们,一字一句地说,“要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好的文学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他们有个共通点,就是描写了恒久不变的人性。”
恒久不变的人性。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对恒久不变的人性的解码。鲁豫真正开始读到王小波的文字应该是大学的中后期,一开始的感觉是恼羞成怒,她问自己“我早干嘛去了!”可过后想想又觉得,那个时间段遇到王小波可能刚刚好。王小波的文字并不复杂,所有的字都认识,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却有一种诡异的力量。打个比方,如果人生是一个建筑,那么文学应该在地下一层,听起来很不重要、不起眼,但它却是搭起一切的基础。而王小波的文字,好像是在地下一层里面,扔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他们有着无坚不摧的那种破坏力,但是又有着超强的愈合力、唤醒能力。鲁豫在王小波的书中读到了很多她搞不懂的东西,她并不清楚这个作者经历了一些什么,他们之间横跨着性别,年纪,背景,年代,学识,很多很多的鸿沟,但是她能够读懂,很过瘾,并且有着迷之共振。
好的文学作品也会像一个树洞,它会隐藏、吐纳、消化我们所有的秘密和忧伤,它是我们安放自身情感的一个特殊容器,它一起参与构建了我们这个皮囊之下的精神自我,并且给我们一种奇怪的力量。在人性的撕扯、生活的纠结中,让我们学会对苦痛的坦然面对,学会对人性、对尊严的呵护、传达和修补。今天的这篇文章,当然不是建议大家都去读王小波。有些家长也可能会说,王小波的文章有什么好啊,里面有那么多的性爱描写,不适合孩子读啊!当然,当然。
记得王小波在《黄金时代》的后记中写过:“我以为自己本人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说教。我的写作态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良的青年。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浑浑噩噩、善恶不明的人需要读点什么,我还没有考虑过……”
同一种水或者饮料,可以让不同的人解渴。但没有一本书,可以让所有的人解渴。每个人要寻找的是那些让自己解渴的书。相信世间,总有一本书能像一个树洞一样安妥你,能像一杯酒一样迷醉你,能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你。喝水,很快能解渴。而好的阅读,会让你越读越渴。如果你相信世间会有一个人爱你或你爱,那么,你也应该相信,世间会有一本书在远方的哪个角落等你。而你需要做的是,出发,找她。也许,你会说,读那么些野书,对学习一点用都没有啊。是的,也许是这样。疫情汹汹,那一天,我和孩子聊到:
医疗的目的是治愈身体疾病,减缓生命痛苦,让生命个体面对死亡的时候获得最后的生命尊严。
而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心灵的成长,学会享受生命成长的愉悦,学会面对自我,建立个体与世界的联系,并在这一种自我成长中,服务社会与他人。当然,我这个认知非常肤浅,那是因为我阅历不够,认知不够,阅读不够。
学习,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