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丁元英穷困潦倒赴鸿门宴,一首《自嘲》道出山水境界

丁元英从欲望沉浮的名利场来到古城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本想图个清静,一年中除了每天三顿饭下楼,就呆在家不出门。没想到电话里一句:“有事吗”,和音响设备询价回复“得几万吧”,把自己重新带入了世俗的漩涡。可以说从芮小丹的鸿门宴饭局开始,剧中大部分的命运由此改写,作者正是从这一章的内容,正式拉开了全剧精彩的序幕。

饭局的起因是(已经熟悉剧情的可以直接跳过本段):

1、芮小丹在丁元英来古城8个月后的春节,本想装装样子给丁元英打个电话以示关照,也算给好友肖亚文有一个交待,没想到电话的那头第一句话就是“芮小姐,你好。有事吗?”,还没开始就要冷场的节奏,让芮小丹有了第一次略微的不快:“不是我有事吗,是你有事吗?”。

2、又过了4个月,丁元英1年的租房快到期了,芮小丹这次上门见丁元英询问后续租房问题,为了避开一直聊租房尴尬(芮小丹租的房没空调),直接转移话题,说到:“能见识一下你的音响吗?”,没想到在试听了一首《天国的女儿》之后,芮小丹彻底被音响效果给震撼到了。打算借走CD曲子回家听,同时仔细看了一会儿音响器材问:“你这音响很贵吧?”,丁元英取出CD装好,放到她面前说:“还可以。”芮小丹又问:“还可以说是什么概念?”丁元英说:“得几万吧”。

3、回家后,芮小丹拿出那张《天国的女儿》的CD放进电脑里播放,发现简直是天壤之别,完全没法听,所以萌生了要买音响的念头。而刚好她手头还有5万多的现金储蓄,打算用4万左右买一套。然后就拿着这张CD跑遍古城所有的音响店,反复听,反复比较,希望能以最小代价买到最满意的音质。

4、可现实很骨感,不仅被音响圈的戏言流传:“一个开警车的女士要买一套在古城根本买不到的音响”,还被刑警队发了一个通报批评《停职反省15天的处理决定》。可芮小丹不是个寻常的主啊,用欧阳雪的话来说,就是走火入魔了。

5、停职期间,芮小丹带着古城Hi-Fi音响店主兼音响发烧友叶晓明来到丁元英家,试图照着丁元英的音响配置再给配一套。懂行的叶晓明,这下道出了真相:丁元英家的这套音响在市场上45万打不住,就算有路子,最少也得40万。根本不是芮小丹理解的几万的概念。

6、芮小丹尴尬到了极点,心理似乎受到了重创,她为这套音响而被停职反省、扣工资、扣奖金,都头来竟是这番结果。冷静之后打算摆个鸿门宴,让丁元英也出出丑,以解心头之气。用芮小丹的原话来说就是:“找几个能喝酒的文化人作陪,不委屈他,歉疚、窝火一锅烩了”。


至此:鸿门宴饭局谋划正式开始。

话说,美女主动请吃饭,我们的男主人公丁元英肯定不会轻易上套,自然是不会答应去。不过最后芮小丹拿出杀手锏《关于芮小丹停止反省的处理决定》让丁元英不得不去。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不管如何芮小丹的停职反省和丁元英有很明显的间接关系

丁元英去了,还带了2000元现金。(丁元英那时可是穷得卖个人珍藏版CD的,估计2000是全部家当了吧)。

此次饭局设在欧阳雪和芮小丹共同开设的“维纳斯酒店”,店长正是欧阳雪。

饭桌包厢“月光阁”里有这么一些人:丁元英、欧阳雪、芮小丹和芮小丹叫的3个文化作陪(古城公安局宣传干事刘江,《古城晚报》编辑韦天逸,《警事追踪》栏目记者杜小辉)、以及中途成心凑进来的音响发烧友冯世杰(此人出身王庙村),不含服务员,算起来总共是7个人。

此刻夕阳已经落下了,夜幕正悄然降临。没有人意识到:丁元英、芮小丹、欧阳雪、冯世杰的生活和命运将在这次饭后彻底改变。

开局很简单,一人敬一杯,两位女士和开车来的冯世杰以水代酒,其他人都喝白酒。

丁元英心里有数,来了就是成全对方,所以二话不说,来者不拒,这第一轮下去,丁元英就空腹喝了6杯白酒下肚。三两多酒下肚子,这才算酒过一轮。

酒过一巡稍事休息,大家开启来闲聊互相夸奖模式。

欧阳雪见场面有些跑题,就招呼道:“各位别只顾聊天,来,吃菜,喝酒。”

丁元英在大家的你推我让中不知不觉又喝了4杯,丁元英此时酒精反应强烈,浑身燥热,神志飘忽,醉倒只是时间问题,用不了多久估计就要被灌趴下了。

桌上的每个人都在静静观察,但终归是还没有倒下。晚报编辑韦天逸将每个人的神态看在眼里。所谓白吃人家的酒席,就当尽职尽责。

韦天逸喝了一杯酒开口提议:“咱们也附庸风雅一回,饮酒作诗助酒兴,说不上来就罚一杯。其实诗不诗的无所谓,歪诗、打油诗、顺口溜都行,图个热闹。咱们这里丁先生年龄最大,就从丁先生开始吧。”

刘江和杜小辉也附和道:“好的,好的。”

这个种场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少见,比如说一起吃饭的“成语接龙,真心话大冒险”这类的,一般都是有美女在现场,一看就是损招,总会让几个人很是无奈,最后尴尬了谁,又算计了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用芮小丹的心里话说:“这招儿挺尽职,也够损,一拖时间二出洋相。丁元英毕竟是商人,舞文弄墨哪是职业文人的对手?况且人已酒醉八分,更没有招架之力。醉倒是出丑,歪诗拙局也是出丑,这个丑是出定了。”


接下就开始了本次剧情最高潮的部分。

丁元英让服务员拿来五个酒杯,算上自己的共六个,他依次全部都倒满酒,对一言不发的芮小丹和蔼地说:“今天各位抬举我了,我再回敬大家每人一杯表示感谢,只是喝完了这六杯就让我走,别让我在这倒下,好歹留块布片儿让我遮遮羞。”

这是典型的钢铁直男的战术,看似不靠谱,但又不得不如此。

如果说刚开始一轮喝下6杯酒是礼貌,中间的闲聊的4杯酒是无奈,那现在的6杯酒那就是出手反击了(只是反击完可能就真要倒下了)。

就算是真的喝倒了,也不能完全说是被灌倒的,人倒下酒风尚在。现实中的酒席也是如此,如果真的不善推托,那这个方法值得一试(前提是你得有一次6杯的胆量和魄力)。

紧接着用温和的语气道出个人请求:喝完就走,留块步,遮遮羞,直指事件本质。

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又都不捅破,那就由我丁元英来说破吧。配合桌上倒得满满的六杯白酒,凸显出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之感,完全一副成全他人牺牲自己的景象,此情此景,此语气,让人几乎无可拒绝。

芮小丹顿时有一种被人一箭穿心的感觉,心说:这真是个追魂夺命的主。

正当芮小丹无言以对的时候,欧阳雪貌似打圆场地笑着说:“丁先生,你一走这酒还怎么喝?扫了大家的兴。”

芮小丹毕竟单纯,一时无言以对。可姜还是老的辣,欧阳雪依旧不依不饶,扣一顶大帽,就等着丁元英献丑接招。

坑的丁元英心里直犯嘀咕,果然真应了那句“万不可得罪女人”。

他想了想,谦卑地说:“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致,那我就献个丑吧。不过,我可没七步成诗的八斗之才,这坐地就成诗的十斗之才我就更没有了。以前不知道学问深浅,倒是诌过几句歪诗,不知今天的场合能不能用?”

韦天逸马上说:“能用,当然能用。”

杜小辉也说:“能用。”

丁元英这句话,包含了一个2个典故,一是三国时期“七步成诗”曹植的典故,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煽人泪下,另一个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一句话:“天下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句中曹子建正是指曹植。由此后世之人便将“才高八斗”来相容才学出众,文化造诣高。

最后再次强调了现场坐地成诗需要十斗之才,而天下之人的才识加起来也就一斗,话语中一张一弛间,再次暗示: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言下之意就是之前明说没用,现在只能来点文的,暗喻的,看看行不行得通。

丁元英谦卑地说,准备用以前诌的一首歪诗来临时凑个数,特意问下算不算是在规则之内,能不能用?

当然作为文人的韦天逸和杜小辉一听就明白,赶紧附和:“能用,能用”。

此时芮小丹和欧阳雪也没闲着。

芮小丹和欧阳雪目不转睛地看着丁元英,就像看着一个谜底。

也就是说:芮小丹和欧阳雪没想到,这个人估计还真会做诗?只是能做什么诗呢?目不转睛地看着,还真担心万一这家伙,做出不差的诗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怎么收场的问题。致使们俩更加关注。

果不其然,丁元英说:“献丑了。”于是朗诵出了全文中一首很经典的卜算子诗词《自嘲》,原文如下:

《自嘲》--丁元英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壤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这首词一出,一种尴尬的气氛在房间悄悄蔓延......

这时,韦天逸突然将刘江和杜小辉的酒拿到自己面前,歉意地看了一眼丁元英,三杯一口喝下,站起来两手一抱拳说:“丁先生,失敬,失礼了。有缘再见,告辞!

韦天逸说完转身就走,刘江和杜小辉向丁元英等人歉意地笑笑,紧跟其后也走了,芮小丹和欧阳雪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不得不被动地跟着后面送客。

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这个情节,当时觉得很解气。丁元英简直太牛了,不显山不露水,凭借一首出其不意的词,转眼间局势逆转,就把对面给解决了,一种爽文的观感体验涌上心头,真好像这首词就是自己作的一样。

当时觉得作者写这个桥段的意思大概就是:为了体现丁元英非常有才的一面吧。

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韦天逸听到这首词后,连喝三杯,转身就走呢?

是真的这首词写得好吗?或者说这词到底表达什么意思呢?韦天逸他们难道就不会作诗吗?

然后我找到原文书籍,研究了下,找到一段宴席中的一段原话:

大家闻声入了正题,一边海阔天空地聊,一边频频碰杯,一会儿谈信仰危机和大众文化,一会儿又谈人生境界,抒发超脱情怀......谈着谈着,不知不觉谈到了钱上,跟着就开始发牢骚,嫌挣钱少,职责社会缺乏诚信,缺乏公平竞争。

然后又对着《自嘲》的词句仔细理解了下:我发现这首词可谓是一语双关,名义上是自嘲,实际上是借自嘲来讽刺他人。

韦天逸何许人也,古城晚报编辑,对文字何止敏感,一听就明白,自惭形秽,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再后来,当我看完整本书,打算来解读这段的时候,总感觉哪里隐隐约约不太对

丁元英是何许人也?用肖亚文提到丁元英前妻的话来说:“他永远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包容到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

这样一个人,会因为被人认为下不来台,去讽刺别人?我感觉不太可能。

同样地,韦天逸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不可能仅仅是被人嘲讽下就甘愿落败下风。如果是,那肯定是先想办法再去掰回一局,而不是再一次性丢面子到底,自甘落败,自愧不如,最后给人留下一个笑谈。

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丁元英其实真的就是自嘲,而且还极大可能就是现场所作,坐地成诗,十斗之才。而并不是丁元英谦虚说的:以前做的一首歪诗。

仔细品,慢慢理解,这首词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任何人去理解,都好像在说自己。

丁元英描述的《自嘲》里,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过往和现在的影子。而不仅仅是韦天逸他们几个。

当一个人看似在讲自己,实际上是在讲一个通俗规律时,即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这个境界就很恐怖了,韦天逸感受到了,所以模仿丁元英的行为,三杯白酒一口气下肚,连说失敬失礼,抱拳告辞。

临走之前,韦天逸说了一句很有暗示性的话: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我不会这样对待他。

什么样的朋友?高境界的朋友。


最后:借用宋代青原行思禅师的一句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来总结《自嘲》这个场景。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座水,只是不同的人,人生不同的阶段到此,看到的和感悟到的就不同。

这正是《天道》这个桥段作者写得非常精彩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