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 跟着《红楼梦》学写作:主体架构与情节编织

图:《红楼梦》剧照

开栏的话

《红楼梦》开篇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全书最后写道: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

悼红轩在哪里?就是香山脚下的曹雪芹故居吗?已无从考证。大多数红学家认为,悼红轩是虚构的,根本就不存在。既然如此,曹雪芹最后的日子会在哪里?虚构的悼红轩与真实的曹雪芹渊源何在?

诚然,文学离不开虚构。《红楼梦》的故事,既是“梦境”与“幻境”的交织,又是为情、为文、为理的追梦,两者既同曲相和,又各有妙音。这“幻中有真”的审美意境,本就是一种生活的真实与存在。

《红楼梦》是一场文学大梦。它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的主体架构为立体式建筑。

有人形象地说,《红楼梦》是用千万条经纬线编织而成,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勾连着许许多多的情节和故事。曹雪芹以笔当针,以生活当线,一针一线地编织起了红楼天地和大观园世界。

曹雪芹是一位高屋建瓴的智慧者,精心搭建主体架构,精巧确立小说主题,精致编织情节细节,从多维时空的角度,准确把握各条线索、各个故事的交叉关系,纵横交错,多方渗透,穿针引线,相互扭结,就像用千条万条彩线编织起来的巨锦,展示出《红楼梦》绚丽灿烂的优美画卷。

凸现小说主题,构建鸿篇巨制的主体框架

凸现小说主题,即精心地围绕小说主题进行谋篇布局,清晰地显现主题主线,编织网络结构,依次线性递进,构建起小说的主体框架。

曹雪芹是一位极为神奇的建筑师,他以红楼爱情和贾府兴衰为主题,设置了贾府、大观园的雄伟建筑群,描绘了人物、事件的螺旋行进图,打造了场景、画面的惊艳故事圈,环环相扣,复道回廊,令人目眩神摇,迷不得出。

1.主题的立体化架构

《红楼梦》的主题架构到底是什么?大多数红学专家认为,《红楼梦》这座立体式高大建筑,其主题架构表现在:以宝钗、黛玉、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盛衰为副线;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四进荣国府等为辐射,勾连起盘根错节、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编织出色彩鲜明的人间百态图、封建大家族全景图。

这种立体式架构的奥妙在于,以梦始、以梦行、以梦终,让梦幻与现实交错,成就了一种神秘的小说氛围。它完全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单线式结构,运用超现实的浪漫笔法,把梦写得荒诞不经,寄予梦的情绪和理想。

《红楼梦》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矛盾错综复杂,故事线索千头万绪。人物上至皇妃王爷,下至村妪农夫;事件大到省亲仪式,小到婆子吵嘴。由于采用了立体式架构,主线与副线交叉引领,大故事引出小故事,大网格勾连小网眼,主题突出,布局合理,矗立起了规模庞大的文学建筑群。

《红楼梦》是章回小说,以九回为一单元。其总体布局是,章节回目均为八字对句,句式整齐美观、对仗工稳自然,形式美、节奏美。结构上,按时序可以划分成四段:第一段前十八回,属于序幕;第二段第十九回至五十四回,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第三段第五十五回至第八十回,是贾府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抄检大观园是最重要的转折标志;第四段是八十回后,贾府的衰败没落阶段,以查抄贾府为标志。这种结构给人以巧夺天工的美感,回荡着洒脱畅快的艺术韵味。

2.网状结构支撑

《红楼梦》的立体架构是由网状结构所支撑的。

其网状结构表现在:主线与副线,经纬交织;明线与暗线,相互交叉;多线相交,扭结网眼。网眼间互为勾连,串起情节,绵延故事,共同编织起了一张小说大网。

所谓网眼,实际上就是小说故事的网格或窗口。一个网眼盛一个故事或多个细节。故事与故事之间,细节与细节之间,相互勾连,一个事件的了结,一个人物故事的结束,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开始,另一些人物的掀帘登场。

《红楼梦》紧扣“一主一副”两条中心线,以及“通灵宝玉” 的失得、甄士隐与贾雨村的命运、大观园姑娘们的悲喜剧等多条线,沿线伸展,布满网眼,让每个网眼都盛满了故事。如“顽童闹学”“宝玉挨打”“试才题对额”“叔嫂逢五鬼”“抄检大观园”“红楼二尤”等。如果说主线、副线是纲,那么网眼就是目,纲举目张。

虽然每个网眼的容量有限,读者不可能从某一个网眼看清全部的情节脉络,但红楼里的故事都是由这些网眼聚集起来,交织成网,浑然天成,结成透明的晶体,发射出耀眼的光彩。就像晴夜观天一样,群星灿烂而又浑然一体。

作者:王一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