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走出春天
徐亮|走出春天
赴文友之约,走进柳林,走进春天的南北山。
轻捷的小车稳稳的行驶在春天的路上。满眼浓得化不开的春色。路边探出头的绿枝轻抚着车身。我嫉妒起来,按下车窗,将手伸出窗外。它也调皮地轻轻掠过我的手背,抚摸我的手掌。触摸这绿色,感受这生命,心里不觉一丝悸动。已是春天,却未真正走进春天。
放眼望去,眼前掠过粉红妩媚的桃花、雪白娇嫩的李花、金黄透亮的油菜花,还有那路边精致淡雅的蓝色紫色的小花儿。五颜六色、缤纷绚烂的花儿在春风中恣意地舞蹈,又像一群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孩子,在自由地嬉戏、打闹。这不正是宋人秦观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么?
“啾!”一声清脆空灵的鸟鸣打破山中的静谧,划进我的心海。想起北宋词人晏殊《踏莎行》中“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古人虽不能享受现代交通的便利,科技的发达,信息的快速,却能时时沐浴在今人不能轻易领略的大自然深厚的情怀之中,闲暇之余,一抬脚便能携着父母妻儿走近大自然,走进春天。我循声望去,不见鸟的身影,只见身边的蓊蓊郁郁在向后倒退,前面的葱葱茏茏又向我涌来。偶尔也有那么一两株仍没有脱去灰褐的冬装,但身体里已然灌满春天的浆汁,只待一夜春风一场春雨,它便完成美丽的蜕变。
多快啊,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金山角生态养殖场了。
不远处成片成片的大棚,用它白色的外衣紧紧包裹着尚且娇弱的高山蔬菜幼苗,生怕它们受寒受凉。
大山深处升起一缕袅袅炊烟,在这明媚的春光里把自己美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走进炊烟下的小院,用清亮甘甜的山泉水洗濯山外的尘埃,滋润干渴的心田。
一落座,嘴里被一块香喷喷的红烧肉填满。养殖场做饭的大娘站在我身边,脸上挂着朴实憨厚的笑容问:“姑娘,味道怎么样?这是我们养殖场自己养的土猪肉呢。”
我咀嚼着,回味着----
生态养殖,土猪肉,不是现代人的最爱么?想起每天早晨土猪肉铺前排起的长长的队伍。而这些宝贵的土猪肉,在儿时,不是到处都是么?哪有什么生态养殖这说法,更没有土猪肉这称呼。
呵呵,儿时!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那时,村子里大都是土砖屋,少见几家是红砖红瓦。村边的小溪一年四季清澈见底,两三寸长的小鲫鱼一群群地聚在溪边绿茸茸的水草底下,时不时露出它们黑色的小脊背,或如点点光斑那样闪现出它们银色的小肚皮。每到暑假,我便没有了女孩子的风范,穿短裤,光脚丫,拿水桶,和村里的男同伴在小溪里兴奋的捉鱼捕虾,完全不顾浑身湿透满脸泥巴,弟弟妹妹在岸边大呼小叫。我满载而归,母亲用清晨在菜园摘回的一捧辣椒,一把韭菜和两颗青菜,一会儿便做成了一顿美味佳肴。那味道,是现在任何一场饕餮盛宴都无法企及的。而如今,村子里都盖起了小洋房,开起了小轿车,孩子们的假期却都是在电脑前、手机上度过,这小溪也失去了往日青春与活力,各种颜色的垃圾漂浮在污水里发出阵阵恶臭------
“想什么呢?”同行的陶燕姐姐挽起我的手臂轻轻的问。我无语,唯有莞尔一笑。
打开手机,我看到许多有关疫苗事件的消息------。
归来路上,袅娜花海、阵阵幽香、巍巍青山都如幻影般向后疾驰,我又回到这高楼林立、企业密布、车水马龙的世界里。
我,走出了春天。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