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垄|七星伴月邢大墩
孔垄|七星伴月邢大墩
曹锦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物孕育一方艺术”,凡是到过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的人,看到墩中那大小不一的七口池塘、历经沧桑的古枫、百年不衰的万年台、高贵大气的邢寰故里门楼、森严肃穆的邢氏陵园,就会不由得不赞叹这里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邢大墩在孔垅镇政府旁边,附近还有学校、街道。邢大墩周边是七口清澈的池塘,整个墩子的地貌又如同一弯月形,所以自古邢大墩的风水就有“七星伴月“之说。
黄梅戏宗师邢绣娘的故居就在孔垅镇邢圩村邢大墩。
对于邢大墩,我一点都不陌生。我5岁到12岁,就生活在与邢大墩一路之隔的镇纺织厂。那时候,上学要经常经过邢大墩。30多年前的这里,水多,地多,唱戏的人多。逢年过节,敲锣打鼓、唱戏的,能让这方圆几里的人,唱戏的不知道饿,听戏的不知道回家。
从我家到邢大墩,要走过3米左右灰尘飞扬的泥巴路,也就是孔垅到龙感湖总场的主干道,现在这里早已是平坦的水泥路,路与墩中间有个不宽的水渠。冬天水少的时候可以垫几块大石头直接走到对岸,如果是夏天,就只能绕行。然后经过一大片坟地(这里现在是邢氏陵园,绣娘的名字刻在墙壁上,因为她是客死在安徽九华山一带的,所以故乡没有墓碑),坟地四周是田地,春天绿油油,秋天黄灿灿,大约再走200多米处就进墩子了。我们小时候为了图方便,经常在墩里爬树翻院墙到教室去。这里在前几年已经被改为镇幼儿园,那围墙也已加固加高了许多。那棵歪脖子槐树还如几十年前一样,为过往的行人遮阳挡雨。
历史上邢大墩出过不少名人,除了邢绣娘,还有明代邢寰御史。他见家乡年年受灾,百姓赋税过重,就为民请愿,免了当地渔民三年杂税。近代也出了不少大学生。在该墩走了一圈,感受最深的就是不论老的少的,都会唱几段黄梅戏。
时近傍晚,一轮斜阳映在墩中的池塘里,波光粼粼,两岸的树影也倒映在水中,一晃一晃的,恍惚中,仿佛看见了一位长像俊俏、歌喉甜美的少女一边浆洗衣物,一边哼唱黄梅采茶调……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