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常忆儿时“红盔甲”

当草和容一起来到座落在分路镇关湖大港边的“志芳种养殖家庭农场”时,看到那个撑着小船在虾网中间穿梭的人,让草仿佛产生了一种错觉,“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句诗里的情景,突然出现在眼前,只不过这里的虾池里水浅些罢了。

草第一次知道龙虾是在小学的课本上,那上面说“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可大龙虾到底长得啥样,草却是想象不出的。因为草从小到大只看过那种小小的、身子透亮的米虾。而这种被人们称作龙虾的东西,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仿佛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家乡的所有有水的地方。草依稀记得父亲说过,这种虾很讨厌,因为它会打洞,傍晚的时候你给田里刚上满水,等天亮的时候,也许田里的水就会全部流光。草也不喜欢龙虾,因为它的样子很可怕,如果不小心就会被它的两个钳子夹住。刚开始看到龙虾,草几乎是要绕着走的,它的那两个大钳子,让人一看就要浑身起鸡皮疙瘩。每次建新他们男孩子把虾放在木盆里让虾打架时,草就在外圈踮着脚伸长脖子悄悄地看,不敢靠近,怕一不小心被盆里的“大钳子”钳住,更不要说像建新那样徒手捉了。每次建新捉龙虾的时候,草都很崇拜。因为建新捉龙虾的时候,总能绕开那两只大钳子,像囊中取物一样,轻轻松松就能捉住龙虾,而且无论龙虾如何挥舞那两只钳子也丝毫伤害不了他半分。每次建新捉龙虾的时候,草总会抬起胳膊挡着,侧着身子,好像那虾随时会举起钳子夹她一样建新看到草这样怕,每次捉住虾之后,建新总会“噫嘢”一声,把手里的龙虾伸向草,而后又迅速地缩回,开始草被吓哭了好多回,后来草知道是建新故意吓她,并不会真的用虾咬她,才稍微好了些,但是草还是特别怕。

再稳的舵手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建新也一样。有一次,建新用一只独臂龙虾吓草的时候,也许是凑得太近,“独臂大王”的那只大钳子一下子就夹住了草的脸,瞬间草的脸上就鲜血直流,草又怕又痛,没命地大哭起来,伸了几次手,却始终不敢把龙虾拉下来,只是攥紧了两只手在原地使劲地跺脚。建新一看闯祸了,马上就撇下草跑了。最后还是她奶奶听到草的哭声跑出来,掰断了龙虾的大脚,又小心地拔开钳脚,才得已让草脱了龙虾的控制。草至今都不敢想象当时脸上挂着龙虾是个什么样子,草还记得当时奶奶恨不得狠狠地揍建新一顿,因为她担心草的脸会破相,用奶奶的话说,破相了将来嫁不出去,不过还好并没有留下什么太明显的印记。草从小脸上就有一对好看的酒窝,长大后,每当别人说草脸上的酒窝漂亮时,草总会笑嘻嘻地说:“是当年龙虾夹的。”

从那以后,建新就再也没有用龙虾吓唬过草,他有时候还会教草如何捉龙虾才不会被龙虾夹,慢慢地草就不再像最初那样怕龙虾了,偶尔也会捏住龙虾的长须,看着它挥舞着大钳子张牙舞爪。如果周末去钓龙虾,建新还会邀草一起。

草很喜欢钓龙虾。钓龙虾的钓具很简单,随便找几根棍子,在每根棍子的末端系一根一米左右的绳子,在绳子上绑上饵,放到水里就可以了。龙虾喜欢腥味的东西,草记得当时是用剥了皮的青蛙做饵。也许建新是因为用龙虾夹了草的脸而内疚,每次都会捉好青蛙,剥好皮,并帮她在绳子头上绑好,草只把棍子放入水,坐等龙虾。草清楚地记得,当时水里龙虾很多,棍子一放入水中,马上就会有龙虾可来吃食,而且那些龙虾一吃到食就会紧紧夹住不放,有时候提起棍子的时候,一根棍子上可以同时钓出好几只大龙虾。每当这时候,草总会抑制不住地“呀!”地惊叫,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钓到一桶。草常常想,如果不是贪吃又怎么会被抓住呢?其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经得住诱惑才能守得住自由。

钓回来的龙虾,稍大一点的,草就卖给收虾的畈子换点零钱买铅笔本子,小一点的,奶奶会剥虾仁用辣椒炒了打牙祭。那青辣椒配着红红的虾仁,不要说吃,只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草至今每每跟人说起时,还总会眉飞色舞,仿佛那青椒炒虾仁是世上独一无二的美食。

“吃一堑,长一智”人是这样,龙虾也是这样,在与人的接触这程中,它们也会变得越来越精明,它们由刚开始见了食物就像饿虎扑羊一样,抱住食物不放,到后来,草把他们提出水面,刚准备用抄网抄的时候,那些狡猾的家伙,迅速松开钳子溜走了。不过再高明的动物终究也不是人的对手,龙虾也一样,后来人们发明了虾笼、虾网,当初被人们称作繁殖力极强的龙虾,终究架不住人们的捕捉,越来越少,最后几乎就再也钓不到龙虾了。

“啪啪啪”取虾工人把船上虾篓里的虾倒入大盆里,那些大虾,一只只都仰着着头,举着两只大钳子,作进攻状,草抓起一只大龙虾,像小时候建新吓唬自己一样,“噫嘢”一声,把龙虾伸到容面前,把容吓了一跳,草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蓦然,草又想起了那首儿歌:“大龙虾,穿盔甲,举起两只大铁夹......”

作者:程俊   黄梅县实验小学教师 黄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东坡文艺》、《黄石周刊》等报刊平台。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

  • 花3200元,吃了只6斤重的大龙虾,那龙虾钳比人的脚丫子还大

    图中的穿黑衣服,头戴红色头巾的老外,是一个美食主播,他常常辗转世界各地,吃各种新奇美食,来过中国吃过中国广东的蛇羹,去过越南吃过越南河粉,去过菲律宾吃过他们的烤猪,还学着大胃王挑战过一次吃66斤的海鲜 ...

  • 【广东】熊庆丰《逗趣小龙虾》指导老师:贺文娟

    逗趣小龙虾 东华小学 熊庆丰 五一那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了很多小龙虾回来.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倒进一个大盆子里,生怕它们闷坏了. 看着小龙虾在盆里子爬来爬去,我以为盆子边沿那么高,那么光滑,小龙 ...

  • 你只负责享受世界杯,小龙虾交给厨房就好

    这个夏天可谓是分外热闹,4年一度的世界杯引爆了夏天的狂潮,而世界杯的到来,也将"夜宵之王"啤酒小龙虾悄悄的进入了旺季. 现在我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晚上是这样的 家中是这样的 在家中 ...

  • 常忆儿时饭菜香

    文 / 圃葶             乐 / 菊次郎的夏天            图 / 来源网络 01 我妈说打小我就是一个特爱食物的人,这是好听点的说法.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是一个特能吃的人. ...

  • 高宏|常忆儿时杀年猪

    每年过了腊八,年关就近了,年味逐渐从大街小巷高悬的中国结,超市商铺和早市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从乡村集市上众多的摊点,从行色匆匆的购物人群,从卖熟肉的店铺中散发出的香味中弥漫开来.年的概念由抽象的名 ...

  • 程俊:最忆锅边蒸菜香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周末,我和桃子最喜欢的去处是琴家.琴家位于县城西郊的一个家庭农场,农场里有好几口鱼塘,鱼塘的外围还有些许田地,勤劳能干的琴在田里种着水稻,地里种菜,吃的米是 ...

  • 程俊:红苏山中“鹞鹰嘴”

    "鹞鹰嘴"是一块巨石,座落在程晃岭水库北边的那座山上,因神似鹰嘴而得名.户外的驴友们望着"鹞鹰嘴"经常感叹:要是能上"鹞鹰嘴"就好,可是苦于 ...

  • 程俊:儿时的除夕

    腊月二十四是传统节日里的小年,儿时,每年的那一天大人总会说,"打伢乃过年",其实这一天我从来也不曾被打过,也没见过哪家人真的打过小孩.虽说是小年,在我的记忆里,这一天除了家里会打扬 ...

  • 程俊:犹记儿时杀年猪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年的期盼已经不再如儿时那般强烈了,不知为什么,在人们对年日渐淡薄的时候,我却越来越想念儿时的年.那时,过了农历小年后,大人们就正式进入"忙&qu ...

  • 唐亚红:犹忆儿时年味浓

    "寒君意未尽,冰封何时了?窗外轻风吹欲暖,不觉春来到".当看到大街上已满是川流不息的办年人群的时候,当大街两边被商家摆满各式各样的年货的时候,我才感觉年的脚步已经近了,待到大路两侧 ...

  • 【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四——揉糖

    做糖粑 揉糖 儿时记忆 01 空白 终于要揉糖了! 吃过晚饭,母亲将装糖稀的瓷罐搬出,尽管煤油灯的光不是太亮,但母亲仍看到糖稀浅了许多,她冲着我瞪了一眼,我马上装作抱柴禾,用眼角的余光,我偷偷地打量了 ...

  • 【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三——炒米籽

    进入腊月,年的脚步似乎也加快了,村子里的女人们都被年催着忙个不停,做苕果儿.打豆腐.炒花生.炒米籽.做糖粑......母亲也不例外.我天天盼着母亲早点炒米籽,因为米籽炒好,离做糖粑也就不远了. 母亲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