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有选择的人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是龙应台给儿子信中所写,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感觉这段话的力量超强大,这种选择权真的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拥有。记得我第一次听我喜欢的麻辣培训师Rene的课程,我震惊于她对小康阶层的定义,就是能够在丢了一份工作之后,还仍然有安全感,仍旧有赚钱的渠道,而不会因为经济窘迫而没有选择工作的余地。

一个人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人做事儿,这需要天大的福分和努力才能够实现。

首先我们要能够知道自己内心所愿,那就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有很多人人生没有目标、没有愿景、没有对自己定义的成功,这样就会迷失在做事情当中,看不到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子。还有一些人是拿别人的目标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例如看别人喜欢旅行她也认为自己应该旅行,看别人做的很好的工作就想转岗做那样的工作,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的模样,而自己做别人喜欢的事情,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坚持不下去。

如何了解自己呢?

特别实用的方法就是在一张纸上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每件事情后面标注出来你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就能排列出来你最喜欢的前几名,尽管有一些可能是你喜欢的,但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特别的少,那证明它还不足以成为你真正喜欢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总把不重要的事情无限期的延后。

另一个方法就是问你最好的朋友或者了解你的导师,他会告诉你,你在谈论什么时候眼睛是发光的,神采是飞扬的。有时自己迫于生计和家庭原因会各种歪曲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在亲近的人面前是掩饰不住的,他们会第一时间观察出我们的喜好。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强迫自己用A4纸画一张图,想象自己3年或者5年之后定格的那个图片,你希望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中,当你费劲的画出这个图片时,你就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就知道努力的方向了。

愿景有了,但是你敢选择吗?

当你发现你喜欢的专业是哲学的时候,你敢选择哲学专业吗?当你发现你喜欢育儿的时候,你敢选择在家当全职家长吗?当你发现你喜欢写作的时候,你敢选择辞职在家写作吗?

你敢选择做自己吗?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沉迷自己喜欢的爱好、走自己喜欢走的路、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吗?

但现实往往会把我们拉回现实,物质决定意识,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不是一个人,而是身上肩负了很多重任,如果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很可能就是活得过于自我。

那如何掌握这种平衡呢?既敢选择做自己,又能不脱离实际,那就是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到极致。

你说你想要学哲学专业,那只有学到极致才能用这个专业的知识养活自己,考研班的政治老师既是大学老师还能实现财务自由,而且还帮助学生考上研究生,超有成就感。一个全职的家长如果认真研究育儿,哪怕育儿中的一个细分领域,都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并且帮助很多家长解决育儿难题。还有喜欢写作的人,如果经过长期大量的刻意练习,无论是在今日头条还是写书评,都能够比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赚得多,如果加上写作课程的酬劳和其他方面的收入,完全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这个时代的机会超多,如果某个人说命运不垂青、遇不到伯乐、做自己太难,我只能说你自己不上进,怪不得外界因素。还有人说这还是个拼爹的时代,我不否认客观现实,但是这跟你做自己有什么关系,你自己不努力跟别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就看你自己做到了什么。我也不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但最终你要去发现怎么摆脱不好的影响,如何发挥你既有的魅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有选择的人,并不是靠说说,真的是需要每天去做,严格要求自己,你要做自己,那就得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跳出舒适圈。有太多人说自己岁数大了,来不及了。我想说哪有来不及这回事儿,2年一个周期就能让你有变化,就能有一个小突破,就能让你实现一个小目标。

如果我们有幸经过各种事情、各种尝试,千辛万苦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意识到自己做什么事情眼睛是闪闪发光的,我们能够选择我们喜欢的事儿和目标的前提除了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真的没有别的方式和方法。

大多数人做事情还没到拼天份的时候,只要是持之以恒的努力,结果就会出乎意料的好。我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本科那时每天早上起床之后听半个小时英语,四级、六级、考研的听力真的就轻轻松松解决。所以我现在还有早上学习的习惯,因为我知道努力就会有成果,当然至少得3个月以上的刻意练习。

所以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有选择的人,首先给自己定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是定性的愿景,比如成为一个作家、在一个细分领域成为专家、成为一个培训师等等,然后想想自己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怎么做,这个时候要分阶段和有定量的一个指标跟着。就如我想要成为培训师,那我自己设定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设计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第二个阶段是出去免费讲课20次,搜集各种意见改进自己的课程;第三个阶段是收费讲课,2年内赚回自己的培训师学费。

每一个阶段都让我极度不舒适、内心极度焦虑,但是我勇敢的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第一个阶段设计课程的阶段,上班没有时间,都是晚上回家点灯熬油设计课程,而且方法运用的非常不熟练,费劲了脑力;第二个阶段免费讲课,自己从一个不会公开演讲到需要一讲一上午,每次讲课之前我都超级后悔,为什么自己折磨自己,公开演讲上台之前真的是太紧张了,有好好的工作遭这个罪图个啥。每次讲课之前都大量的准备讲课内容,生怕讲2个小时就讲完了,之后被挂到课堂上;第三个阶段收费讲课,是自己最难跨越的,总是没有自信收费,每次都害怕评价不好。

只要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我知道每次都会遇到上面的这种状况,尽管我现在仍旧害怕、胆怯、焦虑,但是我已经有自信可以我能达成我想要的目标,我有能力做自己。

当我自己有选择的余地的时候,我就会反过来思考我最想要什么,当我不会依靠工作来养活自己,可以靠写作、培训、甚至育儿来养活自己的时候,我能挖掘出来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就如2018年初我就做了选择,我的2020年底的愿景图就是我坐在办公室里办公,我要好好做现在的工作,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看到了吗?当自己有选择余地的时候,你就没有焦虑、没有纠结,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做事儿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会想尽办法去解决,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己身上的热情也会感染到周围的人。

做一个可以有选择的人,真的会非常辛苦。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择,就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愿景,然后再拼劲全力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尽管前路崎岖,但有诗和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