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的百岁“秘法”,只需这48字!
民国时,有种说法叫:“蒋家天下陈家党。”这陈家党的“陈家”便是指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足见这二位在民国时期的地位。
陈立夫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
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专于孔孟之道与中国传统医药的研究,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终年102岁。他的是非功过这里姑且不提,陈立夫晚年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心得却很值得我们借鉴。
陈立夫曾说,他的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曾生过,今居然能活到100岁,后天的保养是长寿的关键。他曾将这些心得概括为48字口诀,即: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头部宜冷,足部宜暖;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秘诀之一:养身在动
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跑步、滑冰等都是陈立夫的爱好。即便到了不宜剧烈运动的晚年,陈立夫清晨起床后每天也会散步500步,淋浴时水冲到哪里就按摩到哪里,从头到脚心每处都用手按摩,大约40分钟。早饭后,再散步1000步,几十年每日坚持,从未间断。
散步不但能增强体质,增强一个人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病等发作率,还可促进肠胃吸收,对健康有极大的益处。
此外陈立夫推崇书法养生,认为这是极好的养生方法。陈立夫家中和办公室都准备有毛笔,写信也多用毛笔。70岁过后,陈立夫仍坚持每天六点半到七点半练习书法,持续数十年。
他认为书法可以静心,修身养性,放松全身,又需要手、脚、腰、背等各部位的协调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并做到身脑并用,有助于养心养生。所以古代大书法家们常常是长寿之体,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寿从毫端来。
秘诀之二:养心在静
所谓“病由心生”,养生也在于养心。而养心则在于静。
1990年陈家为陈立夫夫妇举办了90寿宴,陈立夫在宴会致辞中曾将自己的“长寿之道”总结为32个字,四个“老”——“老健”,养生在动,养心在静;“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老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只有度。四个方面均与“养心有关”,后三个既是待人处事之道,又是养心之道。
陈立夫主张夫妻之间应当“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达到“和顺”的关系。当然他也的确做到了。据说陈立夫夫妇结婚六十三年从未吵过架,不仅仅是出于爱情,更多靠的就是这八个字。不仅夫妻之间,人与人相处皆应如此。生活在“和顺”的环境,心情便会放松,烦恼便难干扰健康。
除此之外,陈立夫是主张对待朋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的。陈立夫交友甚广,以往为公司机构服务的时候,一到过年,接收到的贺卡有千枚,而陈立夫必定亲自一一回复,谓之礼尚往来。至于陈立夫半退休之后,仍有如此多的贺卡,发信人中老友占三分之一,他认为这是友情使然,而非皆是利益驱使。
而且陈立夫是个“不发怒”的人。自从他27岁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的机要秘书以来,一生108个部门,身居要职,冗事缠身,每每遇到困难,陈立夫从不与人发脾气。从这里说来,陈立夫“养心”水平很高,心境的确令人钦佩。
秘诀之三:养生在习
都说再好的保健药品也不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运动健身和修心养性之外,生活习惯也是养生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陈立夫曾在文章中说自己养生天赋异禀,其中说到了,他能熟睡——一躺下,用不了多久便能入睡——而这是消除一天疲劳的最有效的办法。
当然所谓天赋不能代表一切,后天保养才是养生关键。1945年,陈立夫隐居美国新泽西州胡林镇研究《周易》时,为了维持生计,他向孔祥熙借钱买了一个养鸡场,自学养鸡。围鸡场、买饲料、喂鸡、捡蛋、卖鸡蛋、清洁、制作皮蛋咸鸭蛋卖给中餐馆等统统自己来,而这一系列体力劳动,在维持其生计的同时,竟然也消除了因常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磨损严重而形成的腰部疼痛的顽疾。
陈立夫起居十分规律。每天清晨六点起床,中午午睡一个小时,晚上九点上床睡觉,每天保持八小时睡眠。有时睡觉前饮一小杯绍兴黄酒,帮助血液循环。
为此,陈立夫还有句名言:“好的睡眠胜似服维他命”。
而且他受家中祖母影响,多吃素食,他自己说,他饮食比较清淡,喜欢吃青菜豆腐,油腻肉类吃的少。这符合养生之道。晚年陈立夫常吃的蔬菜有:豌豆、芹菜、蘑菇、胡萝卜等,还把萝卜、冬瓜、菠菜、南瓜称为菜中“四圣”,认为吃这些对健康颇有裨益。
陈立夫还有个养生保健食疗方:芹菜、香菇、银耳、黑木耳煮成稠粥,不放任何调料,不加盐,不放糖。这样煮出粥来,味道不好,但却十分有用,每天喝一次,有益于健康养生。陈立夫友人称其为“香芹双耳养生汤”或者“立夫长寿粥”。
陈立夫借鉴美国一位120岁长寿老人的经验,保持头部冷,足部暖的习惯。这和坊间热水烫脚,非极寒天气不戴帽子是一个道理。
当然这些习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陈立夫强大的恒心毅力是分不开的。再好的养生习惯不坚持也无济于事。若要学习陈立夫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的这种恒心。